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那井在哭(2/2)
一枚“回音玉坠”,挂在颈上,看似普通的玉饰,实则内部是一个微缩的陶瓮结构,能将细微的声音收集、放大。
七月十四,中元节前夜。
子时,东角库灯火通明。
道士们装模作样地摇着铃,念着经。
数十名小太监抬着一筐筐新制的香灰,在赵德安的监督下,依次倒入井口。
烟尘弥漫,呛人的草木灰味笼罩了整个院子。
沈流苏伪装成一个负责洒扫的宫女,低着头,混在最外围的人群中。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着井口,像一头蛰伏在暗处的猎豹,等待着最佳时机。
当最后一筐香灰倾泻而下,扬起漫天烟雾,所有人的视线都被遮蔽的瞬间——就是现在!
沈流苏动了。
她的身影如鬼魅般一闪,贴近井台。
右手快如闪电,在井台侧壁一块不起眼的砖石上用力一按!
“咔哒。”
一声轻响被喧嚣掩盖,井口旁,那棵老槐树的根部,一块与地面齐平的暗槽悄然滑开。
她没有丝毫犹豫,纵身滑入。
井道远比想象中狭窄潮湿,满是铁锈的梯子冰冷刺骨。
她屏住呼吸,飞速下坠。
越往下,空气越是沉重,那股陈年香腐与泥土霉味交织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但身上的“闭息熏衣”发挥了作用,让她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
约莫下行了三丈深,脚下一空。
她稳稳落地,眼前豁然开朗。这里竟是一间约有两丈见方的密室!
密室四壁,整整齐齐地堆满了焦黑的木箱。
沈流苏快步上前,借着从“回音玉坠”中取出的一点微弱磷光,看清了木箱上的烙印——
沈氏香坊·壬午年存档!
是沈家的东西!
是那些被传言早已焚毁的、记载着沈家所有核心秘密的香方和账册!
她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正要撬开其中一只木箱,头顶却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和一个压抑着得意的低语。
“……哼,她果然来了。”
是赵德安的声音!
沈流苏心中警铃大作,猛地抬头。
“轰隆——”
一声巨响,头顶的井口被一块沉重的石板彻底合拢,光线和空气瞬间断绝。
紧接着,一阵汩汩的水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冰冷的井水从墙壁的缝隙中疯狂涌入!
对方竟在井壁中设置了反向注水的机关,要将她活活淹死、埋葬在这里!
千钧一发之际,沈流苏没有丝毫慌乱。
她迅速从怀中摸出一枚鸽蛋大小的香丸,以火石引燃,猛地掷向地面。
“嘭!”
一声闷响,一股极其辛辣刺鼻的浓烟瞬间充斥了整个密室。
这不是毒药,而是她特制的“爆雾香丸”,利用白磷与烈性植物粉末混合,能瞬间产生大量浓烟,触发对烟雾敏感的机关。
果不其然,在浓烟触及左侧墙壁的某一处时,一阵机括转动的“嘎吱”声响起,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悄然开启。
她闪身而入。
回头望去,只见汹涌的水流已经漫过了她方才站立的台阶。
背后,暗门缓缓合拢。
暗室内一片漆黑,再无退路,只有一面冰冷的铜墙。
沈流苏借着磷光,发现墙上刻满了繁复的香料纹路,正中心是一个熟悉的兰花图案——沈家的家徽。
这是一个死局,还是另一重考验?
她毫不犹豫地咬破指尖,将一滴鲜血用力按在兰花花蕊之上。
铜墙内部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条仅供一人通行的幽深地道。
地道不长,尽头微光闪烁。
那里只摆着一只小巧的青瓷香炉,炉中的余烬尚有最后一丝温度,一缕极淡、却无比熟悉的“故园春”气息,若有若无地飘散在空气中。
沈流苏的心狠狠一震。
她快步上前,俯身细看。
在尚温的炉底,压着一片干枯的槐树叶,叶子的背面,用某种植物汁液写着两个极其细小的字:
快走。
这不是陷阱。
这分明是一个警告,一次营救。
那个引她来此,又在最危急的时刻为她开启生路的人,竟然是……冯承恩?
那个早已被斩首的前朝国舅?
那炉中半缕未散的“故园春”,正是他生前最爱的私房香。
一瞬间,无数的念头在沈流苏脑中炸开。
赵德安的杀局,冯承恩的指引,这口井下埋藏的沈家旧档,以及那一片写着“快走”的树叶……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棋局?
她握紧那片枯叶,冰冷的触感仿佛一道电流击穿了她的脊背。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今夜闯入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尘封十年的秘密,而是一个刚刚拉开序幕的、更加庞大而凶险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