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9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

第19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2/2)

目录

如果有旨意,才允许在侧边随行。

官员们凡是进入朝廷大门,都必须整肃仪态,不能私自行礼。

筵宴二:其一、凡是举行筵宴的时候,四品以上官员可以登上宫殿入席就坐,四品以下官员在宫殿外面以及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内依次就坐,文官在东边,武官在西边,如果有皇帝特别下旨赐在宫殿内就坐的,就不受这个限制。

如果在奉天门,公侯坐在门内,四品以上官员坐在门外,四品以下官员坐在丹墀内。

事务。

在严肃恭敬(的场合),不能僭越次序,喧闹失礼。

第二,凡是百官在奉天、华盖、谨身、武英等殿举行筵席,必须穿着礼鞋,才能允许上殿。

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由礼官、监察御史、仪礼司来纠察并检举。

奉命出使三次。

第一,凡是使者携带诏书到达总兵官的住处,在距离营地十里的地方,要先派人通知总兵官,在营内设置香案,迎接使者,按照常规礼仪宣读诏书。

第二,凡是使者携带制谕、??符、手诏到总兵官处,只要是涉及机密军务的,都要直接通过驿站,不得向他人报告。

此处的官府人员,也不允许(前来)迎接,(使者)直接到军营外面,先秘密通报总兵官,(总兵官)在军帐中面向南设置香案,亲自出军营迎接。

使者下马,捧着所携带的制敕向前走,到营帐中放置在案上,使者站在桌子东边,面向西边,总兵官行完五拜三叩头的礼节后,将身边的人全都屏退。

使者拿着制书和敕书亲手交给总兵官,总兵官打开看完后,又放回桌案上,双方相见要遵循常规礼仪。

其三,总兵、将军奉命征讨,凡是遇到使者送来的制谕、??符、手诏,看完后,要立即依照旨意执行。

如果需要覆奏,要立即派人请求旨意,不得拖延、违抗命令,否则按律法处置。

官员的拜礼有两种。

其一,凡是臣子朝见君主,要行稽首礼、顿首礼五次,这是臣下拜见君主的礼仪。

君上的礼节,要先稽首、顿首四拜,然后再拜一拜,叩头才算完成礼节。

稽首四拜是百官拜见东宫太子、亲王的礼节,拜见父母也用这个礼节。

其余的官员长辈、亲戚、朋友相见的时候,只允许行两次拜礼。

其二,凡是公侯、驸马相见,各自行两拜礼。

一品官员拜见公侯、驸马时,一品官员站在右边,行两次拜礼,公侯、驸马站在左边回礼。

二品官员拜见一品官员时,二品官员站在右边,行两次叩拜之礼,一品官员站在左边回礼。

三品以下的官员仿照这个标准。

如果三品官拜见一品官,四品官拜见二品官,就要行两拜之礼,一品、二品官员根据情况回礼答谢并接受礼拜,其余的依此类推。

如果有亲戚之间地位尊卑的区别,要按照私人礼仪行礼。

官员公开就坐(办公):凡是大小衙门的官员,每天公开就坐(办公)时,施行恭敬的作揖之礼,副职向正职作揖,正职回礼。

首领官向长官、佐贰官作揖行礼,长官、佐贰官拱手还礼。

凡是文武官员因公事聚会,各自依照品级顺序就座。

如果资品相同,就按照所属衙门的先后顺序。

如果王府的官员属吏与朝廷官员在一起坐立(的时候),各自依照品级(高低),(王府官员)都排在朝廷官员的后面。

官员相遇分为八种情况:其一、驸马遇到公侯,要分路行走;一品、二品官员遇到公侯、驸马,要牵马侧身站立,等待他们过去。

二品官见到一品官时,二品官站在右边,向一品官行两拜礼,一品官站在左边回礼。

五品、六品官员要从右边让道而行。

三品官员遇到公侯、驸马时,要牵马避让;遇到一品官员时,要牵马在路旁侧身站立;遇到二品官员时,要小步快走靠右侧(给其)让路前行。

四品官员遇到一品以上的官员时,要牵马避让;遇到二品官员时,要牵马在路旁侧身站立;遇到三品官员时,要驱马靠右让路前行。

其余的官员,凡是遇到比自己高二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牵马回避;遇到比自己高一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牵马侧身站立;遇到和自己品位相近的官员,都要趋步向右让道而行。

官品相同的人,就分道而行。

如果有亲戚关系中尊卑的分别,就听从安排进行回避。

第二,凡是宫中宦官出入,如果在路上遇到驸马,必须下马,遇到公侯一品、二品官,要牵着马侧立,遇到三品、四品官,要分路而行。

其三,凡是公侯、驸马、一品、二品官员的随从火者等人,如果不是跟随本官而是私自出入的,只要遇到文武百官,就必须下马,违反规定的人要被治罪。

第四件,凡是所属官员遇见上司官员,要牵马回避,如果下属官员的官品高,遇见官品低的上司,就分路而行。

其五、官员应回避而道路狭窄无法回避时,应下马拱手站立,应该分路行走,不得占据道路中间。

第六,凡是文武官员出入,应当开道而不开道,导致应回避的人没有回避。

官员不曾回避的,不进行处罚,如果因此生事的,只处罚上级官员。

第七,京城人口密集,街市上的军民人等在买卖东西,或骑着驴马出入时,远远看见公侯、驸马、一品以下至四品官员经过,就要下马让道。

第八条,官员应该回避时,如果接到皇帝的宣召,或者是祭祀官员去祭祀场所,或者是抓捕罪犯的,在路上即使遇到了应该回避的官员,也不用回避。

在京官员仪从一、凡是文武百官,从四品以上官员的仪从,都依照旧制根据情况而定。

五品官员只允许有一个人引导,六品以下的官员不许引导。

官员到郊外去的仪从,仍然按照旧的制度,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

那些官员的伞盖、帽子和腰带、服饰的颜色、房屋、器具、马鞍和缰绳、弓和箭、床榻之类的东西,从公侯往下,各自有等级差别,分条列举写成书籍,名字叫做《礼仪定式》。

命令在京城的公侯以下、在外地的各司官员以及舍人、国子生和儒学生员、民间子弟,务必研习讲论并遵守,违反的人按照法律审问治罪。

戊辰日,追封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妻子谢氏为中山武宁王夫人。

己巳日,夜间,太阴星侵犯了谒者星。

庚午日,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上奏说:天气还很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收敛行迹(很少活动),大军长时间驻守在边塞之上,白白地浪费军粮物资。

现在酌量留下人马戍守大宁、会州等地,大军分别撤回蓟州靠近城池的地方驻扎,等到有边境的情报传来,然后再进军。

皇帝下诏书同意了这件事。

癸酉日,贵州宣慰使霭翠的妻子奢香等人进献了二十三匹马。普定卫安顺州判官阿窝等人前来朝见,进献了二十五匹马。

丙子日。惠州的海贼谢以青聚集众人制造叛乱,攻克占领城市。

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率领军队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陕西平凉卫奏报,捕获了九十三头西番犏牛,请将它们收归官府使用。

皇帝下令把赏赐分给有功的将校。

这个月,宋国公冯胜因为有罪被召回京城,到达京师。

皇上因为他是有功勋的旧臣,不加以谴责,命令他到凤阳的宅第居住,以奉朝请的身份(定期参加朝会)。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八十六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