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21章 深渊回响

第121章 深渊回响(1/2)

目录

苍梧大陆外海发现神秘人工浮岛及深海开采活动的急报,如同一块寒冰,瞬间冻结了吕宋基地因电力研究取得突破而刚刚升腾起的些许热度。凌云站在海图前,目光死死盯着那片被标记为“异常开采区”的深蓝色海域,仿佛能透过厚重的海水,看到那隐藏在深渊之下的、不祥的忙碌景象。

“海底开采……”凌云低声重复着这个令人心悸的词汇。结合“圣主”组织那掠夺性的“熔炉科技”,其目的不言而喻——他们在寻找一种陆地匮乏、甚至可能只存在于深海环境下的特殊能量源或物质!这远比修复“天覆”系统或重建舰队更加可怕,意味着对方的技术迭代和资源获取能力,已经深入到了人类难以企及的领域。

“必须弄清楚他们在开采什么!这关系到我们对其技术路径和未来威胁的评估!”凌云猛地转身,对紧急召集而来的核心幕僚们说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然而,探查深海,谈何容易?以大明目前的技术,连可靠的水下呼吸和抗压技术都尚未解决,更遑论潜入可能布设有严密防御的敌方开采基地附近。

“或许……不必派人下去。”陈默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间接的方案,“既然他们在进行大规模开采,必然有运输环节。我们可以加强对那片海域水面航运的监控,追踪从浮岛方向驶出的运输船,分析其航线、目的地,甚至……寻找机会截获样本!”

“同时,”玄玑子补充道,“彼辈于深海行此逆天之举,必扰动地气水脉,产生异常之‘象’。贫道可尝试于远处静观,感应其气机流转之变化,或能窥得其开采之物,蕴含何种属性之力。”

一个依靠传统侦察与玄学感知相结合的探查计划,迅速成型。

凌云立刻调派了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隐蔽性最好的几艘改装侦察船,由经验最丰富的斥候带领,携带高倍望远镜和最新的长距离信号火箭,前往“异常开采区”外围进行长期轮班监视。他们的任务是记录所有从浮岛方向出现的船只型号、航向、吃水深度(以判断载重),并寻找其可能存在的规律或弱点。

与此同时,玄玑子与静尘登上了“定远号”——这艘经过大修和部分现代化改装的旗舰,拥有最稳定的平台和最齐全的设施。他们将在距离开采区足够远、但又在其能量辐射可能影响到的边缘海域,进行持续的“望气”与“感应”。

等待是煎熬的。日子在一天天紧张而沉寂的监视中过去。侦察船传回的消息大多是无功而返,浮岛区域的防御极其严密,稍有船只靠近,便会遭到高速“幽灵船”的驱逐和能量武器的警告性射击。玄玑子的感应也时断时续,只能模糊地感觉到那片海域下方,凝聚着一股庞大、冰冷且充满“吞噬”意味的能量,具体属性难以分辨。

就在凌云几乎要失去耐心,考虑是否冒险进行一次强行侦察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这一天,一艘负责监视的侦察船,在夜色的掩护下,冒险抵近到了距离开采区浮岛约十五海里的极限距离。就在他们借助微弱的月光,紧张地记录着浮岛轮廓时,了望哨突然发出了低呼:“有情况!浮岛侧面,有小型船只被……抛了出来?!”

只见一座浮岛的侧面,一个不起眼的闸门打开,一艘似乎是内部工作用的、小型梭形艇被一股强大的水流猛地“吐”了出来,艇身似乎受损,冒着细微的电火花,在海面上无助地打着转,随即被海浪推向远离浮岛的方向。浮岛方面没有任何救援的迹象,仿佛丢弃了一件垃圾。

“跟上那艘小艇!小心戒备!”侦察船长当机立断。

侦察船小心翼翼地靠近那艘失控的梭形艇。靠近后才发现,艇内只有一名穿着“圣主”组织灰色制服、但未佩戴头盔的人员,似乎已经昏迷。更令人惊讶的是,艇舱内还散落着几块闪烁着幽蓝色微光的、不规则晶体矿石,以及一些破损的、似乎是采样工具的设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