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远山荷香 > 第156章 京华来信 波澜隐现

第156章 京华来信 波澜隐现(2/2)

目录

“弟子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定当勤勉不辍,不负师傅师娘期望。然夜深人静之时,亦不免自问,弟子所求,究竟是这太医署的锦绣前程,还是当初立下的‘帮像俺娘那样的人’的志愿?心中彷徨,唯能向师傅师娘一诉……”

信读完了,医馆内一片沉寂。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映出空气中浮动的微尘,却驱不散那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迷茫与压抑。

栓柱和柳根不知何时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紧张地看着师傅师娘凝重的脸色。安生似乎也感受到气氛不对,安静地靠在林小荷腿边,不再玩闹。

良久,林小荷才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心疼和愤懑:“这孩子……在那边怕是受了不少委屈。那个什么王副院判,也太欺负人了!”

沈远山将信纸缓缓折好,放入信封,他的表情恢复了平日的沉静,但眼神却比往常更加深邃。

“他所遇之事,并不意外。”沈远山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太医院汇聚天下医道精英,却也汇聚了天下最多的规矩、门槛和……势利眼。重经典而轻实践,重贵人而忽平民,此乃积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后院那片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药园,缓缓道:“小榆所惑,并非他一人之惑。是选择在精致的牢笼里,打磨一门伺候权贵的技艺;还是坚守初心,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践行治病救人的本分。这本就是两条不同的路。”

“那……咱们该怎么回信?”林小荷忧心忡忡地问,“总不能劝他回来吧?那岂不是前功尽弃?”

“自然不能劝他回来。”沈远山转过身,目光扫过栓柱和柳根,最终落在林小荷脸上,“挫折与迷茫,亦是成长必经之路。他需要的是指引,而非庇护。”

他沉吟片刻,道:“回信给他。其一,肯定他见闻增长,眼界开阔;其二,关于‘草泽野法’之论,不必与之争辩一时长短,民间智慧历经千百年实践检验,自有其生命力,让他潜心观察,自有公断;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醒他勿忘根本。无论身处何地,医术高低,医者之仁心,在于平等看待每一个生命。太医署之学,乃术;咱医馆所行,乃道。望他能融会贯通,而非迷失方向。”

林小荷仔细听着,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还得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栓柱和柳根都很得力,安生又长高了,让他不必挂念,安心学习。再给他捎些咱们新做的薄荷糖浆和紫苏干去,京城怕是没这个味儿。”

“嗯。”沈远山颔首,“此外,将我们近日整理的,关于春季小儿风热感冒的几种简易防治法,以及用常见药材替代名贵药材的几个验方,一并抄录给他。让他知道,他所学所思,并非无用,在这乡野之间,正实实在在地帮助着需要的人。”

这封来自京城的信,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家医馆每个人的心中都漾开了涟漪。它带来了远方的消息,也带来了对医道、对前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陈榆的困惑,何尝不是对这扎根乡土的行医之路的一种映照与肯定?

栓柱和柳根默默地对视一眼,似乎也从师兄的经历中,隐约触摸到了未来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风雨与抉择。而安生,虽然懵懂,却也仰着小脸,看着爹爹娘亲严肃交谈的样子,将“京城”、“太医院”这些陌生的词语,悄悄记在了心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