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锅凉了也得有人擦灶台(2/2)
锅里,煮着半碗发黄的、已经有些馊味的剩饭。
他剧烈地咳嗽着,每一次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身体的边缘也随之闪烁不定。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锅,用沙哑到几乎听不清的声音低语:
“……听着,这锅饭……不是给你吃的。”
“是给那个……每天晚上都蹲在立交桥洞底下,数车灯的小孩……他没名字,没人记得他……”
“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他饿过肚子,他下一辈子……就还能醒过来,还能看到天亮……”
话音落下的瞬间,锅里那点稀薄的米汤忽然剧烈地翻滚起来,一团白色的雾气升腾而起。
雾气中,隐约倒映出一个瘦小干瘪的身影,它沉默地伸出手,仿佛从陈三皮手中接过了那只看不见的碗,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棚屋的阴影里。
司空玥再也无法忍受,她猛地推开吱呀作响的铁皮门闯了进去。
“陈三皮!”
她一把夺下他抵在太阳穴上的饭盒,入手冰冷,仿佛握着一块来自深渊的寒铁。
她盯着他那张比鬼还难看的脸,声音因愤怒和心疼而微微颤抖:“你为什么要瞒着所有人?这就是你说的‘歇了’?”
陈三皮没有回答,甚至没有力气抬头看她。
他只是用那只几乎透明的右手,颤抖着指向身后的棚顶。
司空玥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破旧的铁皮天花板上,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地址,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桩被遗忘的死亡,一个需要“最后一餐”的孤魂。
那些都是“幽冥外卖”系统崩溃前,自动标记过的死亡订单。
绝大部分名字后面,都画上了一个小小的、潦草的勾。
只有最后一行,还空着。
“还有……二十三个。”他咳出一口带着血丝的唾沫,声音轻得像风,“我不去……谁替他们证明——这世上,真的有人……愿意为他们这些没人记得的陌生人,烧一顿冷饭?”
他忽然积攒起一丝力气,抬起那双浑浊却锐利如刀的眼睛,死死盯住司空玥。
“你发布‘自治三原则’的时候,站在聚光灯下,享受所有人的赞誉……你想过吗?谁来守这个规矩?”
“司空玥,规矩,从来不在纸上。”
“它在跑腿的人,一步一步踏出的脚印里。”
第二天凌晨,天还未亮,司空玥回到了城南那座熄火的“换饭亭”。
她当着所有守灶志愿者的面,打开了那个陈三皮留下的、装着焦香蛋炒饭的饭盒。
她没有吃,而是将那份已经冷透的米饭,小心地倒入一口正在熬煮新粥的大锅里,用勺子缓缓搅匀。
“火灭了,人心还在。”她对身边一个睡眼惺忪、前来守灶的孩子轻声说,“把粥分下去,告诉他们,跑腿的没下班,只是换了个人送。”
当那个孩子将第一碗混合了焦香炒饭的热粥,递到一个流浪汉手中时,奇迹发生了。
流浪汉喝下那口粥的瞬间,整座城市所有熄灭的灶台,竟在同一刻,无声地冒起了一缕淡淡的青烟。
烟气里没有火焰,却有一股无法言喻的温意,如涟漪般缓缓扩散,驱散了笼罩在灶台上的死寂与冰寒。
司空玥仰头,望着泛起鱼肚白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个正在风雨中跋涉的孤独背影。
“你不是神仙,也不想做神仙。”她喃喃自语,“可你偏偏选了这世上最难的一份差事——做那个,永远都不下班的跑死人。”
此时,千里之外,一座荒废村落的破屋里。
陈三皮用冻得开裂的右手,划燃了身上最后一根火柴。
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墙上一张被雨水打湿的歪斜纸条:“37号,你的麻辣烫……好了。”
火光映出他嘴角一抹释然而疲惫的笑,也映出那扇破烂的窗户外,一个模糊不清的黑色人影,正隔着风雨,默默地伸出手,仿佛接过了那碗早已凉透,却承载着最后承诺的汤。
立冬前夕,重庆的寒意已深。
司空玥独自在安宁局的档案室内,整理着即将正式刊印发行的《夜炊白皮书》终稿。
她逐字逐句地校对着那“自治三原则”,确保每一个字都精准无误。
就在她准备将文件加密存档时,光标却鬼使神差地向下滑动了一行。
在三条原则之下,赫然出现了一行她从未输入过的、仿佛用鲜血写成的古朴篆字。
那是第四条原则。
它的内容只有一个字,一个来自“里世界”,连她也只能勉强辨认其含义的禁忌之字。
——“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