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180章 士俗不可医

第180章 士俗不可医(2/2)

目录

香已燃过半。

陈逸风似乎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他想到岭南竹海中竹笋破土而出的生命力,以及竹节中空却能凌云的特点,提笔写下《咏新竹》。

其中“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一联,既扣竹之形,又寓人之品,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写成后他仔细端详,自觉比前两轮进步良多,脸上终于恢复了几分神采。

周文渊老先生也缓缓动笔,他的诗题为《墨竹吟》,以竹喻人,强调“外直中通堪作范,心虚节劲可为师”。

将竹的物理特性与儒家提倡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诗风沉稳厚重,道理分明,几位老派文人看了纷纷点头称善。

苏芷柔也完成了她的《庭竹》,以女性细腻笔触描绘竹之风姿,“风来清影自生韵,月过虚怀不染尘”。

意境空灵淡雅,将竹的清高与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她本人的气质相得益彰。

赵擎岳苦思良久,最终放弃了对柔韧的纠结,回归本心,写出了《劲竹赞》。

“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虽化用之意明显,但气势雄浑,倒也写出了竹的另一面刚强,他自己颇为满意。

李慕白则另辟蹊径,他的《问竹》带着酒后的狂放与天真,“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虽未直接描写竹之外形,却借竹表达了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志趣,也算切题,且个性鲜明。

香即将燃尽。

又到了斯语压轴的时刻。

这一次,没有人再怀疑他会才思枯竭,只有满满的、几乎要溢出胸膛的期待。

他会写出怎样的咏竹诗?能否再次超越众人的想象?

斯语在众人的注视下,再次从容走到书案前。

他提笔,蘸墨,落笔。

依旧没有吟诵,只有沉稳的书写。

宣纸上,新的诗篇诞生:

《咏竹示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诗成,众人凝神看去。

初看前两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不少人微微一怔,这开头……未免太直白了些吧?

如同口语,毫无辞藻修饰。

甚至有人心中暗哂:“这斯语,莫非江郎才尽,开始打油了?”

但紧接着看下去——“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这一联,如同平地惊雷!

将“无竹”与“令人俗”直接挂钩,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斩钉截铁的态度,点出了竹对于文人精神世界的极端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维持肉体生存的“肉”!

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洁癖与价值宣言!

然而,真正的点睛之笔,在最后一句——“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如同醍醐灌顶,又似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识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