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扮演【国际化的城市CEO】,用英语向外国专家路演!(1/2)
下午的实地考察,地点选在了临港经济区一片广袤的盐碱地上。
海风吹过,卷起一阵尘土和淡淡的咸腥味。这里是星海市规划的“蓝色海洋经济新区”的核心起步区。放眼望去,除了几排孤零零的防风林,便是一片苍茫。
专家组的成员们走下考斯特,脚踩在松软的沙土地上,脸上的表情各异。
对于习惯了在图纸和数据模型上指点江山的他们来说,眼前这片荒芜的景象,与昨天报告里那个充满未来感的科幻世界,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反差。
上午汇报会带来的震撼,正在被眼前的现实迅速冷却。
郭怀章双手背在身后,默不作声地走在最前面。他没有看身边滔滔不绝介绍着规划的星海市干部,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审视着这片土地,审视着远方的海平线。
他的秘书小李上午已经悄悄把打探来的消息告诉了他:科林研发与上海的谈判已进入收官阶段,签约仪式可能就在下下周。星海市的方案,再惊艳,也只是一份方案。上海拿出的,是真金白银的配套和已经运行多年的成熟产业环境。
这让郭怀章心中刚刚燃起的一丝火苗,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队伍中,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是来自德国的城市规划顾问,汉斯·施密特博士,以严谨和挑剔着称;另一位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室的教授,大卫·陈,一位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华裔。他们是国家发改委特邀的第三方评估专家,意见分量不轻。
施密特博士抓起一把沙土,看着它从指缝间流走,眉头紧锁。他显然对眼前的景象不太满意。
“陆市长,”他转过身,通过翻译,毫不客气地向陆远发问,“恕我直言,昨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未来之城,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沙漠。我很想知道,从沙漠到未来,中间的桥梁在哪里?是资金,技术,还是……美好的愿望?”
这个问题尖锐而直接,让陪同的星海市干部们脸上有些挂不住。翻译把话润色了一下,但那股子质疑的味道,谁都听得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陆远身上。
陆远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微笑,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示意翻译稍等。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思考如何措辞时,他往前走了一步,直接面向两位外国专家,开口了。
他说的是英语,字正腔圆,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和磁性。
“dr.Schidt,thatisanexcellentandpreciselytheostcriticalquestion.thankyou.Allowtoaddressitdirectly.”
(施密特博士,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也恰恰是所有问题中最关键的一个。谢谢您。请允许我来直接回答。)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市府办的翻译愣在原地,嘴巴半张,忘了自己的工作。张卫东等几位局长,则像是第一次见到陆远一样,眼睛瞪得溜圆。他们知道陆远年轻有为,却从不知道,他的英语竟然流利到这种程度。
郭怀章的眼神猛地一凝,原本有些涣散的焦点,瞬间锐利如鹰,牢牢锁在了陆远身上。
“Youareright.whatyouseenowisdesotion.”陆远摊开手,坦然地指了指周围的盐碱地,“butwhatIsee,istheostvaableasset21st-turya:abnkvas.Avasrgeenoughtopatthefuturewithoutthestratsofthepast.”
(您说的没错,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但我看到的,是21世纪中国最宝贵的资产:一张白纸。一张足以让我们在描绘未来时,不必受到任何历史束缚的白纸。)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呼啸的海风中,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他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平实、也最自信的语言,阐述着自己的逻辑。
这一刻,陆远的气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是一个谦恭的市长,而更像一个站在硅谷发布会舞台上,向全世界路演自己伟大构想的城市cEo。
【叮!】
【角色卡【国际化的城市cEo】已激活。】
【被动技能【语言大师】已加载。】
大卫·陈教授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他饶有兴致地抱起了双臂。
施密特博士依旧面无表情,但也没有打断。
“Youaskedaboutthebridgebeeeandfuture.”陆远转过身,面向一望无际的大海,“thebridgeisnotjtoneyorteology.thebridgeisanewodelofpartnership.”
(您问起连接沙漠与未来的桥梁。这座桥梁,不仅仅是资金或技术。它是一种全新的伙伴关系模式。)
他看着两位专家,眼神真诚而锐利。
“InShanghaiorShenzhen,afnpanyisanior.theybrgcapital,andthecityprovidesservices.It’satransa.buthere,xghai,wearenotlookgforiors.wearelookgfor-founder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