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196章 老子不当跑腿了

第196章 老子不当跑腿了(1/2)

目录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股暖意,那股属于人间烟火的暖意,似乎正缭绕在他的周围,却像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冰,再也无法渗透进他的骨髓里。

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寒冷,正从他身体内部悄然蔓延,比任何鬼神的阴气都更加刺骨。

身体的衰败来得无声无息,却又势不可挡。

不过几天,陈三皮已经需要拄着一根削得粗糙的木棍才能勉强在院子里行走。

他曾经能背着几十斤的外卖箱跑上三十层楼,如今只是从堂屋走到灶房,就会停下来,扶着墙壁大口喘息。

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动一个破旧的风箱,发出沉闷而费力的声响。

村里的赤脚医生来瞧过,搭着脉搏,眉头拧成了疙瘩,最后也只能含糊地说:“像是累了一辈子,油水都耗干了,得补。”

可怎么补?

山珍海味对他而言,与嚼蜡无异。

唯有那口土灶烧出来的饭,还能让他尝到一丝味道。

他不再试图抵抗这股席卷全身的虚弱。

他放弃了所有挣扎,每天最费力、也最专注的事,就是坚持自己做一顿饭。

他切菜的手抖得厉害,土豆丝粗得像筷子。

淘米时,总有几粒米会从指缝间滑落。

有时候火候没掌握好,一锅饭煮出来,半生不熟,还带着焦糊味。

邻居家的婶子看不过去,端着自家的饭菜想让他歇着,他却笑着摆手,沙哑地回答:“不用……以前总是给别人送饭,现在,该轮到自己吃了。”

那笑容里没有苦涩,只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坦然。

某个深夜,他高烧不退,整个人在冰与火的边缘挣扎。

意识昏沉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充斥着硫磺与油烟气息的后厨。

一个精瘦的身影站在灶边,背对着他,正是早已魂飞魄散的鬼厨林九斤。

“饭都吃了,菜呢?”林九斤没有回头,声音飘忽得像一缕青烟,“还欠一道压锅菜。”

陈三皮猛然惊醒,冷汗湿透了贴身的衣物。

他大口喘着气,借着窗外惨淡的月光,挣扎着爬下床,翻出了一个母亲遗留下来的、用布包着的小木箱。

箱子里是几件母亲生前最珍视的物件,其中就有一本油渍斑斑的菜谱。

那是母亲亲手抄录的,记录着他从小到大吃过的每一种味道。

他颤抖着手,一页页翻过。

白切鸡、红烧肉、清蒸鱼……每一道菜名,都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一段尘封的温暖记忆。

直到最后一页。

那一页的纸张明显更新,字迹也与前面不同,像是后来才补上的,笔锋却带着母亲独有的娟秀与力道。

菜名只有四个字:腊味合蒸。

泪。”

与此同时,在距离小山村十几公里外的山腰上,一顶不起眼的单人帐篷隐藏在林木之间。

司空玥并未进村。

她像一个最耐心的猎人,只是远远地观察着那片在夜色中升起零星炊烟的村落。

白天,她会换上普通的户外冲锋衣,戴上棒球帽,伪装成地质勘测员,在村子外围与那些上山砍柴或下地干活的村民“偶遇”。

她不再使用任何专业术语,也不提“安宁局”或是“灵异事件”,只是像个好奇的游客,和他们拉家常。

“大爷,听说你们村晚上挺热闹啊?还有人家半夜起来做饭的?”

“阿婆,你家那锅饭,真能吃出几十年前的味道?给我讲讲呗。”

她带着一台小巧的录音设备,将这些关于“夜间自动生火”、“一锅百味”的离奇现象,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这些故事充满了矛盾和不合逻辑之处,却无一例外,都指向了某种温暖的、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体验。

晚上,在帐篷昏黄的灯光下,她将这些第一手资料整理成一篇篇睡前广播稿。

她绕过了所有官方渠道,匿名联系了一家深夜档的地方电台。

没有分析,没有论证,只有讲述。

其中一期的标题是:“你说那天锅里的饭不是你做的?我信。”

节目播出后,电台的听众热线几乎被打爆。

无数条留言如潮水般涌入后台。

“我家也这样!我还以为是我睡糊涂了!”

“我发誓,我昨晚喝的粥里有我奶奶做的皮蛋瘦肉粥的味道,可她已经去世十年了!”

“我以为只有我看错了……”

司空玥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留言,神情复杂。

她知道,她点燃的并非一团火,而是无数根散落在黑暗中的、早已冰冷的火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