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新城的脉搏(1/2)
示范田的金黄稻浪已经颗粒归仓,大地卸下了盛装,裸露着深褐色的土壤,等待着下一轮播种。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秋高气爽。
林夜开着牧马人,载着代悦,驶出了宁静的木子山村,汇入了通往新城区的宽阔大道。
这条路是新修的柏油路,双向六车道,路面黝黑平整,交通标线洁白醒目。
两侧新移栽的香樟树已然成活,抽出了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在微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曳。
代悦安静地坐在副驾驶位,目光掠过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致。
她今天换上了一身浅灰色的职业套装,长发在脑后挽了一个简洁利落的发髻,少了几分在田间地头时的随意,像个美丽的小少妇。
现在面对林夜时,那份刻意维持的距离感已经消融了不少。
“今天……不去厂里看看吗?”她微微侧过头,声音温和地问道。
“厂里那边有亮灵姐盯着,出不了岔子。今天天气好,带你出来转转,好多地方变化挺大,你刚回来,得多熟悉熟悉环境。”
代悦轻轻“嗯”了一声。
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象所吸引……还是老家待着舒服啊,真美!
车子首先经过的是原罗家村的地界。
昔日低矮杂乱、炊烟袅袅的农舍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规划整齐、颇具规模的住宅小区。
十几栋白墙黛瓦、带着坡屋顶的六层新中式楼房错落有致,楼间距宽敞,绿地、儿童游乐设施和蜿蜒的步道点缀其间。
不少阳台已经晾晒出衣物,楼下能看到老人悠闲地散步,带着孩童嬉戏,一个崭新的社区,已然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这是罗家村一期的安置房,大部分乡亲都已经搬进来入住了。”林夜放缓了车速,指了指那片小区,
“二期在那边,”他朝更远处塔吊林立的工地示意,
“规划的是小高层,配套的商业街和社区服务中心也在同步建设。”
代悦望着那片充满生机的新家园,很难将眼前景象与几个月前鸡犬相闻的旧村落联系起来。
她注意到小区入口处挂着“邻里中心”的牌子,不由问道:“这就是你上次提到的,‘邻里中心’的模式?”
“对。”林夜将车缓缓停在路边安全区域,让她能看得更仔细些,
“你看那栋独立的建筑,是社区食堂、老年活动室和卫生服务站。旁边就是幼儿园。我们想着,不能只是让人住进水泥格子楼,以前村里那种走家串户、互相照应的邻里温情,得想办法在现代的小区里保留下来,延续下去。”
代悦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位老人正坐在活动室外的廊下晒太阳、闲聊,几个孩子在不远处的滑梯上欢笑追逐。画面温馨而安宁。她心里不得不承认,林夜的规划,不仅仅是在建造居所,更是在悉心营造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氛围。
“走吧,再去别的地方看看。”林夜重新启动了车子。
继续前行,驶入一片视野更加开阔、规划更具现代感的区域。
这里的道路更为宽阔笔直,绿化和景观设计也初具雏形。
一侧是已经封顶、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的现代化厂房和研发楼群,
“米果移动通讯设备产业园”和“L&Y时尚设计与制造产业园”的巨大招牌在秋日阳光下反着光。
“立军马上就要回来了。小雁的设计团队和核心生产线也都搬过来了,她那个‘国风系列’又在国际上了拿了个重要奖项,订单接到手软,正催着扩大产能呢。”
代悦看着车窗外那些设计感十足的建筑和繁忙有序的施工场景,心中暗自震撼。
她离开不过两年光阴,宁县工业化、现代化的步伐竟如此迅猛而坚实。
而这一切的巨变,都与身边这个沉稳开车的男人息息相关。
穿过热火朝天的产业园区,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一片规模更为宏大的工地扑面而来,数十台高耸的塔吊如同钢铁森林般矗立,到处是重型卡车的轰鸣声、打桩声、金属碰撞声。
这里便是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块,数栋超过四十层的摩天大楼已拔地而起。
“那里,”林夜指着其中那栋最高的建筑核心筒,
“将来是丛生集团和新生代医学中心的全球总部大楼,我们叫他丛生双子塔。
旁边规划了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和金融街街区。”
他的目光投向那片沸腾的土地,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