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盗墓笔记(2/2)
他们注册了盗墓笔记相关商标,与考古研究所合作筹备战国文物数字展,甚至开始物色适合改编影视剧的取景地。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仿佛在积蓄力量的暗流。
当《盗墓笔记》的第一批稿件送到编辑案头时,阅稿无数的资深编辑也不禁拍案叫绝。
这种将悬疑、探险、历史、民俗熔于一炉的创作方式,再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类型。
我们可能要见证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编辑在内部会议上激动地说,这不仅仅是又一部畅销书,这是在开辟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斯语站在云顶苑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峦。
在他的构想中,《盗墓笔记》将不止是一个冒险故事,它要探讨的是关于记忆与遗忘、宿命与反抗、终极与永恒的深刻命题。
张起灵追寻的不仅是身世,更是存在的意义;吴邪经历的不仅是冒险,更是成长的蜕变。
夜色渐深,他回到书桌前,继续书写那个充满奇诡想象的世界。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尸蟞王即将现世,青眼狐尸即将苏醒,张起灵的秘密即将初现端倪...
而此时的外界,还沉浸在福尔摩斯的热潮中,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文学地震毫无察觉。
就在斯语于云顶苑潜心构筑他的地下世界,将战国帛书、七星疑阵、老九门传奇一一付诸笔端之时。
外界的舆论场却因为他这突如其来的“转向”,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一次,不再是众口一词的赞美,而是夹杂了更多复杂、甚至是不满的声音。
最直接、最响亮的抱怨,自然来自于数量庞大、且刚刚被《福尔摩斯探案集》上册彻底征服的全球推理迷。
“不是吧阿sir!《福尔摩斯》下册呢?!我等得花儿都谢了,言吾老贼居然跑去开新坑了?!”
“上册结尾明明留了那么多悬念,莫里亚蒂教授的阴影才刚刚浮现,我每天都在刷更新,结果等来了个这?《盗墓笔记》?这听起来跟推理完全不搭边啊!”
“求求了,先把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故事讲完好不好?没有演绎法的日子我快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新书能不能先放一放?”
“我承认言吾是天才,但这样跨领域是不是太频繁了?刚在推理界封神,凳子还没坐热呢,就跑去挖墓了?这也太‘不务正业’了!”
各大读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类似的呼声此起彼伏。
福尔摩斯的热度实在太高,粉丝的期待值已经被拉满,这种“断更”式的操作,无疑让无数翘首以盼的读者感到失落和焦急。
他们渴望看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的恐怖传说,渴望见证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在莱辛巴赫瀑布的巅峰对决,而不是一个听起来充满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盗墓”故事。
然而,与普通读者的急切不同,在文学圈、出版界,以及斯语的那些“同行”作者们中间,引发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