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260章 王不在殿,可锅还热着

第260章 王不在殿,可锅还热着(2/2)

目录

火焰在半空中盘旋、凝聚,竟缓缓勾勒出一个高大挺拔的人形轮廓。

那轮廓由无数跳动的光焰组成,面目模糊,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熟悉与威严。

守在灶前的小椒,整个人都看傻了。

他怔怔地望着那团火焰人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颤抖,泪水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顺着他满是灰尘的脸颊滚滚滑落。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被什么堵住,许久才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

“大哥!你回来了!”

那火焰人影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

片刻后,他缓缓蹲下身子,动作和小椒记忆中那个教他烧火的青年一模一样。

他伸出由光焰组成的手指,轻轻蘸了蘸地上的炉灰,然后在满是油污的灶台平面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五个字。

辣要重,心要热。

字迹与当年他亲手所书,分毫不差。

巷口的动静惊动了四方,得到消息的阿言和老钟等人疯了似的赶来。

阿言冲在最前,当她看到那熟悉的人影时,瞬间泪崩。

她跑到近前,激动地比划着手语:“是你吗?你真的还在吗?”

火焰人影转向她,虽然看不清五官,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他在注视着阿言。

他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光焰组成的手,指向自己颈部的位置。

阿言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脖子,那里挂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当年,他亲手为她戴上的。

“王啊!”老钟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百姓们……百姓们没有忘记您啊!”

人影转过身,抬起虚幻的手掌,在老钟的头顶上空轻轻抚过。

那动作,那份安抚的意味,与昨日一般无二。

远处的高楼上,诸葛亮凭风而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身边的伏德早已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喃喃道:“主公……主公他……真的回来了?”

“不。”诸葛亮轻轻摇头,眼中是洞悉一切的了然与一丝微不可查的悲悯,“主公从未真正离去。他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活法,一种与这城,与这万民共存的活法。”

巷子里,那道火焰人影的光芒开始变得暗淡,轮廓也渐渐模糊,仿佛随时会消散在夜风里。

“别走!”小椒见状,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哭喊道,“大哥你别走!汤……汤我还没给你调好呢!”

即将消散的人影回过头,光影变幻中,似乎构成了一个温柔的微笑。

他没有发出声音,但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他用唇语说出的那句话:

锅,一直热着。

话音落,火光猛地向内一敛,最后“噗”的一声,彻底消失。

灶膛深处,一簇小小的火苗却并未熄灭,反而稳定地燃烧起来,散发着恒久而温暖的光。

风吹过巷口,吹不灭那点烛火般的希望。

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燃烧,仿佛一个永恒的守候。

城中各处,百姓们望着那冲天而起又骤然消失的火光,议论纷纷,既惊且疑。

而观星台上,诸葛亮凝视着南门方向那汇聚不散的磅礴民愿,又低头看了看城中那盏不灭的灶火,眼神变得愈发深邃。

那么,这个国家,这个刚刚经历了重生洗礼的土地,它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一个没有实体君主的国度,又该如何为自己正名?

诸葛亮缓缓收回目光,心中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已然成型。

他对着身后的伏德,用一种平静到近乎冷酷的语气,下达了天亮后的第一道政令。

“传令下去,召集百官万民,于南门广场集会。”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无比,“有些事,是时候该向天下人说清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