第337章 秦淮茹的“孤独晚年”(2/2)
【奖励“心灵释然度提升”:过往人际纠葛的最后残留影响清零,专注度达到峰值。】
林建军站起身,看着窗外。养老院的院子里,几个老人在晒太阳,有说有笑,唯独秦淮茹的房间,安静得像口深井。他突然觉得,所有的恩怨情仇,到了这一步,都该放下了。她的不幸,有时代的因素,更有性格的必然——一辈子想着依附别人,把希望寄托在“借”和“靠”上,终究没能立起来。
“小李同志,”林建军走出房间,对护工说,“这位老人的费用,以后从我这里划。麻烦你们多照顾点,她想吃什么,尽量满足。”
小李愣住了:“林先生,您是……”
“以前是街坊。”林建军没多说,转身离开了养老院。车窗外,1995年的北京已经高楼林立,中关村的科技园拔地而起,那个充满算计和依附的四合院时代,早已被远远甩在身后。
回程的路上,小陈忍不住问:“林总,您跟这位秦奶奶……”
“很多年前住一个院子。”林建军望着窗外,“她这辈子,走错了路。”他想起系统奖励的“心灵释然”,或许不是原谅,而是真正的放下——就像看待一个陌生人的命运,只剩客观的感慨,没有丝毫波澜。
三个月后,院长给林建军打了个电话,说秦淮茹走了,凌晨三点,很平静,走的时候还在说“后悔了”。“我们联系不上她儿子,只能麻烦您……”
“后事我来安排吧。”林建军平静地说,“简单点,骨灰就撒在郊区的树林里,别立碑了。”他知道,立了碑也不会有人去看,徒增伤感。
下葬那天,只有院长和两个护工到场。林建军让小陈送去一个花圈,上面没写名字,只写着“愿安息”。风吹过树林,落叶沙沙作响,像在为这个孤独的灵魂送行。
苏岚知道后,叹了口气:“也是个苦命人。”
“路是自己选的。”林建军正在看林卫国送来的芯片测试报告,头也没抬,“年轻时总想着走捷径,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到老了才明白,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他想起秦淮茹总说“女人家不容易”,却忘了“不容易”不是依附的理由,真正的体面,从来都是自己挣来的。
晚饭时,林晓阳缠着爷爷讲四合院的故事。“爷爷,您以前住的院子里,有没有像我这么大的小孩?”
林建军放下筷子,摸了摸孙子的头:“有个叫贾梗的叔叔,比你爸爸小几岁。”他想了想,说,“那个叔叔的妈妈,总想着让别人帮忙,自己不肯努力,结果日子越过越差。晓阳,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别想着依赖别人,那是最靠不住的。”
林晓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爷爷,我将来要像爸爸一样,搞发明创造,靠本事挣钱!”
林建军笑了,眼里满是欣慰。四合院的故事正在一代代淡去,但那些教训,却能变成财富。秦淮茹的孤独晚年,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弱点,也警示着后人:人生没有捷径,投机取巧的依附,终究会换来孤独的结局;只有脚踏实地的坚守,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安稳。
窗外的月光洒进餐厅,安静而温柔。林建军知道,四合院的旧人正在一个个离开,那个充满恩怨的时代,也彻底落幕了。而他们这些活着的人,要带着从过往中汲取的教训,继续往前走去,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踏实,体面,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