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76章 牧场勘探,资源评估

第376章 牧场勘探,资源评估(2/2)

目录

整体检测下来,这片区域的土壤优良率超过七成,其中优质腐殖土占四成,完全能满足大规模牧场的需求。“比我在华夏见过的任何一片草原都好。”老周收起工具,语气中难掩兴奋,“只要合理规划轮牧区,土壤肥力能保持几十年不衰退。”

三、水源勘察:细数滋养的脉络

对于牧场而言,水源比土壤更重要。勘探团队的骑兵们沿着溪流逆流而上,寻找水源的源头和分布。

月牙河谷的溪流源自黑石山的积雪融水,骑兵们跟着水流走到源头,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山泉。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涌出,汇成一个丈许见方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泉眼常年不枯,雨季时水量能涨三倍,足够供应五个河谷的羊群饮用。”骑兵队长汇报时,手里还提着两条刚从潭里捞的鱼,“水是活的,流动快,不容易变质。”

灰熊河的情况更理想。这条河宽三丈,水深三尺,水流平缓,沿岸形成了大片湿地。向导阿木说:“这条河冬天不结冰,夏天不断流,我们部落的牛羊喝了几十年,从没闹过病。”老周取了水样,用试纸检测后点头:“矿物质含量适中,硬度低,适合绵羊饮用,不会引发结石病。”

为了确认水源的稳定性,团队还特意考察了去年干旱时留下的痕迹。在落雁坡的盐池边缘,能看到明显的水位线,即使在最干旱的季节,盐池也保持着半池水量。“这里的地下水很丰富。”老周指着盐池旁的芦苇,“植物长得这么茂盛,说明地下水位离地表不超过五尺,打井就能出水。”

最终统计显示,这片区域有常年溪流三条、季节性河流两条、山泉七处、可打井的低洼地十二处,完全能满足四十万公顷草场的灌溉和牲畜饮水需求。“甚至能建几座小型水库,雨季蓄水,旱季灌溉,彻底解决水源波动问题。”天宇在地图上标出水库的选址,眼中已勾勒出牧场的雏形。

四、羊毛检测:触摸财富的质地

勘探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野生绵羊的羊毛品质。团队小心翼翼地捕捉了二十只不同年龄、性别的野生绵羊,采集它们的羊毛样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进行检测。

老周取出特制的羊毛检测仪——这是天宇让人特意打造的工具,能测量羊毛的细度、长度、韧性和含脂量。他先将羊毛样本放在放大镜下,数着每英寸的纤维根数:“普通绵羊每英寸60根,这些野生绵羊能达到80根,细度均匀,没有粗硬的死毛,适合纺细布。”

韧性测试更令人惊喜。老周用镊子夹起一根羊毛,轻轻拉伸,直到纤维断裂。“能拉长到原长的三倍才断,韧性比华夏的湖羊还强,织成的布料不容易起球、变形。”

含脂量检测则需要用到热水。将羊毛样本放入热水中煮沸,水面很快浮起一层薄薄的油脂。“含脂量适中,既不会因为太干而脆断,也不会因为油脂太多而难以染色。”负责鞣制的工匠凑过来看,“这种羊毛稍微处理一下,就能纺出上等的毛纱,做出来的毯子又轻又暖。”

最关键的产量评估,由牧民士兵完成。他们给捕获的绵羊剪毛,成年公羊一次能剪五斤,母羊三斤,小羊羔也能剪一斤半。“一年剪两次毛,一只公羊年产十斤,一万只就是十万斤。”老周算着账,“若养十万只,年产羊毛一百万斤,足够供应半个华夏的纺织需求了。”

更难得的是,这些野生绵羊适应性极强。向导阿木说:“它们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很少生病,连最毒的蜱虫都不喜欢叮它们的毛。”牧民士兵检查了羊的蹄子和牙齿,发现它们的蹄质坚硬,适合长途行走;牙齿锋利,能啃食粗硬的牧草——这意味着它们能适应不同区域的放牧环境。

五、结论:西部牧场的黄金蓝图

勘探第十日,团队返回靖海港。天宇将所有数据汇总,在议事厅铺开一幅巨大的规划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草场、水源、土壤类型和羊毛品质等级。

“结论很明确。”天宇的手指划过地图,“这片区域具备打造核心羊毛产区的全部条件:四十万公顷优质草场,充足且稳定的水源,肥沃的土壤,还有品质上乘的野生绵羊。”

老周补充道:“我们可以分三期开发:第一年先在月牙河谷建试验牧场,养殖五千只绵羊,积累经验;第二年扩建到灰熊河平原,养殖三万只;第三年全面开发,目标十万只,配套建设毛纺作坊和运输通道,形成‘养殖—加工—运输’的完整产业链。”

负责贸易的老李已经开始盘算:“优质羊毛在华夏的价格是普通羊毛的三倍,若能批量供应,每年至少能赚五十万两白银,还能带动靖海港的船运和商队发展。”

天宇看着窗外的海港,远处的商船正装卸货物,码头的工匠们在修建新的货栈。他知道,牧场的开发将为靖海港注入新的活力——不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更能让这片土地从单纯的港口,变成集贸易、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

“就这么定了。”天宇在规划图上签下名字,“让老周牵头,组建牧场筹备组,下个月就动工。告诉所有人,澳洲西部的财富,不止在海上,更在这片草原上。”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规划图上的“月牙河谷”字样,仿佛已能看到那里羊群如云、牧草如浪的景象。勘探的结束,是新征程的开始——西部牧场的黄金蓝图,正从这一刻起,缓缓铺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