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返京述职翰林贺 军营献策足球兴(1/2)
车马劳顿,一路无话。陈彦携家带口,终于回到了帝都洛阳。洛阳城依旧繁华似锦,车水马龙。安顿好苏幕婉和三个初来乍到、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弟妹后,陈彦次日便更换朝服,先往翰林院点卯。
踏入翰林院那熟悉的院落,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同僚们见到他归来,纷纷拱手问候。很快,得到消息的刘畅和柳云卿便快步迎了出来。
“维岳!”
“彦弟!你可算回来了!”
刘畅依旧是那副洒脱模样,上来就拍陈彦的肩膀;柳云卿则沉稳许多,但眼中也满是笑意。
三人回到陈彦的直房,叙说别后之情。陈彦简要家中事情,刘、柳二人听得惊叹不已,连连称赞。
叙话间,陈彦脸上不自觉地带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说道:“此次回乡,除了军务,还有一桩私事……小弟已于月前,在老家完婚了。”
“什么?!”
“完婚了?!”
刘畅和柳云卿同时惊呼出声,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刘畅猛地跳起来,抓住陈彦的胳膊,激动地摇晃:“好你个陈维岳!如此天大的喜事!你竟瞒得如此严实!不声不响地就把婚给结了?!也太不够意思了!”他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追问道:“新娘子……莫非是……莫非是当年在钱塘时,跟在你身边的那位苏姑娘?”
柳云卿也难得地露出了埋怨又好奇的神色:“彦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我至交,你大婚之喜,兄长们竟未能到场祝贺,实在是一大憾事!若新妇果真是那位苏姑娘……倒真是一段良缘。我记得那位姑娘,虽是落难,却举止有度,气韵不凡,给为兄留下了颇深印象。快细细说来!”
陈彦见他们提起旧事,脸上笑意更深,忙告罪道:“二位兄长莫怪,莫怪!实在是北疆军情紧急,婚事也是仓促而定,未及广邀宾朋,更不忍劳烦二位兄长远途奔波。内子……正是幕婉。”他肯定了刘畅和柳云卿的猜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果然是她!”刘畅用力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随即转为由衷的祝贺,“好小子!眼光毒辣!当年在钱塘,我就瞧出你俩……嘿嘿!恭喜彦弟!苏姑娘……不,如今该叫弟妹了!弟妹秀外慧中,与彦弟你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今晚必须设宴,为你补上这杯喜酒!不醉不归!”
柳云卿也拱手笑道:“恭喜彦弟!兜兜转转,终成眷属,此乃天意!祝贤弟与弟妹百年好合,琴瑟和鸣!这顿喜酒,确是少不了要叨扰的。”
“一定一定!今晚小弟做东,与二位兄长一醉方休!”陈彦笑着应承下来。翰林院中一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僚们闻讯也纷纷过来道贺。
离开翰林院,陈彦便前往东宫述职。
东宫之中,太孙赵宸正在批阅奏章,听闻陈彦求见,立刻宣召。
陈彦入内,躬身行礼:“臣陈彦,参见殿下。奉旨省亲完毕,返京述职。”
赵宸放下朱笔,抬头看向他,脸上露出笑容:“维岳回来了?一路辛苦。起来回话。”他示意陈彦坐下,关切地问道:“家中事宜可都安顿好了?。”
“谢殿下关怀。家中一切安好。”陈彦先是禀报了北疆军务、云州防守情况及对新军后续建设的思考,条理清晰,见解深刻。赵宸听得频频点头。
待正事谈完,赵宸才注意到陈彦气色红润,眉宇间比往日多了几分温和与沉稳,不似刚从紧张战场归来的模样,便随口笑问道:“看来此次回乡,维岳休养得不错,气色甚佳。”
陈彦微微一笑,趁机禀告:“回殿下,臣此次回乡,除处理军务家事外,亦有一桩私事完成。臣……已于月前,在家乡完婚。”
“哦?”赵宸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随即似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道:“完婚?新妇……可是当年在钱塘,那位苏姑娘?”
陈彦恭敬回道:“殿下明鉴,正是内子苏幕婉。”
“好!好!”赵宸抚掌笑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果然是她!孤还记得,那位苏姑娘确乃蕙质兰心之人。当年钱塘之事,她亦有不俗表现。你能与她终成眷属,实乃良缘!恭喜维岳!此等大喜,为何不早告知于孤?孤也好备份贺礼,聊表心意!”
陈彦连忙起身谢道:“殿下日理万机,臣之微末私事,岂敢劳动殿下挂心。且婚事仓促,未及广而告之,还望殿下恕罪。”
赵宸摆摆手,佯装不悦道:“诶!此言差矣!成家立业,乃是人生大事!何况是你陈维岳的婚事!你能在为国奔波之余,与心仪之人缔结良缘,孤心甚慰!”他沉吟片刻,对身旁内侍道:“去,将前日江南进贡的那对赤金鸳鸯佩,还有那几匹苏绣妆花锦,取来赐予陈参军,权当孤补上的新婚贺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