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规则道书 > 第213章 治河法规

第213章 治河法规(1/2)

目录

子时?巴西谋防,农兵合一

巴西亚马逊雨林边缘的夜,潮湿的风裹着草木气息掠过林间空地。六巷技术员小王正通过卫星遥感图,与当地传承人卡洛斯规划竹编防火带布局——屏幕上,红色区域标注着“旱季高火险区”,卡洛斯指着雨林与农田的交界线:“每年6-10月旱季,农民烧荒容易引发山火,去年一把火烧了200亩雨林,连楠竹苗都没保住。”

小王翻出《泛胜之书》(农家经典):“‘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咱们的防火带要按农家‘顺时’理念,在旱季前(5月)建好;再按兵家‘防患未然’,分‘主带’和‘副带’——主带宽10米,用1.5藤丝编密网(防明火),副带宽5米,编疏网(阻火星),像兵家‘设险以守’,”他还补充,“防火带里种‘耐火楠竹’(六巷培育),根系能固土,叶片含防火成分,按墨家‘节用’,不用额外买防火材料,”

林羽在六巷远程协调物资:“碳汇众筹的60万美元,买了1200张竹编防火网、5万株耐火楠竹苗、‘火测草’(六巷培育,遇高温泛赤红),”他特意强调,“按法家‘明法审令’,要给当地农民培训‘防火带维护标准’,每月检查一次网体,火测草泛赤红就要加固,”

子时末,首批300张防火网运抵雨林边缘,卡洛斯带着村民在交界线插标记桩:“以前烧荒靠运气,现在有了防火带,既护雨林又保农田,这是‘顺天利地’啊,”他望着月光下的网体,突然懂得:农家的“顺时”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顺应规律;兵家的“设防”也不是固守,而是用最环保的方式守护,二者合一,才能守住雨林。

丑时?印度测污,法墨共治

印度河旁的贫民窟外,子夜的河水泛着浑浊的灰色,塑料垃圾在水面漂浮。当地传承人拉吉正通过视频,向赵阿公展示水质检测结果——他手持“塑测草”,插入河水后叶片泛深橙:“水里微塑料含量达500μg\/L,还有重金属,村民们用河水浇菜,吃了都拉肚子。”

赵阿公念着《商君书》(法家经典):“‘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咱们先按法家‘明法’,定‘印度河塑料回收标准’:每户每天交10个塑料瓶,可换1包竹草汁肥料(儒家‘惠民’);再按墨家‘节用’,用0.8藤丝编回收网,网眼4,既能捞塑料,又能让小鱼通过,”他还指着设计方案,“回收的塑料按墨家‘变废为宝’,粉碎后混合竹纤维,做竹编工艺品的底座,”

李大叔补充技术细节:“按兵家‘分兵把守’,在印度河设5个回收点,每个点配‘水质监测仪’(法家‘执法’工具),每天测塑测草颜色,深橙就加投20张网,浅橙就减投,”他还画了“塑料回收流程图”,“村民交塑料→换肥料→网捞塑料→做工艺品,形成‘治污-惠民-生产’的闭环,”

丑时末,拉吉带着村民在河边搭起回收棚,棚上挂着“法家回收标准”牌:“以前没人管塑料,现在有了规矩,还能换肥料,大家都愿意交,”赵阿公望着视频里的贫民窟,突然觉得:法家的“法”是规矩,墨家的“用”是方法,儒家的“惠”是动力,三者结合,才能让治污落地生根。

寅时?研学深化,百家践学

六巷小学的非遗工坊里,小雨团队正与全球35国的少年传承人线上筹备“诸子思想深度研学营”。屏幕上,巴西少年卢卡斯举着《孙子兵法》:“我们去雨林要学‘防患未然’,帮卡洛斯检查防火带,用火烧草测温度,”印度少年米娅则翻《墨子》:“我们去印度河要学‘节用’,编回收网时省藤丝,还要教村民变废为宝,”

小雨指着研学任务表:“巴西组:用农家‘顺时’记录雨林旱季湿度,用兵家‘设防’检查防火带网体;印度组:用法家‘明法’统计塑料回收量,用墨家‘节用’改良回收网;中国组:用道家‘自然’观察楠竹与雨林共生,”小明还补充,“要做‘思想实践日记’,比如在雨林看到防火带护着楠竹,就写‘农兵合一,守土有方’,”

寅时半,筹备完毕,少年们约定带对应的诸子经典——卢卡斯带《泛胜之书》,米娅带《商君书》,中国少年带《庄子》(道家)。小雨摸着桌上的研学手册,突然懂得:农家的“农”、兵家的“兵”、法家的“法”,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实践里相互支撑,就像雨林需要防火带,印度河需要回收网,都离不开多思想的合力。

辰时?手册增篇,农家传世

六巷的全球非遗碳汇培训中心里,《碳汇手册?农家篇》全球首发,来自60国的90名传承人围坐在一起。手册新增“顺时耕作”“因地种植”“农林共生”三节,每节附案例:“顺时耕作”讲巴西雨林旱季前建防火带;“因地种植”讲印度河旁种耐盐楠竹;“农林共生”讲雨林下套种药用植物(墨家“强本”,增加农民收入)。

赵阿公手持手册,教巴西的卡洛斯读“顺时耕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雨林的‘时’是旱季防火,雨季补种,不能反着来,”卡洛斯点头:“以前我们在雨季建防火带,网体被雨水泡烂,现在按‘顺时’,旱季前建,能用3年,”他还现场演示防火带与雨林的距离(15米,按“因地”,既防烧到雨林,又不占太多农田),“这就是‘量地利’,不多占农民的地,他们才愿意配合,”

印度的拉吉则学“农林共生”:“印度河旁种楠竹,竹下种耐盐蔬菜,按墨家‘强本’,农民既能卖碳汇,又能收蔬菜,月收入能多180美元,”他还补充,“按法家‘信赏必罚’,种楠竹的农民,政府给补贴,不配合回收塑料的,取消补贴,这叫‘赏善罚恶’,”林羽望着认真学习的传承人,突然觉得:农家思想不是“只懂种地”,而是“懂土地、懂时节、懂民生”,是生态治理最接地气的智慧。

巳时?国际合契,和而不同

六巷的全球非遗碳汇联盟会议室里,林羽正与淡水河谷(Vale)巴西区代表签署合作协议。代表指着协议里的“农兵合契”条款:“你们用农家‘顺时’和兵家‘设防’护雨林,我们用卫星监测技术提供火险预警,这是‘各展所长,和而不同’,符合儒家理念,”

“按法家‘审分定名’,淡水河谷采购巴西雨林碳汇2.2万吨、印度河治污碳汇1.8万吨,每吨110欧元,”林羽补充,“资金分‘农本款’(50%买楠竹苗和防火网)、‘民生款’(30%建农民合作社)、‘执法款’(20%买监测仪),每笔支出都要附‘顺时记录’(防火带建设时间)和‘执法数据’(塑料回收量),确保‘款不虚用’,”

代表还参观了六巷的竹编防火网实验室,看着1.5藤丝的耐火测试(能承受300c高温),感慨道:“你们用农家‘顺天’+兵家‘设防’+墨家‘节用’,把竹编网做得比防火隔离带还好用,成本却低60%,”他当场决定:“在巴西其他雨林区推广这种模式,还要帮印度河建塑料回收工厂,”林羽望着协议上的“农兵合契”,突然懂得:儒家的“和”,是让不同领域的力量,在“守护生态”的共同目标下,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合作,最终实现共赢。

午时?巴西建带,顺时设防

巴西亚马逊雨林边缘,卡洛斯带着村民和小王,在旱季来临前建好首批500米竹编防火带。主带用1.5藤丝编密网,埋入地下30(防火从地下蔓延);副带用1.0藤丝编疏网,网间种耐火楠竹,按农家“顺时”,楠竹苗选雨季刚过的壮苗,成活率达9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