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国外设计师规划四个村,林夜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收地(2/2)
林夜没有直接进去,而是隔着几步远停下,笑了笑:
“罗伯,吃过晚饭了?”
罗老汉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没吭声,继续抽烟。
他认得这个最近在村里名声极大的年轻人。
林夜也不介意,自顾自地在门槛另一侧的石墩上坐了下来,望着远处的田野:
“这地方真好,安静,树也凉快。”
老汉哼了一声:“好?再好也要被你们推平盖大楼了。”
林夜转过头,看着老汉:“罗伯,我不是来推平这里的。我是想请您和乡亲们,一起住进更好的地方。”
“更好的地方?”老汉嗤笑一声,
“楼高得吓人,邻居都不认识,有什么好?”
林夜没有争辩,而是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一张张印刷好的效果图,递到老汉面前。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区画面。
不是冰冷的高楼,而是错落有致的多层住宅,楼间距很宽,阳光充沛。
效果图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在一张张精美的效果图上,可以看到老人们在一处亭子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安全的塑胶场地上奔跑嬉戏,旁边还有社区医疗站和便民超市。
效果图还特别展示了一个中心花园,一棵巨大的榕树郁郁葱葱,树下围着木制长椅。
“罗伯,您看,”林夜的声音很平和,
“这就是规划中罗家村的新家。不是您想象的那种鸽子笼。我们叫它‘邻里中心’,就是想让大家还像现在这样,出门就能碰到熟人,树下就能唠嗑。”
老汉的视线被屏幕吸引,烟也忘了抽。
林夜继续滑动屏幕,出现了一个带小院的一楼户型图:
“像您这样的老住户,我们优先安排独立一栋两层半小楼,带个小院,您还能种点花花草草。社区物业还需要像您这样熟悉本地、有威望的长者帮忙照看,指导一下绿化维护什么的,挂个闲职,每月还有份工资。”
最后,画面定格在那棵虚拟的榕树上:
“这棵老榕树,是罗家村的魂。我们请了全国最好的古树移植专家团队,会有专门的方案,保证把它完好无损地移植到新小区的中心花园,让它成为新罗家村的标志。大家以后还能在它
听到这里,罗老汉拿着旱烟杆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林夜:“你……你说的是真的?这树……真能挪活?”
“我向您保证,”林夜目光坦诚,
“专家已经来看过了,说没问题。我们会像对待国宝一样对待它。罗伯,时代在变,咱们的家可以变得更舒服、更干净、更安全,但那份乡情、那份邻里关系,不会变,只会更好。”
“你想想,有的土坯房下雨还漏油,老鼠洞到处都是,一到梅雨季节,家里就是非常潮湿,这对你们的健康很不好,特别是关节不好的。”
老汉沉默了,久久地看着效果图上那个绿意盎然的新家,又抬头望了望眼前这棵陪伴了他一辈子的老榕树。
“我考虑考虑……”
老汉动摇了,有人给盖新房,这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是啥事总有个例外。
晚上,一些着急的村民陆陆续续的自发去给老汉做工作。
第二天,林夜再去的时候,老汉明显主动了很多。
“娃子……别说了……我……我信你一回!”
他颤巍巍地站起身,走进屋里,拿出一个红印泥:
“来,按手印!我老罗头……搬!”
罗老汉同意搬迁并按下手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罗家村,乃至周边几个即将动迁的村落。
村民们最初的不信和疑虑,在亲眼看到林夜如何尊重并解决罗老汉最大的心结后,开始冰消瓦解。
工作组再次上门时,感受到的不再是抵触和冷漠,而是更多的询问和商量。
“林总真的保证给两层楼带院?”
“那棵老榕树真能挪活?”
“物业真的能安排工作?”
细节的落实,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林夜“攻心为上”、极致人性化的关怀策略,产生了奇效。
搬迁工作自此驶入快车道。
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关于宁市新城市规划方案的公众意见征询会也连续召开了几场。
代青兰亲自主持,林夜和设计团队现场解答百姓疑问。
当那些国际水准的效果图、充满人性化的设计细节展现在市民面前时,
他们基本上不再担忧,而是巴不得明天就能住上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