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86章 休整与感情

第86章 休整与感情(1/2)

目录

第八十六章:休整与感情

云南的雨,总带着股草木的清香。不是那种急骤的暴雨,而是细密的、缠绵的雨丝,像无数根透明的线,把天空和大地缝在了一起。晨雾还没散尽时,青石板路已经洇透了水,倒映着檐角的飞翘、廊下的红灯笼,还有远处竹篱笆上攀着的牵牛花,像一幅被打湿的水墨画,连色彩都变得温润起来。

毕邪坐在客栈的回廊下,手里转着那枚刚打磨好的竹哨。竹子是昨日从霍氏不死虫巢穴附近砍来的金竹,质地坚硬,带着天然的淡黄色。他用刻刀在竹节处细细雕了圈云纹,每一道刻痕都深浅均匀,显然费了不少心思。偶尔吹一声,哨音清越得能惊起檐下的燕子,它们扑棱着翅膀飞起来,绕着廊柱转两圈,又落回窝里,歪着头看他,像是在抱怨被打扰了清梦。

“毕邪哥,你这哨子吹得比寨子里的货郎还响。”苏晴端着个木盆从厨房出来,盆里是刚洗好的草药,艾叶、薄荷、鱼腥草,绿莹莹的堆在一起,水汽氤氲中,带着点微苦的清凉。她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粗布裙,裙摆还沾着些泥点——是今早去后山采草药时蹭的。发梢上别着朵不知名的小蓝花,花瓣尖尖还挂着水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像只停在发间的蝴蝶。

毕邪抬眼时,恰好有滴水珠从花瓣滚落,坠在她手背上,顺着腕间那只旧银镯子的纹路滑进袖口。他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把竹哨往兜里一揣,伸手接过木盆:“我来吧,你手昨天被痋虫划伤了,别碰凉水。”

苏晴的脸倏地红了,指尖绞着围裙上的系带,那系带是她自己绣的,缠了圈细麻绳,还缀着两颗小小的铃铛,一动就叮当作响。“早好啦,婉清姐给的药膏可管用了,你看。”她把手伸过来,虎口处那道浅浅的划痕已经结了层薄痂,粉色的新肉透着健康的光泽,像初春刚冒头的嫩芽,“再说,这点伤算什么,上次在献王墓,你后背的伤比这重多了……”话说到一半,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慌忙低下头,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连带着脖颈都染上了层薄红。

毕邪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嘴角忍不住弯了弯。他当然记得献王墓那次。当时他为了护着苏晴躲开痋母的尾针,后背被划开道三寸长的口子,血瞬间浸透了衣衫。是苏晴蹲在他身后,用温水一点点给他清创,棉签沾着烈酒擦过伤口时,她的手比他抖得还厉害,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他背上,烫得他心尖发颤。那时候他就想,这姑娘看着软乎乎的,胆子却不小,明明自己吓得眼圈通红,还硬撑着说“不疼的,忍忍就好”。

“毕邪哥,苏晴姐,快来吃早饭!婉清姐做了饵丝!”阿宁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像山涧里的泉水叮咚作响。这姑娘是他们在寨子里遇到的,爹娘是守林人,从小在山里长大,识得各种痋虫习性,手里总拿着把柴刀——刀鞘是她爹亲手做的,刻着苗族的图腾,刀柄缠着圈红绸子,据说是用她小时候的襁褓布改的,能驱邪。她笑起来时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只机灵的小豹子,跑起来带风,连寨子里最快的猎犬都追不上。

毕邪和苏晴走进堂屋时,林婉清正蹲在灶台前搅锅里的饵丝,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星时不时溅起来,映得她的侧脸暖暖的。她今天换了件靛蓝色的土布衣裳,是寨子里的老婆婆给的,衣襟上绣着朵山茶花,针脚细密得像蛛网,显然费了不少心思。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都带着温柔:“快来吃,加了酸笋和花生,阿宁说你们男人就爱吃这口重的。”

阿宁已经捧着个大碗蹲在门槛上,碗沿堆着高高的酸笋,嘴里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婉清姐做的比我娘做的还香!毕邪哥,你快尝尝,这酸笋是我今早去后山挖的,带着露水呢,可嫩了!”她说话时,柴刀就靠在腿边,刀柄上的红绸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像团跳动的火苗。

毕邪坐下时,发现自己碗里的饵丝上堆着满满的花生碎和肉酱,油亮亮的,一看就入味。而林婉清自己碗里只有几根青菜,酸笋星星点点撒了点,像是舍不得多放。他皱了皱眉,用筷子夹了半碗肉给她:“你也多吃点,昨天研究札记到半夜,别累着。”

林婉清愣了愣,低头看着碗里的肉酱,眼眶忽然有点发热。她爹失踪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自然地给她夹菜。小时候跟着爹在虫谷考察,她总被痋虫吓得哭,爹就会把烤好的野猪肉都塞给她,说:“婉清要多吃点,才能长本事,以后爹不在了,也能自己保护自己。”她吸了吸鼻子,把肉酱扒拉到嘴里,咸香的味道混着点微辣,像极了爹做的味道。她偷偷抬眼,看到毕邪正低头喝汤,阳光从窗棂照进来,在他发梢镀了层金边,心里忽然安定下来——原来被人惦记着,是这种感觉。

“对了,毕邪哥,”阿宁突然放下碗,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层层叠叠裹了好几层,“这是我娘给的草药,说敷在伤口上好得快,你后背的伤……”

“早好了。”毕邪打断她,却还是接了过来。油纸包打开时,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扑面而来,里面是些晒干的三七和当归,还混着几片亮晶晶的鳞片——是穿山甲的鳞片,在寨子里可是稀罕物,据说能止血生肌。他心里一暖,把油纸包往怀里一揣:“替我谢你娘。”

“我娘说啦,你们是好人,帮咱们寨子除了霍氏不死虫,这点东西算啥。”阿宁咧嘴一笑,小虎牙闪着光,“对了,下午我带你们去赶集吧?寨子里的货郎今天来,能换些盐巴和针线,婉清姐的札记不就缺根线装订了吗?”

林婉清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还想找些朱砂,札记里有些符号得用朱砂描才清楚。上次在虫谷找到的那块朱砂快用完了,颜色也不够正。”她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块鸽蛋大的朱砂,边缘已经磨得光滑,显然用了很久。

苏晴也凑过来:“我想去看看有没有卖花绳的,给阿宁编个手链,她上次帮我挡痋虫,手腕都被划了道口子,现在还留着印呢。”她说着,轻轻碰了碰阿宁的手腕,那里果然有道浅浅的疤痕。

“那我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刀鞘,阿宁的柴刀鞘都裂了。”毕邪接口道,目光扫过阿宁腿边的柴刀,刀鞘上果然有道新的裂痕,大概是昨天砍痋虫时被震裂的,红绸子都嵌进裂缝里了。

午后的集市热闹得很。寨子里的姑娘们穿着绣花的百褶裙,背着竹篓在摊位间穿梭,银饰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像串在一起的风铃。卖糖画的老汉支着个小摊,铜勺在青石板上游走,很快就画出只展翅的凤凰,引得孩子们围着拍手。卖草药的老婆婆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几十种草药,每种都用红绳捆着,标签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毕邪跟在三个姑娘后面,手里拎着苏晴买的花绳——五颜六色的,绕成圈像彩虹;林婉清挑的朱砂——块头比她原来那块大两倍,红得像血;还有给阿宁买的新刀鞘——是用麂子皮做的,摸起来软乎乎的,上面还绣着只小老虎,爪子张着,和阿宁的性子倒是像。

“毕邪哥,你看那糖画!”苏晴指着不远处的糖画摊,眼睛亮晶晶的,像个孩子。她小时候在城里住过,最喜欢看糖画,每次都缠着娘买只小兔子,舔着舔着,糖水流到手腕上,黏糊糊的,被娘笑着擦掉。

毕邪笑了笑,走过去跟摊主说了句什么。摊主是个络腮胡的大叔,爽朗地应着,麻利地舀起糖稀,手腕一抖,铜勺在青石板上流畅地游走,眨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成了形——耳朵长长的,眼睛圆圆的,连胡须都透着机灵。他用竹签一挑,递过来时还冒着热气,糖香混着阳光的味道,甜得人心里发暖。

苏晴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咬了一小口,甜丝丝的麦芽香在舌尖化开,她眼睛弯成了月牙:“比我娘做的糖糕还甜!”

林婉清和阿宁也凑过来看,阿宁咂咂嘴:“我要个老虎的!要威风点的!”摊主笑着应好,很快,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糖画就成了,獠牙外露,还真有几分气势。林婉清则笑着摇摇头:“我不爱吃甜的,你们吃吧。”话虽如此,目光落在毕邪身上时,却带着藏不住的暖意——她刚才看得清楚,毕邪给摊主钱时,特意多给了两个铜板,低声说“再做个蝴蝶的,要翅膀大些的”,此刻那只蝴蝶糖画正被毕邪悄悄揣在兜里,翅膀上的纹路比真蝴蝶还精致。

路过布摊时,毕邪停下脚步,指着块靛蓝色的布料问:“这块布多少钱?”布料是粗麻布,却织得紧实,颜色是用板蓝根染的,蓝得沉静,上面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摊主是个络腮胡的大叔,爽朗地笑:“给妹子做衣裳?这布结实,染了三遍呢,雨淋了也不褪色,要两吊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