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你是我生命里最大的惊喜 > 第184章 驾驭

第184章 驾驭(1/1)

目录

“星涡”的引力依旧强大,但“星尘”星舰在经过初期的震荡后,舵轮被稳稳把住,开始尝试着不是被漩涡吞噬,而是驾驭这股狂暴的能量。

顾钦主导的技术团队,行动迅捷而精准。他们没有去重复制造“基础燃料”(通用大模型),而是将精力聚焦于打造独一无二的“星尘引擎适配层”。这个适配层的核心任务,是将外部的AIGc能力(无论是图像、文本还是3d生成),与“星尘”世界的内在规则——物理特性、构件库系统、事件逻辑、玩家数据——进行深度、无缝的耦合。

第一个成果很快显现。实验室推出了升级版的“灵感催化剂”。现在,玩家不仅可以用草图生成建筑轮廓,还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如“一个被藤蔓缠绕的、有精灵雕刻的橡木门”),直接生成符合“星尘”构件规范和物理属性的、可立即使用的3d模型物件。更重要的是,生成的门自带重量和质量参数,可以被事件触发器控制开关,其上的“精灵雕刻”甚至能成为其他玩家触发隐藏事件的线索。

这不再是简单的模型生成,而是赋予了AI造物以“星尘世界观”内的生命。

与此同时,主游戏团队基于适配层,开发了“智能建造伙伴”系统。这个AI伙伴能理解玩家高层次的建造意图(如“我想在湖边建一个钓鱼小屋,要温馨一点”),并自动完成地基铺设、墙体搭建等重复性劳动,同时提供多种风格化的屋顶、窗户等细节选项供玩家选择。它将玩家从繁琐的重复操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空间规划、氛围营造和交互设计等更具创造性的部分。

社区的反应是爆炸性的。玩家们惊叹于工具的智能化,但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这些AI生成的“零件”能够完美地融入他们已有的创作体系,与物理引擎互动,被赋予逻辑,成为他们宏大叙事中的一环。社区里迅速涌现出大量探讨“如何与AI协作实现更复杂创意”的帖子,一种新型的“人机共创”模式正在形成。

叶羽琋密切关注着社区的反馈和数据。她发现,虽然基础建造的效率大幅提升,但那些最受欢迎、最引发讨论的作品,其核心价值依然来自于玩家独特的构思、精巧的交互设计和深厚的情感注入。AI成了强大的助力,但创造的核心,依然是人。

她在一次产品复盘会上说:“我们不是在用AI取代玩家,而是在为玩家配备一个全知全能、却绝对服从的学徒。它负责处理材料和基础结构,而大师(玩家)负责赋予灵魂和故事。”

驾驭AIGc这股星涡的关键,逐渐清晰:不是对抗,而是融合;不是替代,而是赋能。将AI技术深度融入自身独有的生态和规则体系,强化而非削弱“人”作为创造主体的核心地位。

星舰的引擎因为注入了新的能量而轰鸣得更加有力。他们成功地,将一股足以掀翻许多船只的浪潮,化为了推动自己驶向“人机协同创造新纪元”的强劲东风。前路依旧未知,但此刻,他们正自信地握着舵轮,航行在时代的最前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