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元代码的诱惑与深潜的代价(1/2)
那次剧烈的织网脉动,如同一次宇宙尺度的“地质勘探”,将深埋于规则基底之下的“异常颤音”更清晰地暴露出来。洛璃捕获的那段信号碎片,经过“原初蓝图”的反复解析与推演,逐渐剥离了背景噪音,显露出其核心结构——一套极其精简,却蕴含着惊人复杂性的“元代码”。
这套代码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规则体系。它不描述能量,不定义物质,甚至不直接构建时空。它更像是一种“关于规则的规则”,一种描述可能性如何从纯粹抽象转化为具体存在的底层逻辑。艾莉发现,当前织网中许多看似基础的、被视为公理的平滑连续规则,在这套“元代码”的视角下,竟呈现出某种“近似解”的特性,仿佛是为了某种更宏大或更古老的蓝图而做出的适应性简化。
“这可能是……‘最初织网’之前,宇宙规则更原始的‘语法’。”林晓试图用他歌者的直觉去理解,“就像生命从RNA世界进化到DNA世界,底层编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熟悉的织网是DNA,而这‘元代码’……可能是残存的RNA片段。”
这个发现令人震撼,也充满了诱惑。理解它,或许就能理解当前宇宙规则的“为何如此”,甚至可能窥见规则本身是如何“诞生”的奥秘。这超越了维护者的职责,触及了“创世者”的领域。
然而,“元代码”的解析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自指逻辑和非连续性时空观,对基于当前规则构建的联邦科技树,尤其是艾莉的逻辑核心,造成了严重的“认知过载”。尝试模拟其运行模式时,多次导致分析模块陷入逻辑死循环,甚至险些引发小范围的规则崩溃。这“元代码”本身,似乎就带有一种对现有秩序的不兼容性,或者说……排异性。
“直接研究风险过高。”艾莉得出了谨慎的结论,“其基础公设与当前织网存在根本性冲突。强行解析,可能不仅无法理解它,反而会污染我们自身的规则认知体系。”
但洛璃无法放下。那“元代码”如同一个来自时间尽头的谜题,对她体内融合的变量种子发出无声的召唤。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理解这“元代码”,不仅是满足求知欲,更可能与“寂静之核”的长期稳定,甚至与“逻辑之癌”的真正起源有关。
“我们不能在安全的表层研究它,”洛璃做出了决定,目光坚定地望向“原初蓝图”,“我们需要‘深潜’。”
“深潜”,是她基于对蓝图权限的新理解,提出的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潜入,而是将意识通过蓝图,直接接入织网的规则基底,在极其靠近“元代码”可能存在的深层结构附近,进行近距离的、实时的感知与交互。这相当于将自身的意识,暂时性地“同化”为织网底层规则的一部分,去亲身感受那古老编码的脉动。
“这太危险了!”林晓首先反对,“蓝图虽然稳定,但织网基底是规则流动最剧烈、最原始的区域!你的意识一旦融入过深,可能无法剥离,甚至被那些古老的规则逻辑覆盖、同化,失去自我!”
“而且,‘元代码’的排异性未知,”艾莉补充道,“深潜过程中若引发其反噬,后果不堪设想。可能波及局部织网结构,甚至……惊醒‘寂静之核’。”
风险巨大,堪比再次面对“抹除意志”。
但洛璃的决心已定。“正因为危险,才必须去做。我们不能对埋藏在家园地基下的未知隐患视而不见。‘初诞之光’将蓝图交给我们,或许正是预见到了这一天。”她看向两位最重要的伙伴,“我不会贸然深入。我们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建立多重保险。林晓,你的歌谣是稳定意识的锚点;艾莉,你的逻辑是确保回归的航标。这一次,我们三人必须如同一个整体。”
面对洛璃的坚持,林晓和艾莉最终选择了支持。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深潜计划”。联邦最顶尖的资源被调动起来,围绕“原初蓝图”构建了一个多重缓冲与紧急脱离系统。林晓开始编制一套专门用于在规则乱流中稳定心神的“守护旋律”,而艾莉则设计了数套应对不同规则冲突的紧急预案。
与此同时,洛璃开始了艰苦的“深潜”训练。她需要学习如何在保持自我意识核心的前提下,让自身的变量感知与织网底层规则进行有限度的同步。这个过程如同在惊涛骇浪中学习冲浪,无数次她的意识被规则的洪流冲得摇摆欲散,又凭借变量种子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重新凝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