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4章 权倾朝野

第4章 权倾朝野(1/2)

目录

武则天身着绣着金凤朝阳纹样的皇后朝服,端坐在紫宸殿的珠帘之后。身前的案几上,堆叠着厚厚的奏折,朱笔在她手中挥洒自如,批阅的字迹遒劲有力,丝毫不输前朝大臣。

珠帘之外,高宗李治斜倚在龙椅上,脸色带着久病后的苍白。他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越过珠帘,落在武则天专注的侧脸上,眼中满是依赖与信任。自从几年前风疾复发,他便常常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别说长时间批阅奏折,就连站久了都会浑身乏力。朝堂大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这位精明强干的皇后手中。

“媚娘,兵部那份关于西域屯田的奏折,你看该如何批复?”李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对武则天的信赖。

珠帘后,武则天放下朱笔,声音清冷而沉稳:“陛下,西域屯田事关边防稳固,臣以为可准。但需派心腹大臣前往督办,既要保证军粮充足,又要安抚当地百姓,避免激化矛盾。兵部举荐的张虔勖为人干练,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可担此重任。”

李治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便依你的意思办。传旨下去,命张虔勖即刻前往西域,督办屯田事宜。”

一旁的内侍省太监连忙躬身应下,心中早已波澜不惊。如今的朝堂,谁都清楚,皇后的话,与圣旨无异。自从显庆五年李治下旨,允许武则天在朝堂之上垂帘听政,“二圣临朝”的格局便正式形成。起初还有大臣私下非议,可随着武则天一次次拿出精准独到的政见,解决了诸多前朝遗留的难题,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无踪。

但并非所有人都甘心接受一个女子掌控朝政。长孙无忌虽已被削去官职,流放黔州,可他的残余势力仍在,加上一些固守“女子不得干政”古训的大臣,依旧在暗中伺机而动。

这日朝会,御史大夫裴炎出列上奏,语气中带着几分谏言的恳切:“陛下,皇后娘娘辅佐陛下处理朝政,劳苦功高。但后宫干政,终究于礼不合。如今陛下龙体渐愈,还请陛下收回垂帘听政之权,让皇后娘娘专心打理后宫,以正纲纪。”

裴炎的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不少大臣纷纷附和,尤以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员为甚。他们早已不满武则天的强势,更忌惮她提拔寒门官员、打压世家势力的举措,此刻终于找到了发难的机会。

李治面露难色,看向珠帘后的武则天。他知道裴炎所言,正是许多大臣心中所想,可他早已习惯了武则天的辅佐,更何况,他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他独掌朝政。

珠帘后,武则天的声音缓缓传来,没有丝毫怒意,却带着一股威严:“裴大人此言差矣。本宫辅佐陛下,并非贪图权力,而是陛下龙体欠安,本宫不得不替陛下分忧。自本宫参与朝政以来,劝农桑、薄赋徭,广开言路、选拔贤才,哪一件不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哪一件不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凌厉:“当年太宗皇帝在位时,徐惠妃也曾为陛下出谋划策,深受太宗信任。为何到了本宫这里,便成了‘于礼不合’?难道只因为本宫是女子,便不能为国家出力吗?裴大人口中的‘纲纪’,难道就是眼睁睁看着陛下劳心劳力,看着国家难题堆积如山,而坐视不理吗?”

武则天的话掷地有声,句句直指要害。裴炎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其他附和的大臣,也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李治连忙打圆场:“皇后所言甚是。皇后辅佐朕,皆是为了大唐江山,并无不妥。裴爱卿,此事不必再提了。”

裴炎心中不甘,却也不敢再强行进谏,只能愤愤退下。朝会结束后,武则天回到中宫,脸上的平静瞬间褪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知道,这些大臣的不满,如同潜藏的毒蛇,若不彻底铲除,迟早会成为她掌权路上的绊脚石。

“来人。”武则天沉声唤道。

很快,心腹太监李义府躬身而入:“娘娘有何吩咐?”

“裴炎近日动作频频,暗中联络了不少世家官员,你去查查,他背后还有哪些人,都在密谋些什么。”武则天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记住,此事要隐秘,切勿打草惊蛇。”

“奴才遵旨。”李义府连忙应下,转身退了出去。

李义府办事利落,不出三日,便将裴炎的密谋查得一清二楚。原来,裴炎暗中联络了长孙无忌的旧部,以及几位对武则天不满的宗室亲王,想要趁李治病重之际,发动宫变,逼迫武则天交出政权,拥立太子李弘登基。

武则天看着李义府呈上来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她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在她的眼皮底下密谋宫变。既然他们找死,那就休怪她心狠手辣。

当晚,武则天便来到李治的寝宫。此时李治正在榻上休息,见武则天进来,连忙让她坐下:“媚娘,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武则天坐在榻边,握住李治的手,眼中满是忧虑:“陛下,臣妾今日得到密报,裴炎与几位宗室亲王暗中勾结,想要发动宫变,逼迫臣妾交出政权,拥立太子登基。”

李治闻言,脸色骤变,猛地坐起身:“什么?竟有此事?”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武则天连忙安抚道:“臣妾也是刚刚得知此事,心中惶恐不安,便连忙来告知陛下。裴炎等人狼子野心,若不及时处置,恐怕会危及大唐江山,危及陛下的安危。”

李治心中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裴炎,竟然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看向武则天,眼中满是依赖:“媚娘,此事该如何处置?你向来有主见,就听你的。”

武则天等的就是这句话。她沉声道:“陛下,此事刻不容缓。裴炎等人手握部分兵权,若拖延下去,恐生变故。臣妾以为,应即刻下令,将裴炎及其同党全部抓捕归案,严刑审讯,一网打尽。”

李治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好,便依你所言。传旨下去,命李义府带人即刻抓捕裴炎等人,交由大理寺审讯,务必查清所有同党,一个都不能放过。”

“陛下英明。”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当晚,禁军连夜出动,将裴炎府、几位宗室亲王府团团围住。裴炎等人猝不及防,被当场抓获。审讯之下,他们很快便招供了所有密谋。李治大怒,下旨将裴炎斩首示众,其同党或被流放,或被赐死,朝堂之上的反对势力,被彻底肃清。

经此一事,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威望愈发高涨。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她,大臣们对她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而李治,对她的信任也达到了顶峰,几乎将所有朝政都交给了她处理,自己则安心在后宫养病。

掌控朝政的同时,武则天也没有忘记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王皇后和萧淑妃虽已被打入冷宫,可武则天心中清楚,只要她们还活着,就始终是个隐患。尤其是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背后仍有不少世家势力支持,若有机会,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这一日,武则天带着一众宫女太监,来到了关押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冷宫。冷宫阴暗潮湿,破败不堪,与昔日的荣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皇后和萧淑妃穿着粗布囚服,头发散乱,面容憔悴,早已没了往日的风采。

看到武则天进来,萧淑妃眼中瞬间燃起仇恨的火焰,嘶吼道:“武媚娘!你这个毒妇!是你害了我们!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王皇后则相对平静,只是冷冷地看着武则天:“武昭仪,如今你权倾朝野,满意了?”

武则天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满意?皇后娘娘说笑了。臣妾能有今日,全靠陛下的宠爱和自身的努力。倒是你们,若不是当初苦苦相逼,也不会落得今日的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