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勤工俭学”和 “劳动实践”!(2/2)
“风波暂时是过去了,但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弟妹立刻安静下来的力量,“王翠花这次没得逞,难保不会有下次。而且,‘勤工俭学’这块牌子,是护身符,也是紧箍咒。以后咱们做事,得更讲究分寸,得更‘名正言顺’。”
他走到炕边,拿起那本封面仅有一个墨色“盾”字的册子,指尖拂过那粗糙的纸面。
“盾”字的沉静力量,似乎透过指尖,缓缓流入心中。
这次危机,与其说是靠运气或辩解度过,不如说是依靠提前的谨慎(记账)和关键时刻的主动作为(高调学雷锋、争取文艺队身份)争取到了官方的定性。
这本身就是一种“盾”的运用——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利用规则和形势来保护自己。
“要想真正立得住,光靠小打小闹的修补和摆摊是不够的。”
林向阳的目光扫过屋内简陋的陈设,最终落在墙角那几本用旧报纸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书籍上——德文机械书、俄文技术手册,还有这本“盾”字册子。
“咱们需要更深的本钱,别人夺不走、仿不了的本钱。”
“本钱?”
卫国眨巴着眼,有些不解,“咱们不是攒了点钱吗?还有大哥你会的手艺……”
“手艺需要练习,知识需要验证。”
林向阳打断他,眼中跳动着煤油灯焰芯般的光芒,“总在院子里敲敲打打,一来惹眼,二来也做不了精细的活儿。有些东西,有些想法,需要个更安静、更不受打扰的地方来琢磨。”
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屋内最阴暗的角落,那个通往他们秘密地窖的、用破席子遮掩的入口。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清晰、成型。
“晓梅,卫国,”
林向阳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从今天起,咱们家,也要有个‘实验室’。”
“实验室?”
晓梅和卫国同时惊呼,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他们只在学校的自然课和前不久哥哥修复风琴时,隐隐约约触摸到这个词的边缘。
“对,实验室。”
林向阳走到地窖入口,掀开破席子,一股混合着土腥气和储藏食物味道的、略显阴凉的空气涌出。
“就在
地窖,原本只是为了应对粮荒而挖掘的藏粮之所,空间狭小,阴暗潮湿。
但在林向阳的规划里,这里将不再是单纯的仓库,而是一个秘密的、属于他们兄妹四人的“技术孵化器”。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两天,兄妹三人像是上了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