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第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2/2)

目录

任命滕毅为吏部尚书,樊鲁璞为侍郎;前任司农卿杨思义为户部尚书,少卿刘诚为侍郎;钱用壬为礼部尚书,世家宝为侍郎;陈亮为兵部尚书,朱珍为侍郎;周祯为刑部尚书,盛原辅、张仁为侍郎;单安仁为工部尚书,张文为侍郎。

皇上驾临奉天殿,六部官员入朝觐见,皇上对他们说:“朕在江南开创基业时,军事事务正繁忙,所以官职制度尚未完备。现在让你们分别担任六部官职,国家事务由中书省总领、六部分理,这是极为重要的职位。所有政务,都要尽心为朕处理,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给天下带来祸患,不可不慎重。”

将作司改隶属于工部,撤销司农、大理二司。

御史中丞刘基请假回青田。

当初,皇上北巡时,命令丞相李善长和刘基等人留守京城,并且嘱咐刘基监察奸诈邪恶之人,以整肃京城,即便是皇宫内府的事务,也应检举。刘基向来刚正严厉,凡是中书省属吏有犯罪的,立即逮捕惩治。宦官监督工匠时不严格,刘基启奏皇太子,将宦官逮捕依法处置。皇帝的侍卫在值班处下棋,刘基加以惩处,人们都因畏惧刘基而小心翼翼。

恰逢中书都事李彬犯法被揭发,李彬向来依附李善长,私下作威作福,李善长托请刘基延缓审理李彬的案子,刘基不答应,派人快马奏报皇上,请求诛杀李彬,皇上批准了。

上奏时正遇大旱,李善长等人正商议向神灵祈祷求雨,而诛杀李彬的批复恰好送达,李善长说:“如今想要祈祷降雨,怎能杀人呢?”刘基愤怒地说:“杀了李彬,上天必定降雨。”于是斩杀了李彬。李善长因此记恨刘基。

等到皇上返回,很多怨恨刘基的人在皇上面前告状,李善长也说刘基专权放肆,言辞十分激烈,皇上都没有听信。恰逢刘基妻子去世,他便请假回乡,皇上批准了。

有两位风宪官在朝廷上互相揭发对方的短处,其中一人言辞敏捷流畅,另一人说话简洁而舒缓。皇上说:“道理源自内心,话语从口中说出,内心没有亏缺,言辞就会简洁;内心有所蒙蔽,言辞就会胜过道理。那两人中,话少的人正直,话多的人不对。”于是召集朝廷大臣查问,话少的人果然正直。

皇上对群臣说:“他们两人都在御史台任职,应当秉持公正来纠察统领百官,怎能因私人恩怨互相攻击呢?所以古人重视分辨言论,能分辨言论,就能清楚区分正邪,那些靠阿谀奉承谋取利益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中书省参政傅??被免职。

参政傅友德因攻克龙华寨,派人向大将军徐达报捷。

大将军徐达命令指挥华云龙负责修缮元朝旧都新筑的城墙,城墙向北取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

戊寅日,祭祀大社(土地神)、大稷(谷神)。

大社的祝文说:“土地神啊,您承载万物的功绩深厚,养育众生的恩德广大,包容培育万物,创造化育之功成就世间万物。值此仲秋,谨依常礼,恭敬献上牲畜、币帛、美酒等祭品,举行祭祀掩埋之礼,以报答您的根本恩德。以后土勾龙氏配享,作为神主。”

大稷的祝文说:“谷神啊,您使良种生长成熟,洁白的谷物居首,受天帝之命养育众生,奠定了百姓生存的根基。恭敬献上牲畜、币帛、美酒等祭品,按礼仪举行掩埋祭祀,依循常礼,以后稷弃配享,作为神主。”

后土的祝文说:“值此仲秋,选此吉日,谨依常礼,向大社进献祭品。您治理水土有功,百姓永远依赖,查考典籍,理应以礼配享。恭敬献上祭品、美酒,陈列于神位前,设神主配享神灵。”

后稷的祝文说:“值此仲秋,选此吉日,谨依常礼,向大稷进献祭品。您致力于农业根本,成就农事,为百姓奠定生存根基,功绩惠及万世。恭敬献上祭品、美酒,陈列于神位前,设神主配享神灵。”

皇上准备再次巡幸北京,对六部官员说:“自古以来,帝王开创基业之初,所任用的人才大多来自前代,比如汉、唐、宋、元,都任用了秦、隋、五代、宋、金的旧臣。朕刚平定中原,你们多是前代优秀人才,都归附于朕。既然设立六部选拔任用官员,你们各自承担职责,凡是官员选拔、钱粮、礼仪、军政、刑狱、工程劳役等事务,必须亲自用心处理,不要只是委托他人。若用人不当,难免出现失误。朕即将北巡,你们留守京城,应当体会朕的心意,尽职尽责,不要懈怠。”

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等人从广海返回,入宫觐见。皇上询问广西两江、黄、岑二处的边防事务。杨璟说:“蛮夷之人天性粗野,分散时是百姓,聚集起来就成了强盗,难以用文治教化,应当用武力震慑,他们才会畏惧服从。”皇上说:“蛮夷之人习性虽不同,但他们好生恶死的心思和常人并无不同。如果用安定平和的方式安抚他们,用真诚对待他们,用道理开导他们,他们怎会不顺从教化呢?”

大将军徐达派遣宣武卫杨镇抚率兵驻守直沽。

己卯日,大赦天下。诏书说:

“上天孕育百姓并为他们设立君主,君主是尊奉上天旨意安定养育百姓的人。过去元朝政治衰败,百姓失去安定生活,群雄崛起,国家分裂。朕以平民身份投身军队,痛心百姓遭受苦难,率领孤军与志同道合的豪杰,希望平定战乱。

仰仗上天神灵和百姓支持,大军所到之处,强敌败亡、弱方臣服,从黄河以北到南海之滨,无不归附。但又想到自登基以来,军士劳苦、农民疲惫,未能让他们安定;贤人君子隐居山林,未能招揽;诉讼繁多,未能平息;物资征调频繁,未能缓解。朕为此寝食难安,特此大赦天下,与百姓重新开始。

自八月十一日黎明前,除谋反、杀害祖父母父母、妻子杀害丈夫、奴婢杀害主人、预谋或故意杀人、强盗、蛊毒、邪术害人等罪行不赦免外,其余无论是否结案、是否发觉,罪行轻重,全部赦免。敢有拿大赦前的事告发他人的,依法治罪。

跟随出征的将士极为辛苦,中书省、大都督府发文命令有关部门优厚抚恤他们的家属。新归附的士兵中,年老患病无成年男子代替服役的,以及阵亡病故士兵的寡妇无依无靠的,都听凭自便。

跟随出征的逃兵,向官府自首的免罪,仍供给军装、路上的粮食,遣送回军队。守卫城寨的逃兵,也允许自首免罪,当地官府供给路费,遣送回原服役处。一个月后不自首的,按法律论处。

新攻克的州郡,那里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不许随意杀戮。前来投降的人要优厚安抚。

民间向京城缴纳赋税,路途遥远的,有关部门要设法转运,不要让百姓困苦。

今年遭受水旱灾害,有关部门要如实上报,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镇江靠近京城,运送物资从未停歇,且旱灾严重,全部免除今年的秋租和明年的夏税。

州郡百姓因战乱逃往他乡,田产已归有能力的人家,那些已耕种成熟的田地,准许占有者作为自己的产业。若回乡复业,官府在附近荒田中按数量分给他们耕种;其余荒田,也允许百姓开垦作为自己的产业,免除三年徭役。

孔子故乡曲阜,朝廷常派官员祭祀,孔子世袭的衍圣公和授予的曲阜知县,都按前代制度,免除其家族的赋税徭役。

怀有才能品德而隐居山林的人,有关部门查访核实后上奏,朝廷立即派人带着礼物聘请来京。

学校是培养贤才的地方,战乱以来很多人荒废学业,中书省商议兴办学校,务必追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天下选拔的贤良官吏,中书省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年老患病不愿做官的听凭自便,被判流放迁徙的释放回乡为民(城寨将校及已调发隶属军队的人除外)。

不久前因平定叛乱,按军法判刑的人,处理不够公平恰当。中书省应重新慎重研究,务必使用恰当的刑罚。判处重刑的,须等秋后执行,不得在不合时令时行刑,以免伤害万物生机。

书籍、农具等物品不得征税。民间拖欠官府的钱粮全部免征。

蒙古人、色目人既然居住在我们的土地上,就是朕的子民,有才能的一律选拔任用。

鳏夫、寡妇、孤儿、独老、残疾患病无法自养的,由官府供养。

京城遭受火灾的人家,中书省根据情况加以救济。

百姓中七十岁以上的,允许一个儿子侍奉养老,免除其差役。

御史台、提刑按察司是朝廷的耳目,务必整肃百官,谨慎选拔贤良方正的人,以辅助朕做得不足的地方。

民间有不便之事、应兴之利、应除之害,诏书未提及的,有关部门要详细上报。

唉!百姓遭受苦难已有十七年,如今天下刚安定,天地间的正气从此恢复。从今往后,大家应各自从事本业,改善生活,共享太平,实现和乐升平的治理。”

大将军徐达派人到东昌,命令平章韩政分兵驻守陵州。

监督工匠修筑元朝旧都西北的城墙。

皇上考虑到律令中还有量刑轻重不当、违背公正法典之处,命令四位儒臣和刑部官员一起研讨唐律,每天抄录二十条呈请皇上裁决,选择合适的采用。若有量刑轻重不当的,皇上亲自增减调整,务必力求恰当。

辛巳日,大将军徐达派遣使者进献平定元都的捷报表章到达京城。

捷报说:“五百年才出现王者的典章,仰赖圣人在位;实现大一统而天下安定,正遇上天赋予的新使命。彻底驱除胡虏的膻腥之气,广泛传布国家疆域内的教化。天地清平安宁,日月光明。

恭敬地想到皇帝陛下,上天赋予您神圣的资质,德行完备、智勇双全,手握帝王符命开启国运,秉持黄钺(象征兵权)兴兵出征。

攻打滁阳时,百姓有了重生的希望;开创基业时,英雄豪杰识得真主而归附。看到豺虎般的敌人肆虐、龙蛇般的叛贼兴起,于是整顿军队,恭敬地秉承天威出征。

征战江汉,陈友谅在彭蠡被歼灭;讨伐荆吴,张士诚在姑苏被捆绑投降。驱赶逃敌而闽越安定,平定叛乱而交广稳固。

建立纲纪,治理措施完备;发布政令施行仁政,民心大悦。东南百姓已安居乐业,西北仍受战乱困扰。推究缘由,有其根源。

那元朝百姓,最初来自荒远之地。趁宋朝灭亡,从众多胡族中崛起。以夷狄身份冒犯天道纲纪,以犬羊般的野蛮搅乱华夏风尚。崇尚编发而抛弃汉族礼帽,紊乱家族姓氏而败坏伦理。

到了后代,更加不像君主。沉迷享乐而荒废政务,不知兢兢业业;制作奇技淫巧,沉溺骄奢。天象变异警示不断,黄河泛滥决堤,却不知修身反省,只知游猎,朝廷政治混乱,英雄于是奋起,战争遍及天下,灾祸聚集中原。

因此出兵讨伐以拯救困苦百姓,大力安定天下、排除祸患以平定战乱。这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众人共同的谋划。

我才能微薄,有幸承担统率军队的重任。陛下亲自授命,让我拯救百姓于水火;驻守边疆掌握军机,希望能在军事外交上克敌制胜。

旌旗一挥,淮沂平定;金鼓震响,青兖安定。济水一带敌军缴械,莱阳百姓叩首臣服。军队如风雷般迅猛,直捣大梁;如闪电流星般快速,收复西洛。

率军攻取卫、相之地,轻装疾进奔赴邯郸。率领军队从临清出发,声威如破竹;指挥勇猛将士打通道路,攻势如燎原烈火。

元军镇守部队溃败如土崩,禁军瓦解。君臣在困迫中相对无言,父子谋划逃跑。早上还在宫中的妃嫔,晚上就随车马从北门逃走。

我和常遇春等人,已于八月初二率领军队进入元的都城。

百姓拿着酒食前来迎接,像赤身顶着瓦盆仰望白日一样仰慕(明军);家家户户相互庆贺,如同驱散了阴霾终于见到青天。

奉行宣扬圣上的恩德威望来安抚百姓,全部收缴地图和户籍档案,并封存官府仓库。

各郡县百姓的歌颂之声从四方汇集,被败坏了百年的风气焕然一新。

虽然奔走效劳建立了微薄功劳,但策略实际上是遵循既定的谋划。

所以功业显赫,奠定了卓越的武功。

从东边的沧海到西边的昆仑山,从南边的雕题(代指南方边远地区)到北边的穷发(代指北方边远地区),无论远近,没有不尊崇亲近(朝廷)的。

诸侯会盟,文字、车轨统一,兴盛太平时代的礼仪和音乐;人伦得到整顿,风俗得以改变,端正千秋万代的纲常伦理。”

壬午日,因攻克元都的奏表送到,群臣向皇帝上表祝贺。

礼仪结束后,侍臣又进言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时,以臣子身份夺取君主之位的情况很多,只有汉高祖夺取秦朝天下,是从民间崛起的。

如今陛下没有凭借一尺土地、一个百姓就平定了天下,元朝君主逃归沙漠,军队不滥用武力,这一功绩超越千古。”

皇帝说:“我思考夏、商、周三代以及汉、唐、宋各朝存在时间长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宗仁厚,深得人心,根基牢固,所以人们不会忘记。

元朝自从世祖统一天下,宽厚体恤、爱护百姓,也可以说是有仁爱之心的。但如果他的子孙能秉持仁厚之心,坚守而不改变,那就是国家的福分了。”

下诏将大都路改名为北平府,命令征召元朝原来的官员送到京城。

皇帝从南京出发,又前往北京。

大将军徐达命令参政傅友德分兵驻守卢沟桥。

癸未日,皇帝下诏让大将军徐达设立燕山等六个卫所,用来守卫北平。

于是徐达将飞熊卫改名为大兴左卫,淮安卫改名为大兴右卫,乐安卫改名为燕山左卫,济宁卫改名为燕山右卫,青州卫改名为永清左卫,徐州的五个所改名为永清右卫。

皇上因元都已被攻克,于是命令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军夺取山西,另外留下三万士兵分别隶属于六卫,命令都督副使孙兴祖、佥事华云龙守卫北平。

下诏任命御史大夫汤和为偏将军,与平章杨璟一起跟随大将军徐达征讨山西。

在此之前,汤和从福建回到庆元,皇上命令他建造海船,运粮前往直沽,等候大军出征。

这一年,海上多飓风,无法航行,于是皇帝下诏让汤和把储存在镇江的粮食运回京城。

到这时,又有了(让他随征山西的)任命。

皇帝下诏,因浙西长兴、吉安的百姓自从归附朝廷以来,连年为供应粮饷所劳累,特地免除他们明年的秋粮。

乙酉日。右丞薛显等人率领巡逻骑兵到古北口,追击元朝溃散的残兵,俘获一千六百匹马、八千多头牛羊、二百五十辆车后返回。

戊子日,大将军徐达派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陆聚等人率军夺取大同,命令指挥叶国珍测量北平南城,周长共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是金朝时的旧地基。

元朝的翰林学士危素、张以宁、曾坚等人到军营拜见大将军徐达,徐达因他们是儒生,以礼相待。

己丑日,设立广洋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千户李员为指挥佥事。

升江阴千户所为江阴卫,任命千户王贞为指挥佥事。

元朝郴、桂等地守将参政陈虎都率领部众投降,皇帝下诏任命陈虎都为邳州千户所镇抚,将他的四千部卒释放为平民。

庚寅日,皇上亲手写诏书给中书省大臣说:“昨天张冲上书谈论时事,他所说的有两件事可取:一是让朝廷大臣各自议论朝廷的得失,这样皇上就能有依据地任用他们的长处;二是让中书省命令各衙门的正官各自议论得失,每月选取三人的言论,言论贵在简洁恰当,选择那些陈述事情恳切不避忌讳的人,酌情提拔任用,以培养忠诚正直的风气。”

这话很有道理。

听到政事的得失就能知道利弊,知道利弊百姓就能得到福祉;听从忠直之言,正直的人就会增多,正直的人多了,朝廷就会清明。

自古以来治理天下的君主,都是遵循这个道理。

像秦二世、隋炀帝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不这样做。

千户李某从古北口抓获扩廓帖木儿的间谍,佥院余某将其押送到大将军(徐达)那里。

壬辰日,指挥曹谅等人攻克裕州泉白寨,擒获元朝平章郭云及其将领刘祥等人。

起初,指挥唐黑塔率军围攻该寨,郭云坚守,无法攻克。

等到大将军徐达写信前去劝降,他也没有回应。

到这时,郭云的粮草即将耗尽,大将军又派遣曹谅等人率军合力攻打,郭云支撑不住,于是趁夜逃跑。

曹谅等人追击并擒获他,送往皇帝所在之处。

皇上嘉奖他的忠义,加以安抚,赐给他三套衣服及被褥,任命他为溧水知县,他的妻妾子女也都有赏赐。

癸巳日,皇帝的车驾到达北京。将卫辉路改为卫辉府,把获嘉县隶属于它。

大将军徐达派遣指挥张焕测量原元朝皇城,周长一千零二十六丈,又派遣指挥薛某带领东安州投降的将领左卫帅府副使叚英、署丞刘蛮子前往东安州讨伐尚未归附的守将哈剌赤。

原元朝留守迭里迷失等人阴谋作乱,想要推举原平章哈剌那海为首领,玉田县尹史??告发了他们。

大将军徐达派人搜捕,抓获迭里迷失、哈剌那海、郎中金刚奴、顺德达鲁花赤金刚宝、员外郎完者不花、指挥脱帖木儿、和林省管勾脱列不花、僧人寿奴以及随从伯帖木儿等人,将他们处死,用白银、金币、丝帛赏赐史??。

甲午日,命令右副将军冯宗异率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夺取山西。

温州南溪人董孟怡等人聚众作乱,温州卫指挥佥事吴广率领四百名士兵前去抓捕,对部将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和他们正面交战不是好办法。”

那些是乌合之众,向来不受军队纪律约束,一时被胁迫跟随,必定有很多人怀有二心。

不如派人向他们说明利害,他们各自挂念父母妻儿,背离叛逆者而归顺朝廷,易如反掌。

于是他按兵不动,询问居民,派与贼寇有亲友关系的人前去劝谕。

过了两天,贼寇中数十人捆着董孟怡等三个为首作乱的人前来投降,吴广处死了这三个人,其余部众全部遣送回乡。

吴广是合肥人,原名继先,曾跟随余阙学习,问安身立命的关键,余阙告诉他要忠孝,所以吴广作为将领,通晓儒家学说,遇事能秉持大义。

后来调任汀州卫,因年老多病去世。

派遣宦官前去释放元朝宫女,并告诉她们说:“元朝君主奢侈荒淫,不顾国家政事,所以导致灭亡。”

这些宫女都是良家女子,被幽禁在深宫,实在令人怜悯。

你到那里后,就释放她们让她们嫁人,不要让她们流离失所。

当时有御史上奏揭发陶安隐秘的过错,皇上说:“我一向了解陶安,陶安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御史回答说:“是从路上听来的。”

皇上说:“御史只根据道听途说就来诋毁他人,这能算尽到职责吗?”

命令中书省罢免他。

中书省大臣进言说:“御史负责进言,言论有失误,请求宽容他。”

皇上说:“不是这样。种植优良树木必须除去蛀虫,培育优良禾苗必须铲除杂草,任用正直的人必须排斥奸邪之人。

凡是奸邪之人侍奉君主,必定先以小信获取信任,然后施展大的欺诈。这个人曾经说过一些话,我没有怀疑就听从了,所以他今天才敢说这种狂妄的话。

除去小人应当像扑火一样,趁火势未大时扑灭,就容易见效,否则,危害会越来越大。”

最终还是罢免了他。

夜里,火星侵犯太微垣西垣的上将星。

丙申日,将嵩州、陕州隶属于南阳府。修筑京师草堂川城的城墙三百多丈。

这个月,有关部门上奏制造皇帝的车马、服饰等物品,凡应使用黄金的,皇帝命令都用铜代替。

有关官员说:“花费不多,不必吝啬。”

皇上说:“我拥有天下,怎么会吝啬这些?”

但所说的俭约,如果不亲自带头,怎么能做臣下的表率?

小的用度不节俭,大的浪费就会到来,奢侈的源头、浮华的开端,未必不是由小到大发展而来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