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锅底朝天那会儿(1/2)
暴雨退去后的第三日,废弃小学那间简陋灶棚里的幽蓝火苗,在凌晨最深重的黑暗中,无声无息地熄灭了。
守了一整夜的哑巴少年,伸出冰凉的手指在小锅上方悬停许久,直到再也感受不到一丝余温,才像是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
他默默地将那口铝锅取下,用自己干净的衣角反复擦拭,擦得锃亮,然后小心地倒扣在冰冷的土灶上。
他走了,村民们也再没有聚集于此。
这里仿佛又变回了被遗忘的角落。
但诡异的是,从那天起,每日清晨,灶棚下的那张破木桌上,总会不多不少地出现几份尚有余温的食物。
有时候是几个烤得焦黄的红薯,有时候是一碗稠得插得住筷子的米粥。
无人知是谁所备,也无人去问。
饥饿的人们只是沉默地取走,吃下,然后继续一天的劳作。
这成了村里一个新的、心照不宣的秘密。
司空玥没有声张。
她将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监控录像——主要是村口和主路上的治安监控——的存储卡全部取回,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逐帧回放。
画面单调而乏味,直到她将时间轴拉到每晚的子时。
精确到秒,每晚的同一时刻,所有镜头的画面都会出现长达三秒的剧烈雪花干扰,像是被某种强大的磁场所影响。
而在画面恢复清晰后,村口通往后山的泥泞小道上,总会多出一双清晰的、还沾着新鲜泥土的旧胶鞋印,径直没入通往陈三皮坟头的黑暗中。
司空玥关掉视频,在随身携带的加密笔记本上,敲下了新的一行字:火不择主,择心。
她开始系统地整理陈三皮那少得可怜的遗物。
除了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剩下的就是一个塞满了皱巴巴单据和零钱的腰包,以及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笨人做饭一百招》。
就在她准备将书放进遗物箱时,指尖触及到一处不自然的凸起。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的夹层,一张被汗渍浸透、边缘泛黄的旧饭票掉了出来。
饭票的背面,用已经模糊的炭笔字迹,潦草地写着几组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和地名:
城南老砖窑,7。
西市冻肉库,19-3。
北桥废弃食堂,b2。
司空玥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立刻打开电子地图,将这些地名一一输入。
屏幕上亮起的坐标点,正是如今全国范围内,最早一批被《夜炊白皮书》记录在案、自发形成的民间共炊点所在的位置。
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通过内部权限调取陈三皮生前的外卖员数据,她发现这些地点,无一例外,都曾是他送餐记录里被标记为“严重超时”并遭到客户投诉的地方。
一个荒谬而又合理的念头电光石火般击中了她。
他不是在救人,他是在埋火种。
那些他职业生涯里的“污点”,每一次被客户怒骂“送得太慢”,每一次被扣掉的几十块钱,都对应着一个在绝望角落里被他悄悄点燃的火星。
或许是偷偷留下的半袋米,或许是一包盐,甚至可能只是一句对着黑暗角落说的“锅别砸,还有用”。
他像一个沉默的播种者,在所有人低头躲避鬼神的夜晚,将希望的种子,埋进了最贫瘠、最不为人知的土壤里。
司空玥立刻动身,独自一人前往名单上的第一个地点——城南老砖窑。
这里早已废弃,巨大的砖窑如同怪兽的骸骨,匍匐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窑洞的入口被破布和木板遮挡着,隐隐有烟火气和人声从中透出。
她拨开帘布,一股混杂着煤烟、汗水和食物炖煮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
二十多个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正围着一个巨大的、由碎砖和泥巴砌成的炉灶,沉默地分食着一大锅看不出内容物的糊糊。
见到她这个衣着整洁的陌生人,所有人都投来了警惕的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