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261章 大哥,我们都在

第261章 大哥,我们都在(2/2)

目录

在万众瞩目下,诸葛亮微微颔首,示意台下。

人群分开一条道路,以老钟为首的百余名工匠,合力推着一辆巨大的平板车缓缓行来。

车上,是一口比人还高的大钟,钟体呈暗金色,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诸位!”老钟走上高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大家看到的这口新钟,名为‘万民钟’。它的铜料里,熔铸了三十六城所有在册百姓的名字木牌。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在其中。”

人群中爆发出惊呼。

把他们的名字铸进钟里?

这是何等的殊荣,又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老钟的目光转向那口自鸣的小钟,眼中含泪:“而它的钟魂,便是此钟。”他指向那口青铜小钟,“此钟名为‘心言钟’,是用王上那尊能听见万民心声的‘心声鼎’最后剩下的鼎屑所铸。它天生无舌,因为它听的不是声音,是人心。方才它自鸣三声,便是因为它听见了阿言姑娘,也听见了你们所有人的心声!”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件用红布包裹之物,缓缓打开。

里面,是那口心言钟残破的断舌,以及一捧闪亮的鼎屑。

“这断舌与剩下的鼎屑,藏于万民钟钟腹之内。从此,万民钟将代天言事,替人言说!”

说罢,老钟拿起钟槌,走到万民钟前,用尽平生力气,敲响了第一声。

“咚——”

钟声并不如何洪亮,甚至有些沉闷,但那声音却如同一股暖流,没有经过耳朵,直接涌入了每个人的胸膛。

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有人在你的心上轻轻抚摸,告诉你“我听见了”。

“咚——”“咚——”

又是两声。

广场上,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仰着头,奶声奶气地对他父亲说:“爹,这钟……好像在说话。”

老钟转过身,泪水已布满他沟壑纵横的脸颊,他哽咽着说:“孩子,它本来就是用所有人的真话铸成的啊。”

与此同时,在都城一处熟悉的老街旧址,一股久违的辛辣香气正袅袅升起。

小椒赤着上身,围着围裙,利落地将一锅翻滚着红油的汤底端上灶台。

在他身后,一块崭新的招牌高高挂起,上面是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大哥的汤——辣要重,心要热。”

他盛出第一碗滚烫的汤,没有招呼任何客人,而是缓步走到一旁新立的火台前,郑重地将碗放下。

“大哥,开锅了。”他低声说,眼眶泛红。

一阵微风吹过,火台中的火焰猛地向上窜动了一下,仿佛真的有人俯身,在那碗沿边轻轻啜了一口。

“开锅喽!”小椒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对周围早已等候多时的街坊们大声吆喝。

人们欢呼着围拢过来,木桌旁,长凳上,很快坐满了人。

喧哗笑语,划拳猜枚,那股子熟悉的市井烟火气,一如当年。

城中的另一边,小鼎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不知疲倦地穿行于大街小巷。

布包里,是上百个用碎布缝制的小袋,每个袋中都装着几片“心声鼎”的鼎屑。

他将这些小袋称为“火种袋”。

他逢人便送,无论是蹒跚的老者还是嬉戏的孩童。

“这是王给的,”他憨厚地笑着,“贴在身上,能听见心里想听见的声音。”

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接过火种袋,紧紧攥在手里,泪水夺眶而出:“谢谢……谢谢!昨夜,我那个生来就不会说话的聋儿,贴着它睡了一晚,今天早上……他含糊不清地喊了第一声‘娘’!”

一位双目失明的盲眼老丈,被家人搀扶着来到南门广场,用粗糙的手掌一遍遍抚摸着那口“万民钟”。

“我虽看不见,但我听得见,”他喃喃自语,“我听得见王……他就站在这钟里,听我们每一个人说话。”

夜色渐深,喧嚣散去。

阿言独自一人,坐在小椒火锅摊旁的火台边。

她没有吃东西,只是借着火光,用双手慢慢地比划着,像是在对谁低语:“今天,很多人都说了话。他们说的,比我说的还要好。”

风儿吹过,火光摇曳,在她对面的空气中,一个模糊的人影轮廓渐渐浮现。

那轮廓是如此熟悉,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静静地看着她,也抬起了手,用同样的手语回应道:“你们终于,都能说话了。”

阿言的眼泪再次落下,这一次,却是喜悦的泪。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人影的轮廓开始变得透明,在即将消散的瞬间,一道几不可闻的轻语,伴随着最后一缕火光,融入了夜风之中。

“……我在听。”

风吹过皇城旧宫的长廊,廊下挂着的万千木牌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三十六城所有百姓的名字。

与此同时,远方,三十六座城池的中心火台,在同一时刻轰然明亮,犹如千万颗星辰坠落人间,将整个天下照得通明。

------本书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