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政遇阻,青凰遗秘(2/2)
宇文擎点点头:“我猜也是。玉佩能净化蛮族的邪气,还能影响人的心境,想必是青凰祭坛的遗物。或许我们可以去邙山寻找青凰祭坛,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青凰之力的秘密,对你日后推行新政,甚至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都会有帮助。”
“好主意!”林微点头,“明日我就安排人手,去邙山寻找青凰祭坛。只是邙山地形复杂,常年有野兽出没,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我陪你一起去。”宇文擎道,“我熟悉军务,能保护你的安全,而且兵部有邙山的旧地图,或许能帮我们找到祭坛的位置。”
两人商议好后,便开始准备前往邙山的事宜。宇文擎让人去准备武器、粮食和帐篷,以及邙山的旧地图;林微则安排青禾留在京城,协助孟先生筹备官学开学的事宜,同时关注权贵和三皇子余党的动向,一有消息就立刻派人通知他们。
第二日清晨,林微和宇文擎带着五百名亲兵,骑着快马,朝着邙山的方向疾驰而去。邙山位于京城西南百里之外,山势险峻,林木茂密,确实人迹罕至。宇文擎拿出旧地图,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带着众人朝着山深处走去。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野兽,亲兵们奋勇击杀,保护林微和宇文擎的安全。走了大约半日,他们来到一处山谷前,山谷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古文字,林微认出,上面写着“青凰谷”三个字。
“这里就是青凰祭坛所在的山谷!”林微兴奋地说。
众人进入山谷,山谷内风景如画,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与外面的险峻截然不同。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座残破的祭坛。祭坛由巨大的青石砌成,高约三丈,长宽各五丈,祭坛中央刻着青凰的图腾,与玉佩上的图腾一模一样,只是图腾上布满了裂痕,看起来十分古老。
林微走到祭坛中央,拿出青凰玉佩。玉佩一靠近图腾,立刻发出耀眼的青光,图腾上的裂痕渐渐亮起,与玉佩的光芒相互呼应。林微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从玉佩中涌出,流入她的体内,她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许多画面——青凰圣女祭祀青凰、击退蛮族、百姓欢呼的场景。
同时,一段口诀也出现在她的脑海中,这是青凰之力的完整运用之法,比她之前掌握的更加深奥。林微闭上双眼,按照口诀运转体内的力量,玉佩的光芒越来越盛,笼罩了整个祭坛。
宇文擎和亲兵们站在一旁,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不敢打扰林微。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林微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青光,随后恢复正常。她手中的玉佩变得更加温润,散发着淡淡的青光,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变强了很多,不仅能净化邪气、影响心境,还能短暂地召唤出青凰虚影,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怎么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宇文擎快步上前,关切地问。
“我知道了青凰之力的完整运用之法,还看到了青凰圣女击退蛮族的场景。”林微笑着说,“这玉佩是青凰圣女的遗物,与青凰祭坛相互感应,只要我在祭坛上,就能借助祭坛的力量,发挥出更强的青凰之力。”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慌张地跑过来,禀报道:“元帅,副元帅!不好了!京城传来急报,三皇子的余党联合部分权贵,发动宫变,包围了皇宫,要求陛下废除新政,拥立三皇子的幼子为帝!青禾姑娘让我们立刻回京支援!”
林微和宇文擎脸色大变,没想到他们刚找到青凰祭坛,京城就发生了宫变!林微握紧手中的青凰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立刻回京!”
众人不敢耽搁,立刻转身,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林微坐在马背上,心中焦急万分——新帝年幼,宇文丞相年迈,青禾势单力薄,他们能抵挡得住宫变吗?她只能不断地催马,希望能尽快赶回京城,平定叛乱。
第四节宫变惊魂,青凰护主
快马加鞭之下,林微和宇文擎一行人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京城。此时的京城已经陷入混乱,街道上到处都是叛军,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皇宫方向传来激烈的打斗声,显然宫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分成两队!”宇文擎高声下令,“一队跟我去皇宫,支援宇文丞相和青禾;另一队去城中镇压叛军,保护百姓,防止他们烧杀抢掠!”
“是!”亲兵们齐声应道,立刻分成两队,朝着不同的方向冲去。
林微和宇文擎带着一队亲兵,朝着皇宫疾驰而去。皇宫门口,叛军与禁军正在激烈交战,禁军人数较少,渐渐落入下风,宫门已经被叛军攻破了一个缺口,不少叛军朝着宫内冲去。
“冲啊!”宇文擎手持长枪,率先冲上前,斩杀了几名叛军。亲兵们紧随其后,与叛军缠斗在一起。林微则催动青凰之力,手中凝聚起青光,朝着叛军密集的地方射去。青光击中叛军,不少人被震倒在地,失去了战斗力。
宫门口的叛军看到突然出现的援军,士气大减,渐渐被宇文擎和亲兵们击退。林微和宇文擎趁机冲进皇宫,皇宫内的战斗更加激烈,叛军已经冲到了太和殿外,宇文丞相带着禁军拼死抵抗,青禾则护在新帝宇文轩身边,手持短剑,神色坚定。
“父亲!陛下!”宇文擎高声喊道,带着亲兵冲上前,加入战斗。
宇文丞相看到宇文擎和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们可算回来了!叛军人数太多,我们快抵挡不住了!”
林微看向叛军的首领,竟是三皇子的旧部统领孙将军,他手持长刀,指挥着叛军进攻:“宇文擎,林微,你们已经无路可逃了!快让陛下退位,拥立三皇子的幼子为帝,否则,今日就让你们葬身皇宫!”
“痴心妄想!”林微怒吼着,催动青凰之力,召唤出一只青色的凤凰虚影,朝着孙将军冲去。凤凰虚影发出清脆的凤鸣,带着强大的力量,孙将军脸色大变,立刻挥舞长刀,朝着凤凰虚影砍去。
“轰!”长刀与凤凰虚影相撞,孙将军被震得连连后退,口吐鲜血。叛军看到首领受伤,士气大减,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凶悍。
宇文擎趁机指挥亲兵和禁军,发起反击,朝着叛军冲去。叛军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孙将军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想要自杀殉节,却被宇文擎一枪刺穿肩膀,当场擒获。
宫变很快就被平定了,叛军要么被斩杀,要么被擒获,皇宫内终于恢复了平静。新帝宇文轩从龙椅上走下来,走到林微和宇文擎面前,眼中满是感激:“林大人,宇文擎元帅,多谢你们及时赶回,平定了叛乱。若是没有你们,朕和大靖就危险了!”
“陛下不必客气,守护陛下和大靖,是臣(臣妇)的职责。”林微和宇文擎齐声说道。
宇文丞相叹了口气:“这些叛军和权贵,真是贼心不死!若不是林大人和擎儿及时赶回,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严惩这些叛乱者,以儆效尤,让其他人不敢再轻易觊觎皇权,阻挠新政。”
“丞相所言极是。”林微点头,“孙将军是主谋,必须凌迟处死;参与叛乱的权贵和余党,全部抄家,流放边疆;他们的家人,若是没有参与叛乱,便贬为庶民,不得为官。另外,还要彻查此事,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宇文轩点头:“就按林大人说的办!林大人,宇文擎元帅,你们平定叛乱,有功于大靖,朕要重重赏赐你们!”
“陛下,臣(臣妇)不敢领赏。”林微道,“如今新政尚未完全推行,边境虽安,但国内还有不少隐患,臣(臣妇)只想尽快稳定朝纲,推动新政,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宇文轩心中更加敬佩林微,点点头:“好!朕答应你!朕会全力支持你推行新政,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朕都站在你这边!”
宫变平定后,林微和宇文擎开始着手清理叛乱的残余势力,同时安抚百姓,恢复京城的秩序。苏瑾也立刻调动商号的人手,为受伤的百姓和士兵提供药品和粮食,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这日,林微正在御史台审讯孙将军,想要从他口中得知有没有其他漏网的三皇子余党。孙将军却十分顽固,无论林微如何审问,都不肯开口,只是冷笑:“你们杀了我吧,三皇子的余党遍布天下,就算你们平定了这次宫变,迟早还会有人站起来,推翻你们的新政,拥立三皇子的后人登基!”
林微看着他顽固的样子,心中十分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她怀中的青凰玉佩突然发烫,一道青光溢出,笼罩在孙将军身上。孙将军只觉得浑身难受,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三皇子谋反被诛、自己家人被流放的场景,心中的防线渐渐崩溃。
“我说!我说!”孙将军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三皇子还有一批余党,隐藏在江南地区,由三皇子的谋士张先生统领,他们手中有三皇子留下的金银珠宝,打算在江南招兵买马,再次发动叛乱。另外,他们还与南方的越国暗中勾结,约定等他们发动叛乱时,越国就出兵北上,夹击大靖!”
林微心中一沉,没想到三皇子的余党竟然还与越国勾结!越国位于江南以南,国力不强,但若是与三皇子的余党联手,也会给大靖带来不小的威胁。她立刻让人将孙将军的供词记录下来,然后派人将供词送给宇文擎和宇文丞相,商议对策。
宇文擎和宇文丞相看到供词后,也十分震惊。“江南乃是大靖的富庶之地,若是被三皇子的余党占据,后果不堪设想。”宇文丞相沉声道,“而且越国出兵北上,会让我们腹背受敌。我们必须尽快派人前往江南,清除三皇子的余党,同时防备越国的进攻。”
“我去江南。”林微立刻道,“我熟悉新政推行,在江南推行新政,既能安抚百姓,又能清剿余党。宇文擎,你留在京城,守护陛下和京城的安全,同时训练士兵,防备越国北上。苏瑾,你在江南的商号众多,消息灵通,能不能帮我安排人手,收集三皇子余党的信息?”
“没问题。”苏瑾点头,“我立刻让人去江南准备,为你安排住处和人手,收集余党的信息,一有消息就立刻告知你。”
宇文擎犹豫了一下,道:“江南危险,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我派三千精锐骑兵跟着你,保护你的安全,再让我的亲信带队,听从你的调遣。”
“好。”林微点头,“我明日就出发前往江南。京城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当晚,林微回到住处,收拾行囊。青禾拿着一个包裹走进来:“小姐,我已经帮你收拾好行李了,里面有你常用的药品、衣物,还有孟先生托我交给你的官学教材,你在江南也可以推行劝学令,开设官学。”
“谢谢你,青禾。”林微笑着说,“京城的事情,还有官学的事宜,就拜托你了。你要好好辅佐陛下,协助宇文丞相和宇文擎,若是有什么危险,立刻用传信符通知我。”
“小姐放心,我会的。”青禾点点头,眼中满是不舍,“小姐在江南也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微抱住青禾,轻声道:“我会的,等我平定了江南的余党,推行了新政,就立刻回来。”
第二日清晨,林微带着三千精锐骑兵,骑着快马,朝着江南的方向疾驰而去。宇文擎、宇文丞相、青禾和苏瑾亲自送到京城门口,宇文擎握紧林微的手:“江南路途遥远,危机四伏,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每日派人传信回来,告知你的行踪和情况。若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麻烦,立刻点燃信号弹,我会立刻派兵支援你。”
“我知道了。”林微笑着点头,“你也要保重,守护好京城和陛下。等我回来,我们一起看着新政在全国推行,看着大靖变得越来越繁荣。”
说完,她挥了挥手,带着骑兵,朝着远方疾驰而去。宇文擎站在京城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心中满是牵挂。他知道,江南的任务艰巨,但他相信林微的能力,相信她一定能平定余党,推行新政,平安回来。
而此时的江南,三皇子的余党已经开始活动,他们暗中招兵买马,欺压百姓,与越国的使者秘密接触,准备发动叛乱。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江南等待着林微。但林微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她手握青凰之力,心怀天下百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能克服,平定江南,推动新政,守护好大靖的江山。
第五节江南平乱,新政生根
江南水乡,烟雨朦胧。林微带着骑兵,经过十多日的跋涉,终于抵达了江南的重镇苏州。苏州乃是江南的富庶之地,也是三皇子余党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苏瑾早已派人在苏州安排好了住处,是一处位于城南的宅院,隐蔽而宽敞。
刚到宅院,苏瑾的手下就送来消息:“林大人,张先生带着三皇子的余党,隐藏在苏州城外的太湖岛中,他们暗中招兵买马,已经聚集了五千余人,还购置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打算在三日后苏州的庙会期间,发动叛乱,攻占苏州城。另外,越国的使者也在太湖岛中,与张先生秘密商议出兵北上的事宜。”
林微心中一沉,没想到余党竟然准备得如此充分,还打算利用庙会发动叛乱。苏州庙会期间,百姓云集,十分热闹,若是此时发动叛乱,百姓必定会伤亡惨重。
“立刻安排人手,密切监视太湖岛的动向,摸清岛上的布防和余党的人数。”林微下令,“另外,通知苏州的知府,让他暗中调动府兵,加强苏州城的防御,尤其是庙会期间的安保,防止余党趁机作乱。”
“是!”苏瑾的手下应声而去。
林微坐在案前,拿出江南的地图,仔细查看。太湖岛位于太湖中心,四面环水,只有一处渡口可以登岛,易守难攻。余党占据太湖岛,若是硬攻,必定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必须想个办法,引他们出岛,然后一网打尽。”林微喃喃自语。她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可以利用新政作为诱饵,引余党出岛。
她立刻让人找来苏州知府,知府姓刘,是个清官,却因惧怕余党的势力,一直不敢有所行动。看到林微,刘知府连忙拱手行礼:“下官参见林大人。”
“刘知府不必多礼。”林微道,“三皇子的余党隐藏在太湖岛中,打算在三日后的庙会期间发动叛乱,攻占苏州城。我需要你配合我,引他们出岛。”
刘知府脸色大变,连忙道:“下官遵命!不知林大人有何计划?”
“你立刻贴出告示,说朝廷要在苏州推行均田令和劝学令,三日后庙会期间,在城中的广场上发放地契,招收官学弟子,让百姓前来领取和报名。”林微道,“余党肯定会趁机前来破坏,我们就在广场周围设下埋伏,等他们进入埋伏圈,就一举将他们歼灭。”
刘知府点点头:“好主意!下官立刻就去安排,贴出告示,调动府兵,配合大人的行动。”
刘知府走后,林微又让苏瑾的手下准备好武器和陷阱,布置在广场周围。同时,她挑选了五百名精锐骑兵,伪装成百姓和官学的教员,混入庙会的人群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三日后,苏州城的庙会如期举行。城中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大家听说朝廷要发放地契、招收官学弟子,都十分兴奋,纷纷前来排队。刘知府带着府兵,在广场周围维持秩序,看起来一切都十分正常。
林微隐藏在广场附近的茶楼中,透过窗户,密切观察着广场周围的动静。不多时,一群身着短打、面带凶悍的人混入了人群中,他们四处张望,眼神警惕,显然是三皇子的余党。
“来了。”林微低声对身边的亲兵统领道,“按计划行事,等他们开始破坏,就立刻发动埋伏。”
亲兵统领点头,悄悄下去安排。
很快,发放地契和招收官学弟子的活动开始了。刘知府亲自主持,百姓们有序地领取地契、报名入学,脸上满是笑容。就在这时,那些余党突然拿出武器,朝着发放地契的官员冲去:“住手!这是骗局!不许相信朝廷的鬼话!”
百姓们吓得纷纷后退,广场上顿时陷入混乱。刘知府高声喊道:“大家不要慌!这些人是乱党,快保护好自己!”
就在这时,埋伏在广场周围的亲兵和府兵立刻冲出来,朝着余党围去。余党们没想到有埋伏,惊慌失措,纷纷抵抗。林微也从茶楼中冲出,催动青凰之力,召唤出凤凰虚影,朝着余党的头目冲去。
余党的头目正是张先生,他看到凤凰虚影,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想要逃跑,却被凤凰虚影的力量震倒在地,被亲兵当场擒获。剩下的余党看到头目被擒,再也无心抵抗,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广场上的混乱很快就平息了。百姓们得知这些人是想破坏新政的乱党,纷纷拍手称快,对林微更加敬佩。林微走到百姓面前,高声道:“大家放心,乱党已经被平定,均田令和劝学令会顺利推行,地契会按时发放,官学也会尽快开学!”
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跪地磕头:“多谢林大人!多谢陛下!”
林微扶起他们,让刘知府继续发放地契、招收官学弟子,自己则带着亲兵,押着张先生和投降的余党,返回宅院审讯。
审讯室中,张先生起初还不肯开口,林微再次催动青凰玉佩的力量,张先生的心理防线很快就崩溃了,如实供出了所有事情。原来,三皇子的余党不仅隐藏在太湖岛中,在江南的其他州县也有分布,总共约有一万余人,由不同的头目统领,听从张先生的指挥。越国已经答应,等他们攻占苏州后,就出兵一万,北上夹击大靖。
林微得知情况后,立刻做出部署:让亲兵统领带着一千骑兵,前往太湖岛,清除岛上的残余余党,缴获武器和粮草;让刘知府调动府兵,配合苏瑾的手下,在苏州城内以及周边州县清查余党,凡是参与叛乱的,一律严惩;同时,她亲自写信给宇文擎,告知江南的情况,让他尽快派援兵前来,防备越国的进攻。
接下来的几日,江南各地都在清查三皇子的余党。由于百姓们对新政十分支持,纷纷向官府举报余党的踪迹,余党们无处藏身,很快就被一一抓获。太湖岛的残余余党也被亲兵统领清除,缴获了大量的武器、粮草和金银珠宝。
清除余党后,林微开始在江南推行新政。她让人将缴获的粮草和金银珠宝分给贫苦百姓,同时按照均田令的规定,将无主荒地和余党私占的田产分给流民和贫苦农户,发放地契。百姓们拿到地契后,都十分感激,积极地开垦田地,准备耕种。
劝学令的推行也十分顺利。林微请来了江南的隐士和有学识的寒门子弟,担任官学的教员,在苏州、扬州、杭州等重镇设立官学,招收寒门子弟。由于官学免学费、提供笔墨纸砚,还发放月例,百姓们都十分愿意送孩子入学。孟先生也特意从京城赶来,指导江南官学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苏瑾则利用自己的商号,在江南开设了互市场所,促进江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同时为新政的推行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江南的经济渐渐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
就在这时,宇文擎派的援兵赶到了,同时带来了宇文擎的信。信中说,越国已经得知三皇子的余党被平定,暂时放弃了北上的计划,但仍在边境集结兵力,虎视眈眈,让林微务必加强江南的防御,同时尽快稳定江南的局势,早日返回京城。
林微看完信后,心中稍安。她立刻安排援兵在江南边境布防,同时继续推行新政,安抚百姓。半个月后,江南的局势彻底稳定,均田令和劝学令在江南各地顺利推行,官学开学,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林微知道,江南的事情已经基本解决,她该返回京城了。她将江南的新政事务交给刘知府和孟先生负责,让苏瑾的手下继续协助他们,同时留下一千骑兵,协助防御边境。
出发前,百姓们纷纷来到城门口,为林微送行。他们手中拿着水果、粮食,塞到林微和亲兵手中,眼中满是不舍:“林大人,您别走好不好?我们舍不得您!”
林微看着百姓们真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翻身下马,走到百姓面前,轻声道:“大家放心,我虽然要回京城,但新政会一直推行下去,刘知府和孟先生会继续帮助大家。我会尽快再来看大家,让江南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百姓们虽然不舍,但也知道林微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能含泪挥手,目送林微和亲兵们离去。
林微骑着快马,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江南的百姓们的笑容在她脑海中浮现,她心中更加坚定——一定要努力推行新政,让大靖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像江南一样,百姓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她的帝王之路,还有很长,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有宇文擎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还有手中的青凰之力,守护着她和这大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