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6章 经典永流传

第6章 经典永流传(1/2)

目录

日头偏西,风里卷着凉意。

孙妙青在菊丛后站得双腿发麻,既不想出去面对人群,也不想发出声音被其他人发现,几乎以为自己要在这紫禁城里提前体验一把静脉曲张。

她正小幅度地转着脚腕,试图让血液重新流通,殿前太监那独特的,拉长了调子的唱喏声,像一道电光,劈开了满院的死寂。

“宣,候选秀女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觐见——”

来了。

孙妙青心脏重重一跳,整了整衣冠,从花丛后走了出来。

刚一站定,就对上了两道视线。

沈眉庄依旧是那副温和端庄的模样,对她微微颔首,算作招呼。

而甄嬛的目光,则多了几分探究,甚至还有一丝……战友般的安抚?

孙妙青只飞快地掀了下眼皮,便迅速垂下头,专心致志地研究起自己裙摆上那段繁复的缠枝莲纹,仿佛那上面绣着她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别看我,我不是你队友,也不想加入你的队伍。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两人已经按序地站到了自己身侧。

一个沉静如兰,一个灵动似风。

后面的三人也站了出来,在她另一侧。

而她,被夹在中间,只想当一根没有感情的木桩子,最好能就地长出年轮,彻底融入背景。

一行六人,跟着引路太监走向养心殿。

谁都没说话,只有发间环佩叮当,绣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细碎碎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踩在人的心尖上。

殿门近在眼前,朱红宫门上的金色门钉,在夕阳下反射着冷硬的光,不带半点温度。

孙妙青深吸一口气,把那些“KpI”、“面试”、“职业规划”的念头统统压下去。

成败在此一举。

她理了理并无一丝褶皱的衣袖,垂在身侧的手指,指节悄悄收紧。

殿内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噗通,噗通。

孙妙青垂着眼,视野里只有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地面上,映着御座上那道明黄色的、模糊的人影。

那就是她未来最大的老板,掌握着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终极甲方。

这认知,让她胃里一阵阵抽紧。

引路太监退到一旁,殿中一个面白无须的老太监上前一步,展开了手里的名册,声音又尖又细。

“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声音落下,身旁那股沉静的气息动了。

沈眉庄应声出列,走到殿中行礼,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标准得无可挑剔。

上首的太后开了口,声音雍容,却带着审视:“可曾读过什么书?”

沈眉庄的声音清润温和,不疾不徐地回道:“臣女愚钝,只识得《女则》与《女训》。”

漂亮!

孙妙青在心里默默鼓掌。这回答,就是殿选标准答案,满分作文。

谦逊知礼,又表明了自己德行无差,完美戳中了上位者对“贤惠媳妇”的所有期待。

果然,太后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座上的皇帝似乎也来了点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追问了一句:“是否读过《四书》?”

这个问题就刁钻了。

答读过,是炫耀才学,更是暴露野心,犯了皇家大忌。答没读过,又显得平庸无奇。

沈眉庄却只答了四个字:“臣女未曾。”

高明!果然沈妈的考前摸底很有用!孙妙青心底喝了声彩。不是“不会”,也不是“不懂”,只是“未曾”。既守住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本分,又没把话说死,留足了余地。

“女儿家多以针线女红为主,你能识字就很好了。”太后显然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她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太监道:“记下名字,留用。”

“谢太后,谢皇上。”

沈眉庄行礼谢恩,退回原位,正好又站在孙妙青身侧。她站得很稳,呼吸平复,只有袖口里透出的一缕御赐香囊的淡香,昭示着方才的荣耀。

孙妙青眼角的余光看到,另一边的甄嬛正悄悄拉沈眉庄的衣袖,侧着头,眉眼弯弯,嘴唇无声地动着。

看口型,是“恭喜姐姐”。

孙妙青悄悄吐出一口气,感觉自己的面试压力都小了三分。

她正盘算着自己该如何应对,就听见太监那公鸭嗓子再次响起。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来了。

孙妙青眼皮一跳,瞬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主角登场,这才是真正的好戏。

她为朋友高兴得有些忘我,以至于殿中太监的唱喏声第一次响起时,竟没听见。

声音在大殿里空荡荡地回响,无人应答。

空气,瞬间凝固。

孙妙青头皮一炸,差点当场用胳膊肘去捅旁边这位还在状况外的甄小姐。

我的亲姐姐,这可是终极面试!你当是部门周会呢,还能摸鱼发呆?

怎么我比你还像本地人,这场面你还真能这样啊!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御座之上,那道明黄色的人影动了动,一道带着审视的目光投下来,让整个养心殿的气压都低了三分。

引路太监的脸都白了,大概是职业生涯中头一回碰见在这种要命的场合,还敢走神的秀女。

他重重地咳了一声,那声音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

这一次,太监的嗓门拔高了八度,一字一顿,尾音拖得像是要把人的魂儿都给勾出来,警告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甄嬛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那慌乱只存在了眨眼的工夫,便被她迅速压了下去。

她快步出列,跪下行礼,每一个动作都恢复了从容,仿佛刚才的失神只是众人的一场错觉。

“甄嬛?”御座上的皇帝开了口,声音里透着几分慵懒的兴味,“是哪个‘huan’字?”

只听甄嬛清亮平稳的声音响起,每个字都咬得清晰:“回皇上的话,‘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是臣女的闺名。”

孙妙青心里“卧槽“一声,第一排看名场面,还是很激动的呢。

我们嬛姐,一句话,既显了才情,又媚了上意,还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娇柔。这文案水平,放她上辈子那公司,起码是创意总监级别,专门给甲方爸爸写彩虹屁的那种。

皇帝果然轻笑一声,重复道:“嬛嬛一袅楚宫腰……好名字。”

“抬起头来。”

甄嬛依言抬头。

殿内更静了。

上首的太后一直没说话,此刻却慢悠悠地开了口,声音平平,听不出喜怒:“甄远道家的女儿,哀家记得,皇帝的名字里也有个‘zhen’字,你这姓氏,可是犯了忌讳。”

来了,压力面试环节!

虽看过电视剧,知道剧情,在现场依旧紧张。这哪里是问话,分明是递过来一把铲子,让你自己给自己挖坑。

孙妙青在现场思考,假如问到我我会怎么回?姓氏是爹妈给的,这怎么答?说巧合,是轻浮;说惶恐,是心虚。

她身边的甄嬛却仿佛没感觉到其中的凶险,依旧俯首跪着,声音里没有半分慌乱:“回太后的话,家父曾言,昔年先帝爷曾夸赞,‘甄’字是忠贞之士的‘甄’,望他一生做个忠臣。”

“臣女不敢忘怀先帝爷的教诲。”

有一说一,甄嬛确实颇有急智,她混到最后当太后真的一点不夸张。这一番话,不仅把皇帝的名讳绕了过去,还把先帝搬出来给自家镀了层金,顺带表达了滔滔不绝的忠心。

马屁拍得清新脱俗,忠心表得大义凛然。

太后被堵得半天没说出话,最后只不咸不淡地评价了一句:“倒是伶牙俐齿。”

皇帝的笑声却很明显:“难得她这份急智,更难得甄远道有这样的忠心。”

他话音刚落,太后那边却端起了茶碗,用碗盖不轻不重地撇了下茶叶。

殿角立刻有小太监会意,躬身退了出去。

孙妙青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太监端着一盆水快步走到殿中,另一个则抱着一只雪白的大猫跟在后面。

那端水的太监走到甄嬛跟前,手腕一抖,一盆水“哗”地全泼在了她脚边的金砖上。

冰凉的水花溅起,瞬间打湿了甄嬛的裙角。

几乎是同时,那只被抱着的白猫像是受了惊,发出一声尖利的叫声,直扑甄嬛而去!

然而,站在水渍与白猫中间的甄嬛,却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稳得像一尊玉像。

那只气势汹汹的白猫扑到她跟前,见她毫无反应,自己反倒愣住了。它围着甄嬛的脚边嗅了嗅,似乎觉得有些无趣,随即掉了个头,迈着六亲不认的优雅步子,径直……朝着孙妙青这边走了过来。

孙妙青:“……”

别过来。

你看不见我。

我是一根没有感情的木桩子,我正在努力长出年轮。

然而那只猫显然对木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走到孙妙青脚边,用它毛茸茸的脑袋,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裙摆,喉咙里还发出了甜蜜的“咕噜”声。

孙妙青浑身僵硬,用尽毕生的演技,才维持住了脸上低眉顺眼的恭敬表情。

她能感觉到,全殿的目光,包括御座上那两位的,都从甄嬛身上,转移到了……她和她脚下这只自来熟的猫身上。

太后放下了茶碗,终于开了金口,声音平淡:“还算端庄。”

这话,不知是说给谁听的。

皇帝的目光从那只还在蹭孙妙青的猫,转回到甄嬛微湿的裙角上,眼里的兴味更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