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亿人口!(1/2)
林远掐灭烟蒂,将烟灰缸推到一边,手机屏幕自动跳转下一个视频。标题赫然入目:【世界遇粮荒,华夏不缺粮,国家的神操作有哪些?】
背景音带着一丝紧迫感:【最近,全球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来了!联合国数据显示,55个国家和地区正遭受重度粮食不安全影响,6.9亿人每天都在为“能不能吃饱”发愁。】
画面切换到非洲饥荒的新闻片段,瘦骨嶙峋的孩子、干涸的农田,与下一秒华夏粮仓满溢、超市米面充足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这样的全球危机下,我们华夏却几乎不受影响。为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华夏的粮食产量,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14亿华夏人,一年需要消耗的粮食约5亿吨。】
天幕上立刻弹出换算公式:【1亿=10个1000万;1吨=2000斤;5亿吨=亿斤。】
“嘶——”
各朝代的抽气声几乎连成一片,帝王们盯着那串数字,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大秦,咸阳宫。
嬴政手里的玉圭差点脱手。他统一六国后,清点全国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万。
14亿?是他时代的七十倍!更让他心头剧震的是“14亿人皆能吃饱”——他治下百姓,能顿顿有粟米果腹已是奢望,14亿人不挨饿,这简直是神话。
“14亿……”嬴政声音干涩,望着殿外,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后那片养活了14亿人的土地。
李斯躬身道:“陛下,后世能有此人口与产能,必是农业昌盛、疆土辽阔之故。
我大秦此刻播下的种子或许正是后世根基之一。”他尽量捡着宽心的话说,怕惊到这位始皇帝。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盯着“14亿”三个字,眉头拧成疙瘩。贞观年间,经过休养生息,全国人口才刚过千万,连后世的零头都不到。而这14亿人,竟能“不受粮荒影响”?
“魏征,”李世民沉声道,“你说,这14亿人,得需要多少良田才能养活?”
魏征叹了口气,哪壶不开提哪壶:“陛下,单论人口,我大唐如今还不及隋末的一半——当年隋炀帝都护(杨广)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耗损人口过千万,至今未能恢复。后世能有14亿,必是历经数百年安稳,再无大规模战乱饥荒方能达成。”
李世民脸色更沉。杨广败家的账,他从小听到大,此刻对比后世14亿人口,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得让大唐人口赶紧涨起来,得让粮食再多起来。
大清,圆明园。
雍正看着“大清灭亡后不到百年,人口达14亿”,手指死死攥着佛珠,指节泛白。他在位时,推行摊丁入亩,人口才刚破亿,怎么也想不通:不过百年时间,历经战乱动荡,人口竟能翻十四倍?还能做到“不缺粮”?
“岂有此理……”雍正低声自语,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隐有些憋屈——他呕心沥血整顿吏治、劝课农桑,才让人口稳步增长,后世竟能在他“失败”的基业上,做到如此地步?
【视频继续:【在2019年,我们的粮食年产量就已超过6.6亿吨(亿斤),不仅够自己吃,还有储备。这背后,除了杂交水稻,还有无数高产作物的功劳——】】
弹幕瞬间刷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