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锅底朝天那会儿(2/2)
“我来调查食品安全,这是安宁局的临时条例。”她面不改色地亮出一个伪造的证件,谎言说得如同呼吸般自然。
人们的警惕稍稍放松,但依旧充满戒备。
司空玥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那巨大的炉灶前。
她的目光立刻被其内部的火道结构所吸引:七口大小不一的铁锅,竟通过一个设计精巧的共用烟囱和复杂的内循环火道连接在一起,让最微弱的火焰也能最大限度地为所有锅具供热。
这竟与她在《夜炊白皮书》中构想推演的“共振燃法”理论模型,有着惊人的吻合度。
“你是那个网上说的女专家吧?”一个靠在墙角的独眼老人沙哑地开了口。
他认出了司空玥——她的照片曾在夜炊者的内部网络里流传过。
司空玥点了点头。
“你那位朋友,那个送外卖的小哥,来过这儿三次。”老人用木勺敲了敲自己的搪瓷碗,“第一次,一声不吭扔了袋米就走,我们还以为是来羞辱人的。第二次,看我们灶门漏风,他花了一个钟头用泥巴给糊上了。第三次,就在你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坐下来,吃了我们一碗煮糊了的面条。”
老人浑浊的独眼里闪过一丝追忆:“他吃完,就说了一句话——‘够烫就行’。”
司空玥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一阵窒息般的酸楚涌上鼻腔。
陈三皮从未跟她提过任何一件这样的事。
当夜,她以“观察样本”为由,借宿在砖窑顶部的阁楼。
夜半时分,正当她辗转反侧之际,一阵清晰的、富有节奏的“刺啦——”声从楼下传来。
是铁锅和锅铲碰撞,是热油在翻炒青菜的声音。
她猛地坐起,悄无声息地摸到楼梯口,向下望去。
灶台前空无一人,流浪汉们都挤在角落里沉睡。
但那七口铁锅正中间的一口,此刻却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锅身微微倾斜,里面的青菜自行翻炒,油花溅起的节奏稳定得如同心脏的跳动。
强烈的恐惧与巨大的悲伤同时攫住了她。
司空玥强忍着颤抖,一步步走近,借着微弱的火光,她看清了那口铁锅的锅柄上,刻着两个极小的、几乎要被磨掉的字:
练手。
她猛然想起,这是陈三皮完成他第一份死亡订单后,从“幽冥食录”中获得的奖励名称——“灶灵习性模拟”。
一个看似只能模仿做菜动作,被他自己都吐槽为“废物”的技能。
他从不用它来战斗或炫耀,以至于她都快忘了它的存在。
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他从未浪费任何一丝力量。
他在用自己最后残存于世的、与“火”共鸣的执念,手把手地,教这群连饭都做不熟的笨拙的人,如何让这来之不易的火,活得更久一点。
次日清晨,司空玥离开了砖窑。
她在窑口的简易公告栏上,用图钉贴上了一张那张饭票的复印件,并在只是有人恰好停了一下脚。”
身后,隐约传来一个孩子在教同伴认字的声音,念的正是那几句在夜炊者网络里流传的话:“锅坏了修,火灭了点,人饿了喂……”
她没有回头,坐上车,习惯性地将背包放在副驾驶。
就在拉上拉链的一瞬间,她的指尖触到了一张夹层里的纸条,那绝不是她放进去的。
她抽出纸条,上面是全然陌生的笔迹,遒劲有力,却写着她无比熟悉的内容——
别等送外卖的。
司空玥的指尖微微一颤,片刻之后,泪水滑过脸庞,嘴角却抑制不住地扬起一抹轻笑。
她将纸条仔细折好,放进口袋,轻声对着空无一人的驾驶室说:“你这懒骨头,连托梦都舍不得亲自来一趟。”
就在她发动汽车,准备前往下一个“火种”地点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宁管理总局地下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全国立体投影地图上,三个分别代表着城南老砖窑、西市冻肉库和北桥废弃食堂的坐标点,几乎同时由代表安全的绿色,闪烁着变成了刺目的橙红色。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寂静的指挥大厅内响起:
“警告。检测到三处未登记热源点,能量聚合反应超出安全阈值。”
“根据《黑暗纪元生存法则》附件三,第七条款,启动‘净化’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