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科学之约(2/2)
特训第三天,转机出现了。姚教授带来了一套精密的反馈设备,可以将能量波动转化为音频信号。这样木曲儿可以“听到”能量的强弱,更好地进行控制。
“科学和灵性的结合,”姚教授微笑说,“有时候,我们需要技术来理解超技术现象。”
随着反馈设备的加入,训练效率大大提高。到第五天,木曲儿和姚浏已经能够精确控制纸张悬浮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第二周开始,训练内容升级。他们需要影响电子设备——让灯泡以特定频率闪烁,让收音机切换频道,甚至让手机屏幕显示特定信息。
这是最困难的部分。电子设备比物理物体更加敏感难以控制。多次尝试后,木曲儿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这是否可能。
就在这时,姚浏的父母来访,带来了一个惊喜——姚浏童年时代的玩具箱。里面有他最喜欢的积木、小汽车和一个已经褪色的泰迪熊。
“也许这些能帮助你们,”陈静温柔地说,“这些都是姚浏深爱过的东西,应该蕴含着强大的情感能量。”
当木曲儿拿起那个泰迪熊时,奇迹发生了。所有仪器突然活跃起来,能量读数达到新高。更令人惊讶的是,房间里的灯泡开始以稳定的节奏明暗变化,仿佛在呼吸。
“他记得...”木曲儿哽咽着说,“这个玩具熊让他情绪激动。”
接下来的训练中,他们学会了利用情感记忆来增强和控制能量。姚浏童年玩具、大学设计图、甚至木曲儿送他的小礼物,都成为能量调谐的“催化剂”。
到第十天,他们已经能够完成节目组可能要求的大部分任务:精确控制多个物体的运动,影响电子设备显示特定模式,甚至让温度在局部小范围内变化。
第十一天,张大师引入了最困难的挑战:在干扰环境下保持能力稳定。苏雨和姚教授故意在旁边大声讨论、播放音乐、甚至突然开启电器制造干扰。
起初,任何干扰都会让能力失控。但渐渐地,木曲儿和姚浏学会了在噪音中保持专注,就像在风暴中心找到平静。
“爱是最终的锚点,”张大师指导着,“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回归到爱的核心,就能找到稳定。”
特训最后一天,团队进行了一场模拟测试。姚教授扮演赵明远,设计了一系列难度递增的挑战。令人惊喜的是,木曲儿和姚浏通过了所有测试,甚至包括最难的“双盲”环节——成功识别出了只有姚教授知道的隐藏物品。
“你们准备好了,”张大师罕见地露出微笑,“不只是技术上,心灵上也准备好了。”
直播前夜,木曲儿独自坐在公寓里,手中捧着姚浏最珍视的印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的宁静,所有仪器显示能量场异常稳定和平静。
“明天,”她轻声说,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姚浏,“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知道真相。爱是真实的,这就够了。”
墙上的风铃轻轻响起,奏出那段熟悉的旋律。然后,一盏灯三次明灭,仿佛在说“我相信”。
木曲儿微笑着闭上眼睛。两周的特训不仅增强了能力,更深化了她的信念。科学需要证明,而爱只需要相信——明天,他们将尝试同时做到这两件事。
夜幕低垂,城市渐渐入睡。但在木曲儿的公寓里,希望和期待如同无声的乐曲,回荡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信念之物之间,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