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良“水箭术”,创“玄水刺”(2/2)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解构一个复杂阵法一样,开始解构“水箭术”的灵力模型。哪些部分是维持形态所必须的?哪些部分可以舍弃以换取更高的能量密度?水灵气在极度压缩状态下,其性质会有何变化?如何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密度的结构?
接下来的数日,这片安静的林地成了霍天渊的实验室。他几乎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对“水箭术”的改良之中。失败成了家常便饭,水团的溃散、爆炸屡见不鲜,他的双手因为灵力的反噬而布满了细小的伤口,神识也因高度消耗而时常传来刺痛感。
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水灵气的特性,对灵力压缩的理解更深一分。他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需要在压缩的同时,以神识在内部构筑一个极其微小的、用于稳定能量结构的“核”;灵力的输入必须均匀而持续,不能有丝毫的波动;最终形态并非追求绝对的“小”,而是要在体积、稳定性与穿透力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第五日的黄昏,夕阳的余晖将溪流染成金红色。霍天渊再次立于青石之上,他的眼神疲惫却闪烁着执着的光芒。他缓缓抬起右手,体内灵力按照这些天摸索出的全新路径运转、凝聚、压缩。这一次,过程异常顺畅,没有剧烈的震颤,没有失控的波动。所有的水灵气都温顺地向他指尖那一点汇聚,高度凝练,甚至吸收周围的光线,使得他指尖仿佛出现了一个微小的“暗点”。
片刻之后,光芒内敛,一根细如牛毛、长约三寸、通体呈现深邃幽蓝色、近乎透明的“水针”,静静地悬浮于他的指尖之上。它没有散发任何强大的灵力波动,安静得可怕,若不仔细感知,甚至难以察觉它的存在。
霍天渊屏住呼吸,目光锁定了五十步外一块布满青苔、厚达半尺的坚硬岩石。他心念微动,神识锁定目标。
“去。”
没有破空声,没有耀眼的光芒,那根幽蓝色的“水针”如同融入了虚空般悄然消失。下一刻——
“嗤!”
一声轻微到几乎忽略不计的响声传来。只见那块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小孔,阳光甚至能从小孔中透过。霍天渊快步上前,仔细查看。小孔内部光滑无比,贯穿了整个岩石!而“水针”本身,在穿透岩石后,飞行了十余丈距离,才因能量耗尽而消散于空气中。
威力惊人!这凝聚了他仅不到半成灵力的一击,其穿透力远超之前耗费一成灵力施展的“水箭术”!而且,由于其体积微小,飞行时几乎无声无息,隐蔽性极强,在战斗中骤然使出,绝对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成功了!
霍天渊看着那细小的孔洞,胸膛因激动而微微起伏。数月前碧水台那一战的灵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探索,终于在今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从今日起,你便名为——‘玄水刺’!”他轻声为自己创造的这门新法术命名。“玄”,取其幽深、隐匿、变化莫测之意;“刺”,则直指其穿透、破防的本质。
“玄水刺”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他多了一招威力可观的底牌,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极大地提升了他对灵力本质的理解和操控能力。这对他施展“灵影步”、刻画阵符,都有着难以估量的益处。
他站在溪边,看着水中自己那带着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倒影,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攻击有“玄水刺”,闪避有“灵影步”,控场有各类阵符,防御亦有初步的阵法与石昊的支援……他的战斗体系,至此终于补上了最后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攻击短板。
此刻的他,真正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比的舞台,他已然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