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雨夜不打伞(2/2)
成了!
那是香毒残留的铁证!
“此处排水不畅,湿气过重,恐滋生瘴疠。”沈流苏站起身,对一旁陪同的守宫太监淡淡吩咐道,“着人来将此处的暗沟改为明渠,再用石灰、雄黄好生清理一遍。”
那太监脸色微不可查地一变,想要反驳,却对上沈流苏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清冷眼眸,瞬间将话咽了回去,只能躬身应是:“是,首使大人说的是。”
当夜,百草苑的密室之内,灯火通明。
沈流苏亲手搭建起一个精巧的琉璃蒸皿,完全模拟安寿宫的通风结构和湿度。
她将从排水沟中采集的泥土样本置于其中,小心翼翼地加入松节炭与陈艾的粉末,点燃。
青烟升起,那股熟悉的、甜腻而沉滞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她没有停,而是从一个玉瓶中,用银签蘸取了一滴殷红如血的液体——那是比“识骨香”更霸道的显影剂,“返魂血”。
当那滴血珠滴入火焰的刹那,整簇火苗“轰”地一声,骤然转为诡异的青紫色!
“摄魂引……”沈流苏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三个字,心底一片冰寒。
这并非普通的迷香,而是一种早已被列为禁术的邪香!
它能短暂唤醒一个人最深层的记忆,并在其精神最脆弱的时刻,植入新的、难以磨灭的暗示。
熏香夫人,她根本不是被动卷入,她是在主动复制当年对太子萧玦用过的精神控制手段!
她的目标是谁?
当今圣上?
还是……年幼的储君?
一个疯狂而大胆的“逆香局”,在沈流苏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她连夜调配出一批特制的“清脑香”,其香气、形态与安寿宫日常领取的熏殿香一般无二,内里却被她巧妙地混入了以数十种草药精华凝结而成的“返忆露”微粒。
此物无色无味,却能催化“摄魂引”的残留药性,让长期吸入者在梦中,无意识地将脑海深处的命令与呓语,片段式地吐露出来。
与此同时,阿念剃了发,换上一身最不起眼的洒扫内侍服,悄然潜伏在安寿宫外围,不分昼夜地记录着守卫换岗的每一个细节,以及墙内传出的任何一丝异常声响。
网已撒下,只待鱼儿入瓮。
第三日深夜,香犬突然在一间老宫女的宿房外发出了急促的警报。
阿念破门而入时,那老宫女正双目紧闭,躺在床上喃喃自语,神情时而恐惧,时而狂热。
“……鼎未成……骨未归……主上等不及了……”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沈流苏的脑中炸响。
她坐在灯下,将所有线索在桌案上一一铺开:熏香夫人借“疗养”之名,行“控心”之实;一个隐藏的组织仍在运作,疯狂寻找着传说中的“泣血砂”与“沈家遗骨”;而那个神秘的“主上”,绝非先帝,更不是某个太妃,它或许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张延续了数十年,从前朝盘踞至今的香政暗网!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枚从母亲坟前带回的、由两半拼合而成的铜扣上。
在烛火的映照下,她用一根细如牛毛的金针,小心翼翼地拨开扣子内圈一层几乎与铜锈融为一体的蜡封。
一行用特殊药水蚀刻、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微型小字,赫然显现——
“天启九年,授命于东。”
沈流苏的瞳孔骤然紧缩。
天启九年,正是她沈家获封“天下第一香”的那一年。
授命……于东?
东边……不是指太子所在的东宫!
在大晏的版图与宫廷黑话中,能被如此郑重其事地称为“东”的,只有一个地方。
东陵。
埋葬着大晏历代先帝的皇陵!
她吹熄了灯火,密室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黑暗中,只剩下她冰冷而决绝的低语,仿佛在对那张看不见的巨网宣战。
“你们藏得够深,可香不会骗人——它记得每一个人,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场梦。”
她的指尖在冰凉的桌面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舆图上那片被标记为禁区的东陵之上。
先帝陵寝守备之森严,远超皇宫,唯有在每年开春的春祭和秋日的秋祀大典上,皇室宗亲才有机会进入。
离今年的春祭,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