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撤离汉中(1/2)
...
洪承畴虽为汉奸,但能力极强,属于垃圾中的“极危品”,清史贰臣传卷首。
为清效力半生,最后也没被瞧得起。
算是遗臭万年了。
夔东进军五万,说不上声势浩大,但也难以隐藏踪迹。出兵赶赴定军山之时,洪承畴看着地图,满脸凝重。
他自然看出来明军计策。
奈何此举乃是阳谋,他又能如何?
由于川蜀乃是防御政策,清廷并未在此布置大量兵力,汉中一地仅有清军十万,其中七万进驻于阳平关。
一万在张鲁阳平关遗址前重新修建堡垒,还剩两万驻守汉中城中。
就是将张鲁关上兵马叫回,也与五万夔东军相差甚远,若夔东军攻城他自当不怕。
汉中城坚,若无数倍兵马围之,则驻守考虑也。
可夔东军又不傻,他的目的是前方的阳平关,只需截断粮道就是。
“这可如何是好啊?”
与其被截粮道,大军自乱。
不如主动退军,保留实力,还能继续固守关中。
无奈,洪承畴只能一边遣人入关,向清廷请求援军,另在遣人向阳平关李国英传信,令其从阳平关撤退。
并在张鲁关前会军,北行陈仓道,返回关中,战略放弃汉中。
待李来亨等将赶往汉中之时,原本欲直接切断粮道,毕竟围城或有损失。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承畴居然率军自汉中而出主动迎战。
当这个消息传到李来亨军中时,李来亨看向身侧的周亚夫,“现如今当如何?”
周亚夫正是李来亨等人补给,周亚夫左右环顾,看向汉中城,也有些疑惑。
为求稳健,周亚夫开口道:“大帅,为军求稳,我军在定军山下驻扎,派出探子沿河而去。”
“待查明清军部署,在做决断不迟。”
周亚夫军风稳健,并不妄动。
另一侧待信使赶往阳平关后,李国英接到消息,当即大骇。
“大顺余孽竟然也出兵汉中,当真该死。”
收到命令后,李国英来到城墙之上,俯瞰关下明军,当即决定留下五千军队阻敌。
大部队则向东沿汉水而行,自沮水转入陈仓道,后遣信使通报洪承畴,后两军与陈仓道合军退却。
说干就干,当晚李国英便率大军后撤,待天明时已经快抵达沮水。
天明之时,清军发现大部队弃关而去。
当即自乱阵脚,这时刚睡醒不久到吴昌胤,被司澄直接叫醒:“胤哥,阳平关中有变故!”
“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