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老子不下单,我就是单(1/2)
系统……沉默了。
这种彻底的寂静,比任何一次任务警告都更让人心悸。
陈三皮站在那口被他亲手填埋的废井旁,风吹过他空荡荡的衣袖,带来一丝荒芜的凉意。
他能感觉到,某种覆盖在整个世界之上的巨大法则,就像一块被抽掉的桌布,连带着上面所有的杯盘碗盏,都消失了。
可桌子本身,还在。
而这张桌子,似乎正在发生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异变。
三天后,一个诡异的现象开始在安宁局的数据监控中心浮现。
全城超过八成的民用燃气灶,其火焰的平均燃烧温度,比“馊饭行动”前普遍降低了零点七摄氏度。
这个数值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察觉,但在庞大的数据流中,却像一片刺眼的雪花,落在了滚烫的铁板上。
更诡异的是火焰的颜色与形态。
通过潜入式微型探头传回的实时影像,技术人员发现,那些本应是湛蓝或橙红的火焰,此刻竟普遍泛着一层黯淡的灰白色,像是燃尽的纸灰。
并且,它们在燃烧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
没有了那种熟悉的“呼呼”声,灶火变得像一幕无声的哑剧,充满了死气。
陈三皮比任何人都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他不需要数据,只需要走进任何一家仍在营业的餐馆后厨。
那里的烟火气变了。
不再是那种能暖进骨子里的燥热,而是一种空洞的、仅仅具备物理属性的热量。
厨师们颠勺的力道似乎都因此变得有气无力。
这天深夜,他再次潜入了城市地下的管网迷宫。
这里曾是系统残魂构建能量路径的温床,如今那些白色的蒸汽管道早已崩解,只剩下冰冷的燃气主管道和供水管线,如巨兽的骨架般盘踞在黑暗中。
他走到一处主供气阀门前,阀门上巨大的红色转轮布满铁锈。
陈三皮伸出他那只融合了灶石刻痕的左手,轻轻贴在了冰冷的阀体上。
就在接触的瞬间,一股截然不同的脉冲顺着他的手臂涌入脑海。
那不是来自里世界的阴冷与恶意,也不是系统冰冷的数据指令。
那是一种……微弱、散乱,却又无处不在的“召唤”。
这召唤来自地面之上,来自千家万户,来自无数个刚刚结束了一天疲惫工作、回到空无一人家中的灵魂深处。
它混杂着饥饿、孤独、期盼与失落。
那是一种深植于人类基因里的渴望——渴望一顿热饭,渴望一个等待自己归家的人,渴望被“送达”一份温暖。
系统死了,但被系统利用并放大了无数倍的“需求”本身,却像一种惯性,沉淀了下来,正在自发地、无序地凝聚成一种新的规则雏形。
陈三皮猛然抽回手,心脏狂跳。
他终于明白了。
人们对着系统下了一辈子的单,已经习惯了这种“派发与接收”的模式。
现在派单的没了,可那份等待被投喂的本能,却成了悬在城市上空最浓重的阴影。
同一时间,安宁局总部,司空玥也在彻夜未眠。
她面前的全息沙盘上,正标记着七十三个特殊的家庭。
这些家庭,都曾在过去的灵异事件中,因为各种意外,成为“送错单”的接收者,提前与“幽冥食录”的规则发生过微弱的交集。
数据显示,在“馊饭行动”结束后的七十二小时内,这七十三个家庭里,有四十一户,开始出现一种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自发行为。
他们会在每天晚餐的时间点,在已经熄火的灶台上,摆上一副干净的空碗筷。
司空玥没有下令阻止,反而动用了最高权限,对这四十一户家庭进行了二十四小时的无死角行为监测。
她发现,这些自发的“订单”没有任何固定格式。
有的家庭,只是在灶台上放一只空碗。
有的,会在碗边贴一张便签,上面画着一个笨拙的笑脸。
更有一位独居的程序员,每天在碗边放一个键盘的键帽,今天放“A”,明天放“S”,像是在进行某种无声的密码交流。
这些行为充满了真实的、毫无逻辑的笨拙感,却无一例外地指向同一个核心:等待。
他们在等待一顿永远不会被派送的晚餐。
司空玥关掉所有繁杂的数据,只留下一张空白的文档。
她纤细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下了一行字,作为这次事件的最终结论:
“真正的通道,从不需要派发。”
陈三皮决定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他要完成这最后一步,不是为了系统,也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了给自己,也给这座城市一个交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