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22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

第22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2/2)

目录

高丽代理国事的李成桂听说皇太子去世,率领臣子穿着丧服举行丧礼,派遣其三司左使李居仁进表安慰,并且进贡白金两锭、白布和黑布各一百匹用来祭祀。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遣使者察都等人上表祝贺冬至,并进献地方特产。

戊戌日,赐给退休的巩昌卫百户陈日新等四十六人一百五十锭钞。

北平行都司上奏:大宁左等七个卫以及宽河千户所今年屯田耕种,所收获的谷和麦总共八十四万零五百七十多石。

庚子日。设置江东宣课司大使一人,为从九品官员,副使二人,为杂职官员。

升刑部郎中任励为刑部左侍郎,司务祈着为刑部右侍郎,大理寺副张恭为大理寺右寺丞,马文或为大理寺左寺丞。

辛丑日,赐给辽王、宁王二护卫的军士绵布,有妻子的每人四匹,没有妻子的减半。总计八千多人,布二万八千九百多匹。

升殿廷仪礼司序班曹养志为广东按察使、佥事,赐给他钞币和成套衣服。皇上因为曹养志掌管礼仪,在宫殿的庭堂中周旋,从没有过失误,而且从司正以下的人,都说曹养志品行端正,所以朝廷才对他进行提拔赏赐。

壬寅日,诏令凤阳、滁州、庐州、和州等地的民户每家种植桑树、枣树、柿树各二百株。

癸卯日,又任命少詹事李文吉为右佥都御史。

贵州宣慰使安的等人前来朝见,进献了六十六匹马,皇帝赐予他们丝织品和钞锭。

设置贵州宣慰司的儒学学府,设立教授一名,训导四名。

甲辰日,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的百姓到京城向皇帝反映:以前黄河决口淹没了田地,至今不能种植农作物,但依旧照常征收赋税。皇上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共计一万一千二百多石,丝五千四百多斤。

丙午日。冬至这天,皇帝亲临奉天殿接受朝贺,赏赐国子监祭酒以下的官员以及监生节日礼金。

这个月,皇帝认为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官职名称的沿革,品秩的高低,勋阶的升降,俸禄的增减,经历了很长时间,屡次有所不同,不能给后世留下明确的规定。

于是命令儒臣重新制定官员的品阶、勋禄制度,昭示天下。

正一品官员有宗人府的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他们的文武勋位都是左右柱国级别,开始授官时都是特进荣禄大夫,升职后授特进光禄大夫,每月俸禄米八十七石。

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勋级为柱国,初次授予荣禄大夫,晋升授予光禄大夫,月俸米七十四石。

正二品官员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袭封衍圣公、真人都督佥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挥使,其文勋为正治上卿阶,开始授予善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勋为上护军的官阶,最初被授予骠骑将军的官职,升职后被授予金吾将军,又加授龙虎将军,每月俸禄米六十一石。

从二品官员有左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文勋。正治卿的官阶初次授予是中奉大夫,晋升授予通奉大夫,加官授予正奉大夫。武勋护军的官阶,最初授予镇国将军,晋升授予定国将军,再加授奉国将军,俸禄每月米四十八石。

正三品官员包括六部的左右侍郎、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司卿、詹事府詹事、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各卫指挥使。文勋的资治尹官阶,最初被授予嘉议大夫,晋升授予通议大夫,加官授予正议大夫。因战功被授予轻车都尉的官阶,起初被授予昭勇将军,晋升被授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俸禄每月米三十五石。

从三品:光禄司卿、太仆寺卿、布政司参政、盐运使、宣慰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各卫指挥同知。文勋,资治少尹,官阶最初被授予亚中大夫,后来晋升授予中大夫,再加授太中大夫。武勋为轻车都尉的官阶,最初被授予怀远将军的官职,晋升被授予定远将军的官职,加官授予安远将军的官职。每月的禄米是二十六石。

正四品包括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的各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应天府丞,宣慰司同知、按察司副使,各府知府,各卫指挥佥事,这些官职的文勋为赞治尹阶,初次授予中顺大夫的官衔,升授为中宪大夫,加授为中议大夫。武勋上骑都尉官阶,最初授予明威将军,晋升后授予宣威将军,再加授广威将军,月俸米二十四石。

从四品官衔有国子、中都二监的祭酒,布政司的左右参议,盐运司的同知,宣慰司的副使,宣抚司的宣抚。文勋为赞治少尹,这个官阶最初授予朝列大夫,升授为朝议大夫,加授为朝请大夫。武勋骑都尉的官阶,最初被授予宣武将军的官职,晋升后被授予显武将军,又加授为信武将军,俸禄每月为米二十一石。

正五品官员有翰林院学士、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的大学士,左右庶子,尚宝司卿,六部的郎中,应天府的治中,钦天监回回监的监正,通政司的左右参议,光禄司少卿,太医院使,大理寺的左右寺丞,五军都督府的断事官,各府的同知,王府的左右长史,宗人府的经历,按察司、宣慰司的佥事,宣抚司的同知、仪卫正、正千户。

文勋为修政庶尹阶,开始授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勋为骁骑尉阶,开始授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每月俸禄为十六石米。

从五品官衔有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左右春坊、左右谕德,司经局洗马,五军都督府经历,左右断事官,六部员外郎,尚宝司少卿,各州的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招讨司招讨,宣抚司副使,安抚司安抚、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

文勋协助处理政务,最初被授予奉训大夫,后来被授予奉直大夫。武勋飞骑尉的官职最初授予武略将军,升职授予武毅将军,禄米每月十四石。

正六品官职有翰林院侍读、侍讲,国子监、中都国子监管司业事务的官员,左右春坊的左右中允,詹事府的府丞、尚宝司的司丞、六部的主事、太常司的司丞、钦天监回回监的副五官正、太仆寺的寺丞,京城所在县的知县,太医院的院判、阁门使、兵马司指挥,王府的审理正、大理寺的左右寺正、都察院的经历、神乐观的提点,僧录司的左右善世,道录司的左右正一,中都留守司以及都司的经历、断事,各府的通判、长官司的长官、副招讨宣抚司的佥事、安抚司的同知、典仗百户。

文臣的官阶最初授予承直郎,之后可以升为承德郎;武臣的勋官云骑尉最初授予昭信校尉,之后可以升为承信校尉,每月的俸禄是十石米。

从六品。大理寺左右寺的副长官、左右春坊的左右赞善大夫、左右司直郎、翰林院的修撰官,光禄寺的寺丞、应天府的推官、光禄司各署的署正、僧录司的左右阐教、道录司的左右演法、盐运司的判官、布政司的经历、理问所的理问。各州的同知、盐课提举司的同提举,安抚司的副使,长官司的副长官、长官,所镇抚。

文职官阶起初被授予承务郎,儒士升授儒林郎,吏员中有才能和干练者升授宣德郎,武职勋级为武骑尉。武勋武骑尉阶,最初被授予忠显校尉,后来被提升为忠武校尉,每月俸禄八石米。

正七品的官职有监察御史、五军都督府都事、太常司博士、典簿、京县丞、通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兵马副指挥、都察院都事、翰林院编修、营善所正、按察司经历,五军断事官下属五司。王府的审理副、煎盐提举司的提举,各个府的推官,各县的知县,中都留守司和都司的都事、副断事、安抚司佥事,蛮夷长官司的长官。

文职官员起初被授予承事郎官职,儒职官员升授文林郎官职,吏职中有才能的官员授予宣义郎官职,俸禄为每月米七石五斗。

从七品。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太仆寺的主簿、应天府的经历、光禄司典簿下属各署的丞,翰林院的检讨、太常司各祠祭等署的奉祀官。各州的判官,钦天监回回监的五官灵台郎、詹事府的主簿,盐运司的经历、盐课提举司的副提举,布政司的都事,宣慰司的经历,理问所的副理问。蛮夷长官司的副长官,最初授予从仕郎的官阶,升授为征仕郎,俸禄是每月七石米。

正八品。六科都给事中、翰林院五经博士、通政司和各卫知事、京县主簿、国子监和中都国子监的监丞、户部和刑部的照磨、宝钞司和龙江提举司的提举、钦天监回回监主簿。五官保章正、太常司协律郎、典牧所提领、太医院御医、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煎盐提举司的同提举。

王府的典宝正、奉祠正、良医正、典膳正、纪善,元符宫、崇真宫的灵官,营缮所副,各府的经历,各县的县丞。按察司的知事,宣慰司的都事,最初授予迪功郎,升任修职郎,每月俸禄六石五斗米,为从八品官阶。

六科左右给事中。盐运司、应天府知事,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挈壶正、光禄司录事、各署监事、仪礼司正、翰林院典籍、神乐观知观,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玄义。王府的典膳副、奉祠副、典宝副、良医副,国子监的博士、助教、典簿,宣抚司的经历,太常司各祠祭署的祀丞,布政司的照磨。崇真宫副灵官,最初被授予迪功佐郎的官阶,后升授为修职佐郎,俸禄每月米六石。

正九品,六科给事中。仪礼司的左右司副,左右司丞,太常司的赞礼郎,詹事府的录事,各府的知事、各县的主簿,国子监的学正、行人司正、户部和刑部的检校、司经局的校书、翰林院的侍书、典牧所的大使,各个牧监的正职、钦天监回回监的五官司历、五官监候、龙江宝钞提举司的副提举。

王府长史司的典簿、典仪正,奉祠所、典乐,会同馆,茶盐马司,承运库,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及作鞍辔,宝源颜料局,应天府织染局,文思院等的大使,煎盐提举司的副提举,教坊司的奉銮、宣抚安抚司的知事、营缮所的丞。官阶起初被授予将仕郎,后来晋升为登仕郎,俸禄每月是五石五斗米。

从九品。翰林院承天门的待诏,都税司的大使,国子监的学录、典籍、司经局正字,钦天监的五官司辰、漏刻博士,各牧监的副监,仪礼司的鸣赞序班,军储仓的大使,茶盐马司的副使,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的副使,宣课司的大使,太常司的司乐、典牧所的副使,府学的教授、行人司的副司,会同馆的副使,布政司库、宝泉、军器、各府杂造织染局税课司以及各仓的大使,王府典仪副、司牧司的大使,承运库、皮作鞍辔、宝源局、文思院的副使,观察使,太医院千户所盐课提举司,各州的吏目、五军断事官提控案牍、巡检司狱、阴阳学正。

术、医学正科、僧纲司都纲、道纪司都纪、应天府织染局副使、教坊司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官阶起初被授予将仕佐郎官职,后来晋升为登仕佐郎,俸禄为每月五石米。

未入流官员包括:各部司务、州学正、县典史、教谕、行人司行人、国子监掌馔、牧监录事、群长、翰林院孔目、王府引礼舍人,河泊所闸坝官、阜民司税课分司、茶盐课司、庆远裕民司,扬州府邵伯、瓜洲税课司,茶盐批验所长史司仓库、州县卫仓、生药库、巾帽、针工税课、抄纸印钞、铸印惠民银塲抽分竹木等局,以及关大使、副使,递运所铁冶所司竹局盐运司卫府州库、河州军民指挥使,辽阳、青州府、乐安三税课司大使、军储京卫府仓、都税宣课司牲税课等司,工部军器局布政司库、宝泉军器。

各府织染局、杂造局的副使、断事官、兵马指挥长官司的吏目、理问所的提控案牍、驿丞,每月俸禄米粮多少不等。医学典科、训科,阴阳学典术、训术,僧纲司副都纲,僧正司僧正、僧会司僧会,道纪司副都纪,道正司道正、道会司道会以及僧录司僧纲、道录司道纪、医学正科、阴阳学正术,都不给予俸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三。监修官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姚广孝,资政大夫、户部尚书夏原吉,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胡广等人奉诏令纂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