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今天轮到我做饭(2/2)
“陈老师!你看!”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忽然指着墓碑后方,惊奇地叫道,“为什么这里也有炊烟?”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缕极细的、灰白色的烟气,正从墓碑后方的土堆里袅袅升起,在湿润的空气中凝而不散,仿佛在回应着祭品的热气。
陈三皮没有惊慌,他只是缓缓回头,望向山下村庄的方向。
——原来是村里“共炊”小组的人算着时辰,提前升起了午饭的炉火。
那巨大的锅灶蒸腾出的水汽与烟尘,顺着山风飘上山腰,恰好缭绕在坟茔周围。
他们甚至特意多做了几份祭饭,正由两个半大小子提着,沿着小路送上山来。
他了然地点点头,对着墓碑轻声道:“她闻到了。”
当晚,全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换锅宴”。
村口的空地上架起一口巨大的铁锅,
家家户户都端着自己做的拿手菜走来,倒进锅里,一起加热,再不分彼此地分食。
笑语喧哗,热气蒸腾,将深沉的夜色都熏染出一种温暖的橘红色。
酒过三巡,村长红着脸,提议请陈三皮上台说几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带着敬畏与感激。
陈三皮摆了摆手,从人群中挤出去,一头钻进了临时搭建的灶棚里。
“今天轮到我做饭。”
他拿起锅铲,亲自掌勺。
没有复杂的菜式,就是一盘最简单的青椒土豆丝。
因为左臂使不上全力,火候没掌握好,一大盘菜焦了近三分之一,盐也放得不太均匀。
可当这盘卖相难看的菜端上桌时,所有人都抢着下筷,连焦黑的锅巴都吃得津津有味。
每个人都咂着嘴,含混不清地赞叹:“这是最有灵气的一顿!”“吃了这个,今天睡觉肯定踏实!”
陈三皮没有凑热闹,他独自坐在角落的石头上,捧着一碗寡淡的菜汤,慢慢地喝着。
他听着耳边鼎沸的笑声,看着那一张张被火光映照得红扑扑的脸,忽然觉得左臂那处被火燎出的水泡,残留的灼痛感也不那么明显了。
夜深人静,喧嚣散尽。
他独自走回空无一人的老屋,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内没有点灯,却有一点微弱的暖光,从厨房的方向透出。
他走过去,发现那口冷寂了许久的灶膛里,不知何时竟又燃起了一撮小小的、稳定的火苗。
火上温着一口小锅,锅里是半锅熬得恰到好处的新米粥,正冒着丝丝热气。
锅边,压着一张陌生的纸条,字迹稚嫩却有力:
“师傅,您该歇了。下一单,我接。”
陈三皮拿起纸条,在火光下看了许久。
他没有去追查这是村里哪个孩子留下的,只是将纸条仔细叠好,揣进怀里。
他吹灭了桌上的油灯,第一次没有检查门窗,便躺上了那张冰冷的炕床。
在彻底陷入黑暗之前,他闭上眼睛,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那个未知的“接单人”,轻轻喃喃了一句:
“行啊……那明天早点起火。”
窗外,一声沉闷的春雷在天边滚过,万物似乎都在这震动中悄然萌动。
而在两千公里外的一座不夜城里,那个曾经每晚靠药物和恐惧对抗睡意的年轻女孩,此刻正轻轻推开邻居那扇虚掩的门,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柔声说道:“阿姨,我多做了一份,您趁热吃。”
春夜的风,带着泥土和新芽的气息,穿过陈三皮老屋的院墙,卷起几片残叶。
院角那口巨大的铝锅静静地立在黑暗中,锅底积存的雨水,映着天际线上微弱的星光,清澈如镜。
一切都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在等待着一个崭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