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以舞成名 > 第145章 拒绝与天台夜话

第145章 拒绝与天台夜话(2/2)

目录

老爷子的这句话听得导演刘伟心里闪过一丝笑意,但不多!

因为他知道如果事情真那么简单,也就不至于自己耗费了大半年时间,多次过来探访老爷子,却始终不得所愿了!

果不其然,齐老爷子话锋一转:“但是,我齐家祖上传下来的这点东西,讲究的是个‘传承有序’,是‘心法意会’,不是用来在电视上博人眼球的把式。这些年,打着各种旗号来找我‘合作’的人,不少。一开始,我也以为他们是真心为传统好,配合过几次。结果呢?”老爷子冷哼一声,“无一例外,最后都变成了圈钱割韭菜的噱头!把我齐家的名头,当成他们赚钱的招牌!”

他摆了摆手,语气斩钉截铁:“所以,你们还是请回吧。这事,没得谈。”

刘伟还想再争取,齐磊却悄悄拉住了他,对他摇了摇头。

他看得出,爷爷这次是铁了心,再说下去,恐怕真要惹老爷子动怒了。

于是,齐磊让满怀失望的刘伟带着节目组先回去,从长计议,而自己却继续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吃过一顿气氛略显沉默的家常饭后,齐磊拎起一套精致的功夫茶具,信步走上了顶楼天台。

南方的初冬夜晚,空气带着微微的凉意,但并不刺骨。

天台上视野开阔,能望见古街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模糊的城市光影。

老爷子果然在这里,他躺在一张老旧的藤椅里,身上盖着薄毯,仰头望着稀疏的星空。

而在老爷子藤椅旁边,果然如齐磊所料,放着一个烧得正旺的小炭炉。

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不仅驱散了周围的寒意,炉子上座着一把古朴的铜壶,壶嘴里正冒出丝丝缕缕的白气。

炭炉边上,还煨着几个红薯、橘子和花生,散发出诱人的焦香。

这是齐家老爷子冬天最喜欢的消遣——围炉煮茶,烤点零嘴。

齐磊没有说话,默默地搬来个小马扎,坐在炭炉旁。

他等铜壶里的水“咕嘟咕嘟”烧开后,熟练地烫壶、温杯、置茶、高冲、低泡、分茶……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韵律感。

一番功夫之后,最终他才将一盏橙黄透亮、热气腾腾的功夫茶,恭敬地双手奉到老爷子面前。

“爷爷,喝茶。”

老爷子接过茶杯,凑到鼻尖闻了闻茶香,又瞥了齐磊一眼,眼神深邃,似乎看穿了他有话要说。

齐磊自己也斟了一杯,陪着老爷子慢慢啜饮着。

茶香氤氲,炭火噼啪,夜色宁静。

过了好一会儿,齐磊才望着跳动的火苗,缓缓开口,语气平和,不带任何质问或劝说的意味

“爷爷,晚上刘导他们的事……您别往心里去。我就是有点好奇,为什么您对上电视这事,这么……抵触?按理说,能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传统武术,不也是好事一桩吗?”

老爷子沉默了片刻,将杯中茶一饮而尽,长叹了一声。这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和过往。

“磊仔啊,不是爷爷顽固,也不是不想让好东西传出去。”老爷子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有些苍凉:“一来,祖上有训,核心的东西,非嫡传弟子,不得轻示于人。这是规矩,是老祖宗定下的,怕所传非人,惹出祸端。”

他顿了顿,指了指脚下的天台,语气带着些许自嘲和疲惫:“二来……就像我白天说的,爷爷我啊,是真心寒了。前几年,什么‘文化协会’、‘非遗保护中心’、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制作公司,来找我的人踏破了门槛。个个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弘扬国粹、什么记录经典……我信了,也配合了。又是表演,又是讲解,累得够呛。”

“可结果呢?”老爷子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压抑的怒气,“节目播出来,剪得七零八落,只留下些花哨的打斗场面,核心的道理一点没说!更有甚者,直接拿着我齐家的名头出去招摇撞骗,开班收费,卖假药!把我齐云山当成他们敛财的工具!”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藤椅的扶手,“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这些人,没几个是真心为传统着想的!他们看中的,不过是我这点虚名,和所谓‘神秘’的古武绝技能带来的流量和钞票!”

听到这里,齐磊彻底明白了爷爷心中的芥蒂所在。

那不是简单的守旧,而是被一次次利用和欺骗后,筑起的一道自我保护的高墙。

他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想起了自己在娱乐圈遇到的那些是是非非。

“爷爷,我懂了。”齐磊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拿起火钳,轻轻拨弄了一下炭火,又给爷爷续上一杯热茶,“不说这个了。您尝尝这烤红薯,应该差不多了。”他夹起一个烤得焦香流蜜的红薯,小心地剥开皮,递给爷爷。

然后,他开始轻声讲起自己回国后在东海市艺术学院当老师的趣事,讲那些充满活力的学生,讲他编排的舞蹈,讲他如何机缘巧合接触音乐,甚至略带羞涩地提到了和苏觅音的合作……

老爷子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线条渐渐柔和下来,偶尔还会问上一两句。初冬的夜色下,一老一少,围坐在温暖的炭火旁,就着茶香和烤红薯的甜香,聊着家常,分享着彼此的生活。那扇因外界纷扰而紧闭的心门,似乎在这温馨的祖孙夜话中,悄然打开了一丝缝隙。

至于节目拍摄的事情,此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有些心结,需要的是理解和时间,而非急功近利的劝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