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6章 经典永流传

第6章 经典永流传(2/2)

目录

他挥了挥手:“留牌子,赐香囊。”

甄嬛这才敛衽一拜:“谢皇上,谢太后。”

她退回原位,与孙妙青并肩而立。

一阵极淡的冷香飘来,那是女子受惊后,重新凝聚起来的香气,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孙妙青感觉到,身侧那道目光,在她和她脚下那只猫之间,来回扫了两个来回。

那目光里,盛满了复杂。

紧接着,一道更具威严的视线从御座之上投下,如同一座无形的山,沉甸甸地压在了孙妙青的身上。

“后面那个秀女,是谁家的?”

皇帝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被勾起的好奇。

太监尖细的嗓音立刻响起:“回皇上,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年十六。”

御座上的目光转了过来,那道视线沉甸甸地,直接落在了孙妙青身上。

那道视线变得更具穿透力,像要把她从皮肉到骨骼都看个通透。

孙妙青浑身的皮肤都绷紧了。

但她知道,自己的主场,来了。

她缓缓屈膝,俯身,行礼。

每一个动作都像是被最精准的尺规丈量过,流畅标准,多一分则显谄媚,少一分则显僵硬。

“臣女孙妙青,叩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她的声音清脆,不高不低,刚好能让殿上每一人清晰听闻。

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转向那只还在她脚边打转的白猫。

那猫通体雪白,尾巴高高翘着,正用脑袋亲昵地蹭着孙妙青的裙摆,喉咙里发出心满意足的“咕噜”声。

“这猫儿倒是奇了。”

皇帝的声音里透着玩味,“为何偏偏只绕着你?”

来了。

第一道考题。

开放性问题。

孙妙青垂着眼帘,心思电转。

说它有灵性,是暗示自己天赋异禀,容易招致猜忌。

说不知道,是蠢。

她心念一定,柔声回道:“回皇上,臣女家中亦养猫,故而懂一些猫的习性。”

“先父在世时常教导臣女,猫能守护粮仓,是为忠;能驱逐蛇鼠,是为义。要臣女学它的品性,为君分忧,为国尽忠。”

一番话,不疾不徐,既巧妙地解释了猫为什么亲近她,又把孙家的家教和忠心不着痕迹地摆了出来。

果然,上首的太后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神色微动,端起茶碗,轻轻撇了一下浮叶。

皇帝的兴致似乎更浓了。

他身子微微前倾,龙袍上华丽的盘金绣纹,在殿内幽微的光线下,折射出流动的光辉。

那只白猫似乎感受到了御座上的威压,却没跑,反而蹲坐在孙妙青的脚边,仰头用一双金色的眼睛专注地望着她。

“雪团平日里傲气得很,今天倒是稀奇……”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那白猫竟纵身一跃,轻巧地跳上了孙妙青行礼时弯曲的手臂,稳稳地趴了下来,温顺得不像话。

“嘶——”

殿内响起一片极轻但清晰的抽气声。

连太后都微微侧目,看向这人与猫和谐共处的一幕,眼神里是确确实实的意外。

孙妙青心头猛地一跳,但她跪拜的姿势,乃至承载着猫儿的手臂,都纹丝不动。

稳如磐石。

好家伙,你可真会给我上难度。她在心里叫苦。

御座上的皇帝,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低沉的笑。

“有意思。”

“连雪团都瞧上了你。苏州来的……你们孙家的锦缎,做得不错。”

这句夸赞,是赏,也是第二道考题。

是个机灵的,就该顺着这话,把自家织造的锦缎夸出花来,再引申到自己如何心灵手巧。

但孙妙青偏不。

“皇上谬赞。家兄能为宫中效力,是孙家天大的福分。”

她微微一顿,目光落在手臂上那团雪白,语气里染上几分真实的笑意。

“不过臣女以为,比起那些锦缎,还是雪团更识货些。”

话音刚落,那猫儿好似听懂了,抬起毛茸茸的头,对着孙妙青的脸“喵”了一声,声音软糯。

这一下,连角落里侍立的几个小太监都绷不住了,肩膀微微耸动,强忍着笑意。

皇帝彻底被逗乐了,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龙椅里,姿态舒展。

“哦?怎么个识货法?”

孙妙青抿了抿唇,抛出了准备好的第二层答案。

“臣女听闻,猫识人心。”

“它们从不看外表是否华美,只凭本心亲近良善之人。雪团肯亲近臣女,想来是觉得臣女心诚,并无半分歹念。”

这话滴水不漏,既夸了猫通灵性,又赞了自己品性纯良。

太后那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皇帝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人一猫,问出了第三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问题。

“那依你之见,它为何不选旁人?”

这个问题一出,空气瞬间

这个问题,太毒了。

孙妙青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扫过一旁的甄嬛。

这位姐姐方才遇惊猫而面不改色,定力非凡,怎么看都是个“良善之人”,雪团怎么就绕过她来了?

这个问题,是在逼她站队,逼她评价别人。

说别人不好,是捧高踩低。说别人也好,又解释不了猫的选择。

孙妙青脑中警铃大作,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福至心灵。

“回皇上。”

她抬起头,脸上竟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窘迫。

“许是……许是臣女身上,有鱼味儿。”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连太后都愣住了,显然没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如此质朴的答案。

孙妙青却不慌不忙,继续道:“臣女胆小,怕今日面圣时心中发慌,昨夜便在袖袋里揣了几块小鱼干。”

“想着若是实在紧张,便偷偷闻一闻家乡的味道定定神。不成想,竟被雪团给闻着了。”

说着,她竟真的从袖中摸出一小片烤得金黄酥脆的鱼干,递到手臂上的白猫嘴边。

雪团立刻兴奋地“喵呜”一声,伸出粉嫩的舌头,小口小口地舔舐起来。

“哈哈哈!”

皇帝终于再也忍不住,发出一阵畅快至极的大笑,胸膛起伏,震得龙袍上的金线都在闪光。

“有趣!你这丫头,倒是实诚得紧!”

孙妙青眨了眨眼,脸上的赧然更深了些。

“臣女不敢欺君。再者,与其让旁人胡乱猜忌,污了雪团的灵性,不如臣女自己坦白了干净。”

一句话,将自己的“小聪明”和对皇家的“大敬畏”,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台面上。

太后放下了茶碗,那细微的声响,在殿中格外清晰。

她开了金口,声音平淡,却带着最终的定论。

“是个通透的孩子。留牌子吧。”

皇帝的笑意未减,目光深深地看着她,又补了一句。

“赐个封号,就叫‘妙’吧。”

一语既出,孙妙青心头轰然巨震。

秀女入宫,初次面圣便得封号,乃是旷古烁今的恩宠!

这一个“妙”字,可比那句“嬛嬛一袅楚宫腰”的诗情画意,来得更惊世骇俗,更实在!

她强压下心中的狂喜,深深敛衽下拜。

“臣女,谢皇上隆恩,谢太后恩典。”

当她退回原位时,能清晰地感觉到,甄嬛的目光在她身上停顿了许久。

那眼神里,有惊、有疑、有审视,甚至还有一丝极淡的……忌惮。

孙妙青垂下眼睑,遮住眸中所有的精光。

妹妹。

这深宫内苑的生存法则,可从来不止一条赛道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