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 > 第411章 防火墙与活水

第411章 防火墙与活水(1/1)

目录

“基石”号的归程,是在规则谐振推进器超负荷的嘶鸣中度过的。舰内一片沉寂,只有高速运算的数据流在“深根”子网络中无声地奔腾。每个人都清楚,家园面临的已不再是缓慢的侵蚀,而是一场针对文明心脏的、精准而恶毒的斩首行动。“拟态噬菌体”的出现,意味着“锈蚀”已经将堡垒本身视作一个需要破解的“系统”,并找到了最致命的攻击向量。

当星舰再次冲破规则的帷幕,锚定在太阳系外围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成员心头一紧。

淡金色的规则屏障依旧笼罩着灰烬堡垒,但其光芒已不再稳定,如同风中残烛般剧烈摇曳。屏障表面,无数细小的、颜色与屏障本身几乎无异的暗斑如同瘟疫般蔓延,那是“拟态噬菌体”正在同步破解并侵蚀屏障的规则结构。更令人心悸的是,堡垒内部,那通过“深根”网络隐约可感的、原本和谐统一的集体意识场,此刻正被无数细微的、带着“锈蚀”冰冷特质的杂音所干扰,如同清澈的湖水中被注入了污浊的墨滴。

“直接接入防御网络!最高权限!”夜莺的意识如同利刃,瞬间切入堡垒本体的指挥核心。

与岩师、坚盾等留守领袖的意识连接瞬间建立,海量的战况数据汹涌而来。情况比预想的更糟。“拟态噬菌体”极其狡猾,它们不仅能模拟规则签名,还能根据防御系统的反应实时调整渗透策略。传统的规则过滤和频率识别手段效果甚微,它们就像拥有集体智能的癌细胞,正在沿着“深根”网络的意识连接通道,向堡垒的决策核心蔓延。

“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隔离和清除协议,效果有限!”坚盾的意识带着罕见的焦灼,“它们的变异速度太快!再这样下去,‘深根’主干一旦被大面积污染,集体意识将面临崩溃风险!”

崩溃……那意味着文明智慧的瓦解,意味着将变回一盘散沙,在“锈蚀”的全面进攻面前不堪一击。

危急关头,夜莺的意识却异常冷静。她飞速地浏览着战况,同时将“深蓝节点”的见闻与感悟,化作一道清晰的信息流,共享给所有防御节点。

“停止单纯的识别与阻挡!”她的命令清晰而坚定,“‘拟态噬菌体’的本质是极致的模仿,是‘回声’的具象化。对抗‘回声’,不能用更大的‘回声’!”

“启动‘动态防火墙’计划!依据‘深蓝节点’的‘流转’原则,重构防御逻辑!”

“动态防火墙”,这是一个基于新理念的、尚未经过充分验证的紧急方案。其核心不再是构建坚不可摧的壁垒,而是创造一个**不断变化、无法被模仿的防御环境**。

命令被迅速执行。

堡垒外围的规则屏障首先发生变化。其谐振频率不再遵循固定的模式,而是开始以一种看似随机、实则基于“深根”网络集体意识底层波动(甚至引入部分成员的无意识波动)的算法进行无规律跃迁。同时,屏障的规则结构本身也开始进行缓慢的、持续的“形态流动”,如同一条不断改变河道的水流。

紧接着,是针对“深根”网络内部的防御。所有意识连接通道被注入了微量的、无害的“规则噪音”,这些噪音如同生物体内的免疫信号,本身不携带信息,但其存在使得网络的信息背景变得“浑浊”,极大地增加了“拟态噬菌体”维持完美伪装和精准定位的难度。

最重要的改变,在于对已被渗透区域的处置。不再是不计代价地强行清除(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规则损伤),而是采取了**“隔离与引导”**的策略。利用优化后的“界面共鸣”技术,他们在被渗透的网络区域外围,构建起临时的、可移动的“规则缓冲带”,将被污染的意识流或数据包限制在特定区域。然后,尝试像“深蓝节点”处理“锈蚀”流一样,将这些被限制的“毒性”信息,引导至一些专门设计的、可废弃的“规则沙盒”或“意识隔离舱”中,让其在那里自我消耗,或者被缓慢地分解、转化。

这套策略并非完美。在初期,“拟态噬菌体”依然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在部分区域造成了破坏。一些外围意识节点因为隔离不及时而被污染,不得不被强行切断与主干的联系,如同截肢。能量消耗也达到了新的峰值。

但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拟态噬菌体”那无往不利的模仿能力,在面对一个stantlyshiftg,ilysloppy(不断变化、本质“邋遢”)的防御系统时,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它们的复制和渗透需要精准的规则匹配,而堡垒的防御却像一团不断变幻形状的雾气,让它们无处下口。那引入的“规则噪音”更是干扰了它们的“感知”,使得其攻击变得迟疑和低效。

同时,“隔离与引导”策略虽然无法根除威胁,却成功地遏制了污染的扩散速度,为研究和寻找更彻底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堡垒的防御,从一场追求“绝对纯净”的歼灭战,转变为一场追求**“动态平衡”**的持久战。他们不再试图创造一个没有“锈蚀”的环境,而是学习如何在一个被“锈蚀”威胁的世界里,建立一个能够不断自我净化、隔离毒素的“免疫系统”。

“深根”网络主干得以保全,文明的意识核心虽然受损,但未崩溃。

战斗依然在持续,每一次“拟态噬菌体”的新变种出现,都需要“动态防火墙”进行新的调整。但这套基于“流转”与“接纳”(哪怕是有限度的、防御性的接纳)的新策略,终于顶住了这波最凶险的攻势。

“基石”号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关于“深蓝节点”的见闻,更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将理念转化为生存武器的关键契机。

灰烬堡垒,在付出了惨痛代价后,终于在这条介于“对抗”与“共生”之间的狭窄道路上,迈出了摇摇晃晃、却切实可行的第一步。他们开始明白,真正的强大,或许不在于消灭所有敌人,而在于拥有一个足够坚韧、足够智慧、能够与任何威胁周旋并持续存在的“活”的系统。

而这一切,都被远方那颗依旧沉默的“星点”,静静地记录在它的观察日志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