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117章 江南情报网主理人

第117章 江南情报网主理人(1/2)

目录

哥哥孙洙合大婚的赏赐旨意,是苏培盛亲自来传的。

那张老脸上的褶子笑得比御花园里的秋菊还要灿烂。

尖细的嗓子拖着长长的调子,将皇帝的恩赏一件件念出来,仿佛不是在宣旨,而是在唱一出富贵逼人的大戏。

“……赏孙氏一族,阖家加恩一等。”

“其兄孙洙合大婚,特赐东珠十颗,玉器十对,上用缎百匹……”

“另赐慧嫔之母孙张氏,福寿如意一柄,以彰其教女有功之德……”

赏赐的单子长得没有尽头,那一个个冰冷的词汇,都带着金银玉器的光泽与分量,几乎要将孙家从里到外重新糊上一层耀眼的墙皮。

孙妙青跪在地上,头颅低垂,姿态是教科书般的恭顺。

“臣妾,替臣妾的额娘与兄长,谢皇上天恩浩荡。”

她的声音很稳,稳到没有一丝起伏,字正腔圆,完美得像一尊玉像。

只有她自己知道,藏在宽大袖袍下的手,指甲已经深深陷进了掌心的软肉里,留下了一排月牙形的血痕。

等到苏培盛带着一众小太监,心满意足地捧着她赏的、鼓囊囊的荷包退下,天地一家春才终于恢复了它应有的宁静。

春喜的脸颊因为极度的兴奋而涨红,连走路的脚步都带着几分轻飘。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她的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颤抖与狂喜。

“皇上这般厚赏,大爷的婚事办得这般风光,咱们孙家的门楣,日后怕是真的要被踩破了!”

“您瞧瞧,连老夫人都得了赏!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啊!”

孙妙青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到窗边,看向外面那片被宫墙切割得四四方方的天。

秋日的天空,蓝得像一块上好的琉璃,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是啊,天大的体面。

泼天的富贵。

无上的荣光。

这一切,都是她用自己腹中这块尚未成形的血肉换来的。

是用“双生祥瑞”这四个字,为孙家在青云路上铺就的黄金台阶。

她那个资质平平的哥哥,如今娶的是吏部尚书张廷玉的嫡次女,一场婚事,办得比京中许多王孙贵胄还要风光无限。

而她呢?

孙妙青,孙家唯一的女儿,孙洙合唯一的妹妹。

她连出宫去亲眼看一看这场由她一手促成的盛大婚礼的资格都没有。

她只能被禁锢在这座流光溢彩的监牢里。

听着别人转述她娘家的盛况。

对着这一纸冰冷的赏赐礼单,去想象那里的喧嚣与热闹。

孙妙青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在冰凉的窗格上。

一笔交易。

她用自己的子宫,自己的自由,自己的后半生,为家族换来了一场豪赌的入场券。

从现代职场的KpI,到这深宫里的恩宠与子嗣。

原来,她始终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将自己,明码标价,打包出售。

只是这一次的代价,是她整个人生。

***

孙府的这场婚礼,声势之浩大,几乎要掀翻半个京城。

皇帝的赏赐队伍长得望不见头,从街口一直蜿蜒到巷尾,像一条流淌着金银的河。

明晃晃的御赐绸缎,光华流转的珍稀玉器,还有那十颗饱满得能晃花人眼的东珠,引得无数百姓伸长了脖子,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孙洙合一身大红喜袍,胸前那朵俗气的大红花,几乎遮住了他半张脸。

他本就生得有几分底子,今日更是从头到尾咧着嘴,笑得合不拢。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只觉得脚下踩的不是青石板,而是通往云端的黄金阶梯。

路边几个往日里总在背地里笑他家底薄的酒肉朋友,此刻正拼命踮着脚尖,满脸都是谄媚的笑,冲他点头哈腰。

孙洙合得意地挺直了腰杆,下巴抬得更高了。

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顺畅得惊人。

次日,新妇张氏换上一身石榴红的衫裙,端着茶,规规矩矩地跪在婆母面前。

孙母稳坐上首,看着眼前这个眉眼温顺、举止得体的儿媳,心里被熨烫得服服帖帖。

她想起女儿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又想起身边老嬷嬷的提点,那点初为婆母想拿捏一番的心思,早就被女儿的远见卓识给磨得一干二净。

孙母接过茶,象征性地沾了沾唇。

她随即挥手,让丫鬟捧上一个紫檀木托盘。

盘中放着的,是一串沉甸甸的、乌木为柄的库房钥匙。

她亲手将那串钥匙,放进了张氏的手里。

“好孩子,从今往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张氏端着茶碗的手指,几不可查地一紧。

她猛然抬头,脸上是全然的惊愕。

出嫁前,额娘还与她细细分析,说寻常人家的婆母,总要抓着管家权磋磨新妇几年,要她熬着、忍着,才能真正当家。

谁能想到,这进门的第二天,象征着主母权柄的钥匙,就这么直接交到了她的手上。

孙母看着她,眼神温和,话里的分量却不容置疑。

“你是张大人家教养出来的嫡女,见识比我这个老婆子广。”

“慧嫔娘娘身在宫中,咱们孙家就是她最要紧的根基,家里绝不能出半点乱子。”

“往后这迎来送往,人情世故,就要多靠你了。”

这不是试探。

这是直接将整个家族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张氏看着婆母那双坦然清明的眼睛,脑中轰然一声,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寻常人家的婆媳过招。

这是那位身在紫禁城深处的慧嫔娘娘,在用这种最直接、最信任的方式告诉她:孙家需要的,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主母,而不是一个委曲求全的儿媳。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冲上心头,张氏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郑重地接过那串冰凉而沉重的钥匙,紧紧攥在手心,然后俯下身,行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大礼。

“儿媳……谢额娘信重。”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无比清晰。

“儿媳定不负额娘与……慧嫔娘娘所托。”

她特意在最后,加上了那位从未谋面的小姑的名字。

孙母欣慰地点了点头,心里那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终于彻底落了地。

女儿这步棋,又走对了。

张氏站起身,目光掠过这满堂的富贵陈设,最终,定格在多宝阁上一尊来自宫中御赐的玉佛。

玉佛宝相庄严,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

她忽然懂了。

这个孙家真正当家做主的人,不是眼前慈和的婆母,也不是门外那个还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夫君。

而是那位她至今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住在九重宫阙之内的,皇帝的慧嫔。

这位慧嫔娘娘,才是孙家真正的擎天玉柱。

***

三日后,回门。

张府上下张灯结彩,那阵仗,比前几日嫁女儿时还要喧闹几分。

张夫人早早就在二门内等着,一见女儿的轿子落地,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拉着女儿的手就往内室里拽,连口喘息的功夫都不给。

屏退了所有下人,房门一关,张夫人脸上那副强撑的笑意瞬间垮了。

“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快跟娘说实话,那孙家……待你如何?”她一双眼紧紧盯着女儿,生怕瞧见一丝一毫的委屈。

“那个孙洙合,我瞧着就是个油头粉面的纨绔,仗着妹妹在宫里得宠你嫁过去,他没给你气受吧?”

张家是清流门第,张廷玉更是皇帝面前的清贵臣子,最是瞧不上孙家这种靠着后宫裙带骤然发迹的“暴发户”。

要不是圣上赐婚,这门亲事,张夫人能呕死。

张氏看着母亲焦灼的模样,非但没有委屈,反而低头笑出了声。她不急着辩解,先是亲自为母亲斟了杯茶,递到手里。

“娘,您先润润嗓子。”

张夫人哪里喝得下,将茶盏重重往桌上一搁,催促道:“你这孩子,都火烧眉毛了!”

张氏这才慢悠悠地从袖中取出一串钥匙,在自己母亲面前轻轻一晃。

“叮当”一声,清脆悦耳。

那串钥匙沉甸甸的,乌木为柄,黄铜打的钥匙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张夫人愣住了,一眼就认了出来:“这……这是掌家钥匙?怎么会在你这里?”

“婆母在我敬茶的第二天,就亲手交给我了。”张氏脸上是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安稳与满足,“她说,往后孙家的中馈,就全权交给我了。”

张夫人彻底傻了眼。

她准备了一肚子教女儿如何忍、如何熬、如何在婆婆手底下讨生活的话,全都堵在了嗓子眼。

一进门就交出掌家权?

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器重?

这孙家,压根不是她想的那种不开化的暴发户。那位宫里的慧嫔娘娘,当真是个玲珑剔透的明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