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十年香灰(1/2)
夜雨如诉,冰冷的雨丝敲打着百草苑的窗棂,像是十年前无数冤魂不甘的叩问。
沈流苏端坐于孤灯之下,面前摊开着两样东西:一本是浸透了血与泪的《沈氏调香谱》,另一张,则是阿念连夜从大理寺誊抄来的、关于当年尚熏局主事钱安的供词。
她的指尖冰凉,心却烧着一团火。
钱安供词里的每一个字,都与父亲遗谱上的记载相互撕扯,又诡异地纠缠在一起。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转身从身后一个上了三道锁的紫檀木匣中,取出了一个更为珍贵的小瓷瓶。
瓶身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笺,上面是母亲清秀的字迹——定神粉。
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用的一款安神香基,据说用了沈家祖传的“九转提纯术”中最温和的一路法门,能安抚心神,驱散梦魇。
十年来,无论逃亡到何处,这瓶粉末她都视若性命,从未动用分毫。
今日,它将成为审判历史的第一个砝码。
她小心翼翼地倒出米粒大小的一点粉末,置于琉璃碟中,又从指甲缝里刮下从凤仪宫皇后枕边带回的毒香残粉,放在另一只碟子里。
两份粉末,在灯下看来,细腻程度几乎别无二致。
接着,她取出一个小瓶,里面装着澄清的“南酸枣醒液”。
这是沈家秘方,能瞬间激发香料中最核心的药性,使其本质无所遁形。
她用银针蘸取一滴醒液,轻轻滴入那份“定神粉”中。
刹那间,粉末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瞬间化开,一抹温润的金光在碟底一闪而过,随即化为一缕醇厚平和的香气,正是《验香录》所载“真品九转凝露”的独有反应——“金光一现,香蕴自成”。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用另一根干净的银针,将醒液滴向那份致命的毒香。
没有金光。
那毒粉在接触到醒液的瞬间,猛地“滋”一声,化作一片浑浊的暗红色斑纹,如同一块生了锈的铁,死气沉沉地烙印在碟底。
一股极淡的焦糊味夹杂着阴冷的腥气,稍纵即逝。
暗红斑纹……
沈流苏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猛地翻开十年前刑部抄录的卷宗副本,其中一行字赫然在目:“查抄沈氏逆贼私炼之‘迷心香’,其香烬经水浸,呈赤霞纹,毒性霸烈,罪证确凿!”
赤霞纹!
一个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念头,如惊雷般劈入她的脑海——栽赃!
从一开始就是栽赃!
他们用一种拙劣的仿冒品,模仿着沈家秘术的表象,制造出所谓的“罪证”,将沈家满门推上了断头台!
她疯了一般翻阅当年抄家的详细记录,每一页都看得仔细。
当看到最后一页的物证处置清单时,她的目光凝固了。
清单上写着,所有从沈家查抄的制香器具、原料样本,皆已当场“封存焚毁,以绝后患”。
而负责监察焚毁的经手人,赫然是当年冯德全最信任的一名内监!
如果证据早已被替换,那所谓的“罪证”本身,就是这场惊天阴谋的第一步。
那么,沈家真正的那些东西,那些凝聚了数代人心血的香料和器具,真的被焚毁了吗?
沈流苏闭上眼,脑中飞速运转。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忆着入宫以来的每一处细节。
忽然,一桩不起眼的旧事浮现在心头。
数月前,百草苑扩建,为了腾地方,内务府将一批存放多年的旧库杂物拨了过来,其中似乎……正有一只标着“前朝废料·丙字七号”的破旧陶瓮。
她豁然起身,提着灯笼,不顾深夜雨骤,径直冲向百草苑后院的废弃仓库。
仓库里堆满了杂物,尘埃遍布。
她循着记忆,在最角落里找到了那只半人高的陶瓮。
瓮口被一块烂木板封着,上面积了厚厚一层灰。
她命人搬开木板,一股陈腐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瓮里装了大半的陈年淤泥和杂草,她没有丝毫犹豫,亲手伸进去,一点一点地往下掏。
指甲很快嵌满了泥污,冰冷的淤泥冻得她指尖发麻,可她浑然不觉。
终于,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片坚硬的、边缘不规则的物体。
她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将其挖出。
是几片焦黑的碎片,看不出原样,但碎片边缘,似乎还残留着几缕被烧得扭曲的银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