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到“土地注册处”办理产权转移手续(二)(1/2)
Sir听沈卫东说完,笑着摆了摆手。
“不会失望,你把怎样得到这份地契的经过讲出来,就是故事。”
他说完,拿起电话。
电话接通后,他说道:“埃迪,你来我这一趟,快些!”
放下电话,他看着沈卫东说:“沈先生,你可以讲了,我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沈卫东将之前给黄老讲过的那段故事,又给Sir讲了一遍。
讲故事的过程中,埃迪走了进来。
埃迪是一名中年华人,他拿走了沈卫东所有的文件资料和户口簿。
沈卫东讲完故事,埃迪又走了进来。
“Sir,沈先生提供的资料与档案原件核对后无误。”
Sir点了点头。
埃迪看向沈卫东问道:“沈先生,赠予契据需要经过公证,请问您的赠予契据有经过港岛认可的律师公证吗?”
沈卫东摇摇头:“我昨天刚到港岛,对办理产权转移的程序不太了解,如果您有熟悉的律师,可以推荐给我。”
埃迪想了想说道:“行,我给你推荐启辰律师事务所,找孙启辰律师,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他的律师事务所地址在中环嘉华国际大厦三十七层……”
沈卫东记下地址,转身询问Sir:“Sir,我现在就去找律师公证,公证完下午过来可以吗?”
Sir笑了笑,说道:“不用太着急,明天上午吧。等你正式办理完产权转移手续,我们会邀请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你进行采访。你的这份地契可是有历史意义的,不能不宣传啊!”
沈卫东听到“采访”二字,有些懵,但很快就明白Sir的意思了。
难怪他要对自己这么客气——哪是“地契有历史意义”,这分明是港岛政府想借这事儿做文章。
他抬眼看向Sir,对方眼睛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算计,那笑容比刚才更热络了些:“沈先生,你可是1898年港岛首批官契的现任持有人,这份地契连我们档案库都只存着副本,现在原件重现,还落到合法继承人手里,这可是港岛土地史上的‘活历史’,媒体肯定感兴趣。”
沈卫东心里暗自腹诽:什么“活历史”,怕不是冲着“大洼地”来的。
港岛政府管了三十多年,管不好那片乱地,现在突然冒出个“合法地主”,正好把这烫手山芋摆到明面上:先借媒体把他沈卫东的名字和“西环第147号地”绑在一起,往后“大洼地”的居民闹、社团要插手,所有人都得先找他这个“地主”,政府倒能退到后面当“调解人”,既省了麻烦,还能落个“尊重历史产权”的好名声。
“Sir,您抬举我了,”沈卫东语气放得谦和,“您知道,我是华国内地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突然要面对电视、报纸,怕说不好、说错话,会坏了政府的宣传计划。”
他故意装出几分局促,想看看对方的反应。
Sir果然笑了,身体往前倾了倾,语气更显“亲切”:“沈先生放心,我们会安排专人跟你对接,提前把要问的问题、该说的重点都理清楚——不用你多讲,只要顺着历史脉络,说说‘继承’这份地契的心情就行。等采访一播,全港岛都知道你是这片地的合法主人,以后办什么事也方便,对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