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香冷人未眠(2/2)
然而,萧玦的朱批很快便随着圣旨一同下达,寥寥数字,却重如泰山:“既有人能以香杀人,自当许人以香洗冤。准奏。”
圣旨落地,京城震动。
这意味着,刚刚成立的香政司,破天荒地获得了与大理寺、刑部平级的独立司法审判权!
为筹备这场史无前例的公审,沈流苏将自己关进了百草苑最深处的密室,整整三日。
她依据兰台阁中寻得的残缺古籍,结合父亲手札中的推演,夜以继日地调配着一种特殊的“重现香”。
第三日午后,她终于成功了。
密室中,她用银签挑起微不可见的一点粉末,置于特制的琉璃盏中,以微火炙烤。
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弥漫开来——那味道初闻是甜腻的杏仁香,细品之下,却透出一股铁器生锈的腥气,两种味道诡异地纠缠在一起,直冲天灵盖,令人闻之欲呕。
守在门外的阿念只嗅了片刻,便脸色煞白,扶着墙壁剧烈地干呕起来。
“首使,这……这就是当年东宫大火后,害死贤妃娘娘的气息?”他颤声问道。
沈流苏缓缓点头,脸色同样苍白,眼神却亮得惊人:“不错。它不是毒,却胜似毒。因为它不直接杀人,它专杀一个人的未来。”
公审前三日,沈流苏突然下达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开放正在修建“香史馆”的地基工地一日,允许京城百姓入内祭奠。
那片土地,正是十年前被一把火烧成白地的沈宅旧址。
工匠们已在废墟上立起一圈素白高墙,墙上,用隶书工整地悬挂着七十二块黑漆木牌,上面刻着的,是十年前受沈家冤案牵连而死的七十二位香料匠人的姓名。
消息传开,百姓蜂拥而至。
他们焚香跪拜,哭声震天。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地从怀中捧出一只烧得残破变形的铜香炉,哭着说这是她儿子当年在沈家做学徒,大火后她从灰烬里扒出的唯一遗物。
沈流苏亲自走下高台,郑重地从老妪手中接过香炉,亲手将其放入馆中特设的一方水晶“证物龛”内。
这一幕,被闻讯而来的宫廷画师当场绘下,命名为《香魂图》。
仅仅三日,这幅画的摹本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舆论的洪流,彻底倒向了香政司。
民心可用,物证已足,还差最后一环——来自死者的证词。
当夜,月色如水,一道身影避开所有耳目,悄然进入了百草苑。
来人竟是微服出宫的萧玦。
他将一把布满铜锈的旧锁放在石桌上,声音低沉:“这是母后寝殿那尊白玉熏炉上的原件锁芯。当年事发后,父皇下令封存,十年来,从未开启过。你说,若里面还存着当年的香灰……能不能,闻出真相?”
沈流苏的目光落在那把古朴的铜锁上,良久,她从发间取下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那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针尾刻着一朵极小的金银花。
她用银针蘸取一滴无色无味的“南酸枣醒液”,屏住呼吸,缓缓探入锈迹斑斑的锁孔之中。
时间仿佛静止。
只听“咔”的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轻响,尘封了十年的机括,终于应声开启。
她用银镊小心翼翼地从锁芯深处,夹出一小撮积存的、已结成硬块的灰黑色粉末,将其置于一片琉璃碟中。
清冷的月光下,那灰黑色的粉末边缘,竟泛起了一圈若有若无的、极淡的紫色光晕——这正是“醉梦引”的特有成分,与当年宫中专供的白玉陶土长期共燃后,才会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结晶反应!
沈流苏缓缓抬起眼眸,看向身侧呼吸陡然加重的萧玦,她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字字如刀锋出鞘:
“陛下,现在我们有了死者的证词。”
铁证终于完整,那张十年前由无数谎言和鲜血织成的大网,已然到了被利刃割开的最后时刻。
百草苑最深处的密室里,灯火彻夜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