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着名的粪坑案”(2/2)
我怕是得找块砖头往他脑袋上招呼!这时候谈‘事后防卫’,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法律讲‘防卫不适时’,但得看实际情况。歹徒掉进粪坑,爬上来就能继续施暴,他的侵害威胁根本没消除!
女子的第二脚、第三脚,和第一脚是一体的,都是为了自保,这叫‘一体化防卫’,理应算正当防卫。”】
【“所以啊,遇到这种事,该砸砖头就砸,别犹豫——但记得别把屎溅到自己身上。”】
最后一句逗笑了不少人,光屏上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些。
嬴政在咸阳宫听得格外认真。他翻了翻大秦的律法,发现里面果然没有“强奸罪”的专门条款,遇着类似事,多按“贼律”里的“略人妻”定罪,量刑偏轻,更没“正当防卫”的细致规定。
“有理。”
嬴政对李斯道,“律法不能只讲‘条文’,得讲‘情理’。歹徒未除,威胁就还在,女子的防卫就该被认可。
回头修订律法,把‘强奸’入罪,再明确‘正当防卫’的边界——不能让百姓受了欺负,还手还得担罪名。”
他第一次觉得,后世的律法虽细,却比大秦的严苛多了几分“护民”的温度。
各朝代的百姓们也议论开了:
“这女子做得对!对坏人客气,就是对自己残忍!”
“那些说‘事后防卫’的,怕是没挨过欺负,站着说话不腰疼!”
“还是后世律法说得清楚,‘一体化防卫’——听着就解气!”
曹操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这案例倒是提醒咱,律法不能太死板。遇着事,得看当时的情境,不能拿‘事后’的上帝视角苛责当事人。
要是连自保都得小心翼翼算着‘踹几脚合法’,那律法不成了帮凶?”
林远看着视频,想起这“粪坑案”确实是法学界的经典案例,它之所以被反复提起,就是因为它戳中了
“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得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想想,在生死关头,谁能精准拿捏“防卫的度”?
光屏那头,李世民已让房玄龄记下:“在‘斗讼律’里加一条‘强奸’罪名,量刑从重;再补‘正当防卫’的细则,若侵害未止,防卫不歇,皆算合法。”
朱元璋则对朱标道:“标儿,咱的《大明律》也得改改,就照着这‘一体化防卫’的意思,让百姓知道:遇着坏人,往死里打,朝廷认!”
嬴政看着窗外的咸阳城,心里已有了计较——律法的威严,不仅在于严苛,更在于公正,在于能护住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这“粪坑案”里的道理,他懂了。
而那个掉进粪坑的歹徒,大概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了千百年后“正当防卫”的反面教材,也算“死得其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