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拜师匠神,我的规矩就是规矩!(2/2)
“神仙用的宝贝啊!”
有了神兵利器,有了充足的食物,赵沐笙筹谋已久的,桃源村的第一个超级工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筑城!
“以西侧山壁为天然屏障,环绕整个村落,建造一道底宽两丈,高三丈,绵延三里之长的护村石墙!”
当赵沐笙在“朝会”上,宣布这个宏伟的计划时。
所有村民,都热血沸腾!
若是从前,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现在,他们有削铁如泥的钢凿,有坚不可摧的铁锤,有吃不完的土豆和肉汤,更有那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般的村主!
“建!”
“村主让俺们干啥,俺们就干啥!”
“给子孙后代,建一个铁打的家!”
村民们的劳动热情,被彻底点燃。
在赵沐笙的亲自指挥和毕湛的专业规划下,数以百计的村民,被分成了采石队、运输队、夯土队、木工队……
整个桃源村,变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赵沐笙更是身先士卒,他那身非人的巨力,成了工地上最恐怖的“人形起重机”。
数百斤的巨石,他单手就能举起,精准地安放在墙基之上。
需要十数人才能拉动的夯土巨槌,他一人便能挥舞如飞。
在他的带动下,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城墙的雏形,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
大雪,终于在半个月后,渐渐停歇。
被困在村中的钱氏商队,也终于等来了可以离开的日子。
临行前,钱富带着所有伙计,郑重地来到村口,向赵沐笙辞行。
他们所有人都换上了干净厚实的冬衣,气色红润,与半个月前那副难民模样,判若两人。
“仙长活命大恩,钱富与五十三个兄弟,永世不忘!”
钱富对着赵沐笙,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
“此去经年,不知何日才能再报仙长大恩。唯有……”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卷泛黄的绢帛,双手奉上。
“这是我钱氏商队,耗费三代人心血,绘制的从关中到蜀地,再到荆襄的商路舆图。沿途的山川地理、坞堡分布、关隘要津,尽在其中。此物,或许对仙长有些微用处。”
赵沐笙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这个钱胖子,是个人精。
他知道自己缺的不是钱,而是信息。
这份详细的商路图,其价值,远胜那几车丝绸。
“你有心了。”
赵沐笙收下舆图,随即对孙芷君使了个眼色。
孙芷君会意,立刻命人抬来了几个沉重的木箱。
“钱掌柜,这是我们村主,回赠你的礼物。”
木箱打开。
一箱,是十坛密封好的陶罐,刚一打开,那股霸道而醇厚的酒香,就让所有伙计都猛地吸了吸鼻子。
正是让他们魂牵梦萦的“神仙酿”!
另一箱,装的却不是什么金银,而是二十柄崭新的,寒光闪闪的钢制环首刀,以及五十个锋利无比的破甲箭头!
钱富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他是个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乱世,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一坛神仙酿,在洛阳的豪门权贵那里,足以换来百金!
而一柄能削铁如泥的宝刀,更是有价无市,足以让一个武人卖命的至宝!
“仙长,这……这太贵重了!小人万万不敢收!”钱富激动得语无伦次。
“拿着。”赵沐笙的语气不容置喙,“你那份舆图,值这个价。”
他看着钱富,缓缓说道:“我桃源村,不缺神仙酿,也不缺百炼钢。我缺的,是盐,是布,是药材,是……人。”
“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后,我希望你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这些东西。”
赵沐笙的目光,变得深邃。
“我希望你带回来的,是无数像你一样,走投无路,渴望活下去的流民。”
“告诉他们,往西,一直往西。”
“在这太行山深处,有一座桃源村。”
“这里,有吃不完的粮食,有最温暖的庇护所。”
“我,赵沐笙,在这里,给天下所有不愿做饿殍的良善百姓,一条活路!”
“我的规矩,就是活下去的规矩!”
钱富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眼中那片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容纳进去的宏伟蓝图。
他终于明白。
这位“仙长”的野心,根本不是偏安一隅!
他要在这乱世之中,用他的钢铁,他的粮食,他的规矩,重塑乾坤!
“钱富……领命!”
他再次跪下,这一次,磕得心悦诚服,磕得热血沸腾!
送走了商队。
赵沐笙站在高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自己的领地。
大雪初歇,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
远处,是皑皑的雪山,银装素裹,一片死寂。
而近处,他的桃源村,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高炉的烟囱,正冒着滚滚的浓烟,那是工业的心跳。
工地上,数以百计的村民,正喊着号子,挥汗如雨,为他们的家园,筑起坚不可摧的城墙。
田野间,新翻的黑土,在白雪的映衬下,散发着生命的气息,等待着春日的播种。
一声清脆的剑鸣。
阿萤落在了他的身边,将一杯温热的姜茶,递到他的手中。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学着他的样子,并肩而立,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
她的脸上,映着工地的火光,也映着雪山的日光。
冰冷与温暖,在她身上,达成了奇妙的和谐。
赵沐笙接过姜茶,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一直流淌到心底。
他看着这片属于他的,小小的王国。
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名为“希望”的光。
这个乱世的第一个冬天,很冷。
但他的桃源乡,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