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喷毒水稻(2/2)
当前实验室毒素浓度0.6g\/3,
已达危险阈值(0.5g\/3);
解毒方案:1.用圣光能量清除生物体内毒素;2.用变异藻类过滤后的汁液喷洒空气,可中和游离毒素。”
没有丝毫犹豫,凌砚立刻闭上眼,调动体内的十核能量——淡白色的圣光能量从掌心涌出,不是汹涌的洪流,而是像轻柔的雾,先在实验室周围凝聚出一道半透明的光盾,将淡黄色的粉末牢牢锁在光盾内,阻止毒素继续扩散。
接着,他蹲下身,将掌心贴在小李的胸口,让圣光能量缓缓渗入对方体内。
淡白色的光芒顺着小李的口鼻、皮肤渗入,肉眼可见的,他发青的脸色渐渐褪去,嘴唇恢复了血色,原本微弱的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两分钟后,小李的手指轻轻动了动,眼睛缓缓睁开,声音沙哑地说:“我……我刚才给水稻浇水,它突然就冒粉了,我吸了一口,浑身就麻得动不了了……”
与此同时,张教授按照凌砚的指示,快步跑到储存间,拿出装着变异藻类过滤液的喷壶,对着实验室里的淡黄色粉末喷洒。
过滤液与粉末接触的瞬间,发出“滋滋”的轻响,淡黄色的粉末迅速融化成透明的液体,顺着地面的排水沟流走,刺鼻的甜腥味也渐渐消散。
张教授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走到水稻旁,看着那株依旧在渗出粉末的稻穗,语气里满是后怕:“幸好有你,凌先生,不然小李就危险了。
这些变异植物真是太诡异了,前一秒还安安静静的,下一秒就突然放毒,根本摸不准它们的规律。”
凌砚蹲在水稻培养皿前,指尖泛起淡淡的能量,轻轻触碰稻叶——能量传来的反馈让他眉头微蹙:“不是没规律,是它们对‘外界刺激’太敏感了。
浇水、触碰、甚至温度波动,都可能触发它们的毒素分泌机制。我们之前解决了小麦的‘土壤菌丝’问题,却没考虑到植物自身的‘应激反应’,现在要做的,是找到既能让它们正常生长,又能抑制毒素触发的方法。”
凌砚盯着那株变异水稻,脑海里飞速思考着解决方案。
起源001的面板还在滚动着水稻的基因数据,其中“毒素分泌基因(tx-gene)”的活跃标记格外显眼。
他突然想起之前用十核能量修复自身躯体时,曾通过能量引导细胞再生——既然能量能影响人体细胞,或许也能影响植物基因?
“起源001,”凌砚在心里问道,“能不能用十核能量与植物细胞产生共鸣,引导它的基因表达方向?
比如让它优先发育果实,而不是激活毒素分泌基因?”
面板上的数据流停顿了几秒,随即弹出新的分析结果:“理论可行性92%。
十核能量含‘生机因子’与‘基因稳定因子’,可穿透植物细胞壁,与细胞核内的dNA产生共振;通过持续注入能量,可抑制‘tx-gene’的启动子活性,同时强化‘果实发育基因(FR-gene)’的表达;需持续注入能量72小时,确保基因表达模式稳定,避免中断后反弹。”
“有办法了。”
凌砚抬头看向张教授,语气带着笃定,但需要72小时。”
张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他立刻招呼其他研究员:“快!
在水稻培养皿周围搭防护栏,用透明亚克力板,既能观察又能隔绝干扰!
再搬一把舒适的椅子过来,凌先生要在这里待三天,不能让他累着!
对了,把最好的压缩饼干和净化水拿来,凌先生随时需要随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