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爱你就在今生 > 第48章 意识验证

第48章 意识验证(2/2)

目录

另一位见证的神经科学家忍不住低呼:“这……这几乎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即时反应模式,但触发点……太特异了!”

第三个,也是最具争议的验证点,是关于纳米治疗前,魂魄的最终抉择。

屏幕上没有画面,只有一片黑暗,以及播放出姚浏魂魄通过木曲儿转达的那句决绝的话:“宁愿完全消散,也不愿永远半存在!”

这一刻,实验室里发生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姚浏的脑波没有出现剧烈的波动,反而呈现出一种极其低沉、缓慢却又无比同步化的节律,仿佛所有杂音都被滤去,只剩下最核心的意识在共鸣。这种独特的脑波模式,与之前任何记录都不同,却与张大师所描述的“魂魄核心本源趋于沉寂、准备融入”时的能量状态,在数学模型上显示出惊人的相似性!

与此同时,一直平静的姚浏,眼角缓缓滑下了一行泪水。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那泪水里蕴含的复杂情感——决绝、不舍、释然、以及对木曲儿深沉的爱——却通过精密的微表情识别系统,被清晰地捕捉并分析出来。

木曲儿在看到那行泪水的瞬间,也忍不住捂住了嘴,泪水盈眶。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语言,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关于牺牲与爱的无声共鸣。

数据在不断滚动,比对,分析。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规律的声响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最后,是苏醒后的记忆整合。播放了姚浏第一次成功说出“爱”字的录像。他的脑部活动显示出与语言、情感和运动皮层协调工作的正常模式,与基线场景反应类似,但更深沉、更整合。

当所有场景测试结束,孙博士将最终的分析报告投射到主屏幕上。一条清晰的、贯穿了“人-魂-整合后人”三个阶段的意识活动特征曲线被勾勒出来。尽管波动的形态和强度因状态不同而各异,但其核心的频率特征、特定脑区协同模式、以及对于关键情感标记的反应一致性,都指向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存在一条连续的、贯穿始终的“意识签名”!

负责数据分析的首席科学家,一位以严谨和挑剔着称的老教授,走到台前,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诸位,根据我们获取的所有数据,经过多重交叉验证和独立性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姚浏先生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神经活动模式,虽然受到其生理状态和感知模式的巨大影响,但其核心的意识活动特征,显示出高度的内在连贯性和唯一性。尤其是对于那段被称为‘魂魄时期’的特定刺激,其大脑产生的反应模式,与同期记录的特殊能量波动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极其显着的关联性(p值小于0.0001),这种关联性无法用巧合、暗示或已知的神经病理模型来解释。”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姚浏和木曲儿身上,郑重宣布:

“科学证据强烈支持,姚浏先生的意识,是一条经历了特殊形态变化但始终保持内在连续性的河流。这并非复制,而是……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意识的保存与延续方式。”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那两位反对派评论家,看着屏幕上无可辩驳的数据和那条清晰的连续性曲线,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来,只是颓然靠在了椅背上。

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很快,掌声连成了一片。这掌声,并非庆祝胜利,而是对生命奇迹的致敬,对科学探索未知的敬畏,以及对一段超越了生死界限的、坚韧爱情的深深动容。

姚浏缓缓转过头,再次看向木曲儿。这一次,他的眼中带着如释重负的疲惫,和一种清澈见底的安宁。木曲儿泪中带笑,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意识验证,以最严谨的科学方式,扞卫了一个灵魂回归的真相。科学界,首次正式承认了一个关于“意识保存”的、划时代的特殊案例。而姚浏和木曲儿,用他们共同经历的一切,为这个案例,写下了最温暖、最人性的注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