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世纪简易望远镜制作(1/2)
简易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式):
以下是简易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式)的详细制作教程,从原理到步骤逐一拆解,确保用最低成本完成可用的观测工具。
注意:不要拆好的物品,小心精神攻击
一、原理与结构
开普勒式望远镜:由两片凸透镜(物镜+目镜)组成,光线折射后形成倒立放大像,适合天文观测(倒像不影响观星)。
关键参数:
放大倍率=物镜焦距÷目镜焦距(例:物镜50、目镜5→10倍)。
分辨率:取决于物镜口径(越大成像越亮,但手工制作通常5~10足够)。
二、材料清单
|部件|替代方案(低成本)|建议参数|
|物镜|老花镜片(+1.0~+2.0屈光度)、放大镜|直径5~10,焦距30~50|
|目镜|显微镜目镜、小放大镜、相机镜头中的小凸透镜|焦距2~5|
|镜筒|PVC水管、保鲜膜筒、硬纸卷(内壁涂黑)|物镜筒长≈物镜焦距|
|支架|三脚架(旧相机架)、木棍+夹子固定|保持稳定|
|辅助工具|胶带、黑卡纸(遮光)、剪刀、尺子|—|
三、详细制作步骤
1.物镜部分
选择镜片:老花镜片(建议+1.0D,焦距≈100)或大号放大镜。
若镜片焦距过长(如100),可截断镜筒,但需保证光线充分汇聚。
固定物镜:
1.将镜片用胶带固定在长筒(如PVC管)一端。
2.遮光处理:在镜片周围贴一圈黑卡纸,减少杂散光。
2.目镜部分
选择镜片:小凸透镜(如儿童显微镜目镜或拆自激光笔的透镜)。
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高(但视野越窄)。
固定目镜:
1.将小镜片固定在短筒(直径略小于物镜筒)的一端。
2.短筒需能滑动插入物镜筒内(方便调焦)。
3.镜筒组装
总长度:物镜筒+目镜筒≈物镜焦距(如物镜焦距50,筒长45+5)。
内部消光:
用黑色亚光纸包裹镜筒内壁。
在镜筒内加装1~2个光阑(带孔纸板),减少内部反射。
4.调焦系统
简易方案:手动滑动目镜筒,找到清晰像面。
进阶方案:
用螺纹PVC管旋转调焦。
加装橡皮筋增加摩擦力防滑。
5.支架制作
手持式:直接握持镜筒(需保持稳定)。
三脚架:
1.在物镜筒中部钻孔,用螺栓固定到三脚架上。
2.或用衣架改造成L型支架。
四、校准与使用
1.初步调试:
对准远处物体(如100米外窗户),滑动目镜筒直到成像清晰。
若像模糊,检查镜片是否共轴(所有透镜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2.倍率验证:
观测已知大小的物体(如远处广告牌),通过成像大小计算实际倍率。
3.天文观测:
对准月亮,调整焦距观察环形山(建议夜间操作)。
警告:切勿直接观测太阳!需加装巴德膜滤光片。
五、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成像模糊|镜片未共轴|重新对齐物镜和目镜中心|
|视野过暗|物镜口径太小|换更大镜片或增加观测环境亮度|
|出现彩色边缘(色差)|单透镜固有缺陷|使用双胶合透镜(进阶方案)|
|调焦困难|镜筒滑动不畅|加橡皮筋或螺纹调焦机构|
六、进阶改进
1.提升光学质量:
网购消色差双合透镜(AATIS)替代老花镜片。
增加调焦螺旋(如旧相机镜头零件)。
2.增加功能:
加装手机支架,拍摄月球照片。
安装寻星镜(用激光笔改装)。
3.美化设计:
用喷漆装饰镜筒,3D打印精密部件。
七、安全注意事项
勿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可能导致永久性眼损伤!
儿童制作需成人陪同,避免划伤或误吞小零件。
镜片保持清洁,避免指纹和灰尘影响成像。
八、所需公式(理论计算)
放大倍率:M=\frac{f_{\text{物镜}}}{f_{\text{目镜}}}
焦距测量:将透镜对准月亮,测量光斑最小距离≈焦距。
视场估算:\text{视场角}\approx\frac{\text{目镜直径}}{f_{\text{物镜}}}\tis57.3^\circ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制作出一个10~20倍的简易天文望远镜,成本不足50元。虽然无法媲美专业设备,但足以清晰看到木星卫星或土星光环(需天气极佳时尝试)!
双筒望远镜(伽利略式):
制作简易双筒望远镜(伽利略式)比单筒更复杂,但能提供正立像,适合观鸟或地面观测。以下是详细步骤和关键细节,确保低成本、易操作。
一、伽利略式双筒望远镜原理
结构:每只镜筒由1片凸透镜(物镜)+1片凹透镜(目镜)组成。
优点:直接生成正立像,无需棱镜转向,结构简单。
缺点:倍率较低(通常≤5倍),视野较窄。
二、材料清单(单只镜筒)
|部件|替代方案(低成本)|关键参数|
|物镜|老花镜片(+1.0~+1.5屈光度)|直径3~5,焦距30~50|
|目镜|近视镜片(3.0~5.0屈光度,旧眼镜拆取)|直径2~3,焦距5~10|
|镜筒|硬纸卷、PVC细管(如直径4)|长度≈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连接支架|木衣架、硬纸板折叠、热熔胶|需可调节瞳距(5~7)|
|辅助工具|胶枪、黑胶带、剪刀、尺子
三、详细制作步骤
1.单只镜筒制作
1.固定物镜:
将凸透镜(老花镜片)用热熔胶固定在长筒一端。
镜片需完全垂直于筒轴(避免像倾斜)。
2.固定目镜:
凹透镜(近视镜片)固定在短筒一端,短筒插入长筒内。
镜片间距公式:d=f_{\text{物镜}}+f_{\text{目镜}}
(例:物镜焦距40,目镜焦距5→间距35)
3.遮光处理:
镜筒内壁贴黑色无光纸,减少杂散光。
物镜端加遮光罩(用硬纸卷成喇叭形)。
2.双筒组装与对齐
1.连接两只镜筒:
用木衣架或硬纸板折叠成形支架,固定两镜筒。
关键:确保两镜筒完全平行(可用激光笔辅助校准)。
2.调节瞳距:
支架中部设计可滑动结构(如插槽+螺丝固定),适应不同使用者。
成人瞳距通常5.5~7,儿童4~5。
3.调焦系统(可选)
简易方案:手动前后滑动目镜筒调焦。
进阶方案:
在目镜筒加螺纹(如PVC管车螺纹),旋转调焦。
用橡皮筋增加滑动摩擦力防抖。
四、调试与优化
1.成像测试:
对准远处文字,调整目镜位置直到正立像清晰。
若像模糊或变形,检查:
镜片是否共轴(中心对齐)。
凹透镜是否装反(凹面应朝向眼睛)。
2.倍率估算:
M=\frac{f_{\text{物镜}}}{|f_{\text{目镜}}|}
(例:物镜40÷目镜5=8倍,实际因简易设计会低于理论值)
3.视野扩大:
增大物镜口径(但需更重材料支撑)。
缩短目镜焦距(可能增加色差)。
五、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成像重影|两镜筒不平行|重新校准支架,用激光笔辅助|
|单眼清晰另一眼模糊|瞳距或焦距未匹配|独立调节单侧目镜位置|
|像边缘严重畸变|凹透镜质量差|更换更平整的近视镜片|
|手持抖动严重|镜筒过轻|底部加配重(如粘贴硬币)|
六、进阶改进
1.提升光学质量:
用消色差透镜组合(网购胶合透镜)替代老花镜片。
目镜改用凯尔纳目镜(三片式结构,减少像差)。
2.人体工学设计:
3D打印贴合脸型的眼罩。
增加防滑橡胶握把。
3.防水版本:
用防水PVC管,镜片接缝处涂硅胶密封。
七、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切割镜筒时当心划伤,儿童操作需成人监督。
避免直视太阳:即使低倍率也可能损伤视网膜!
材料替代:
物镜可用相机镜头中的平凸透镜(焦距更短)。
支架可用旧双筒望远镜的骨架改造。
八、理论参考
光路公式:
\frac{1}{f_{\text{物镜}}}+\frac{1}{f_{\text{目镜}}}=\frac{1}{d}
视场计算:
视场角≈目镜直径/物镜焦距×57.3°
(例:目镜2÷物镜40×57.3°≈2.9°)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制作出3~5倍的简易双筒望远镜,成本不足20元(若利用废旧材料)。虽然无法与商业产品媲美,但能清晰观测百米外的景物,体验光学的乐趣!
水望远镜:
以下是简易水望远镜(WaterLensTelespe)的详细制作教程,利用水的折射原理制作低成本透镜,适合科学实验或户外探索,材料易得且安全。
一、材料准备
|部件|替代方案(低成本/废弃材料)|
|水透镜|透明塑料袋、气球、透明塑料瓶|
|镜筒|PVC管、硬纸筒、塑料瓶(剪裁)|
|支架|木棍、衣架、硬纸板折叠|
|密封材料|橡皮筋、热熔胶、防水胶带|
|工具|剪刀、水龙头或水杯(注水用)、尺子、马克笔|
二、制作步骤(附关键示意图)
1.制作水透镜(核心部件)
方案A:塑料袋水透镜(简易版)
1.将透明塑料袋剪成圆形(直径8~15),双层叠放。
2.边缘用橡皮筋扎紧,留一个小口。
3.用水杯缓慢注水,直到形成凸透镜形状(类似放大镜)。
4.密封注水口,确保无漏水。
方案B:气球水透镜(高透光版)
1.吹一个气球,表面涂抹洗洁精(减少水膜表面张力)。
2.将气球轻轻压入水中,形成水膜。
3.缓慢放气,使水膜形成一个透明凸面。
4.用橡皮筋固定气球口,防止漏水。
方案C:塑料瓶水透镜(持久耐用)
1.剪下塑料瓶的弧形部分(如可乐瓶底部)。
2.注满水后,用另一片弧形塑料盖住,边缘用热熔胶密封。
3.可调节水量控制焦距(水越多,焦距越短)。
2.组装望远镜
单筒水望远镜(伽利略式)
1.物镜:使用水透镜(凸透镜,焦距约20~50)。
2.目镜:小凹透镜(近视镜片)或另一片水透镜(调节焦距)。
3.镜筒:用PVC管或硬纸筒固定物镜和目镜,确保同轴。
4.调焦:滑动目镜筒或调节水量改变透镜焦距。
双筒水望远镜(进阶版)
1.制作两个相同的水透镜单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