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格物致知(2/2)
可老师的安排,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明宇,”苏明理指着桌上那一堆散乱的木块,开口问道,“可知此为何物?”
“回禀老师,此乃鲁班锁。”刘明宇老实回答,心中愈发困惑。
“然也。”苏明理点点头,拿起其中一块造型奇特的榫卯结构,“那你可知,此物为何能环环相扣,拆解不易,复原更难?其理何在?”
“这……”刘明宇被问住了。
他玩过鲁班锁,也拆开过,但从未想过其中有什么“理”。
在他看来,不过是工匠的奇技淫巧罢了。
“《大学》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苏明理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世人皆知读书乃是正途,却多以为‘格物’便是穷究书本里的道理。此乃大谬!”
他将那块木块递给刘明宇:“万物皆有其理。草木枯荣,是理;星辰运转,是理;这鲁班锁的榫卯开合,同样是理。”
“所谓‘格物’,便是要亲手去触碰,亲眼去观察,亲身去验证,从而探究出事物背后那最根本的、不变的‘理’。此,方为‘致知’。”
刘明宇呆呆地接过那块木块,苏明理的一番话,仿佛在他混沌的脑海中劈开了一道闪电。
他从未听过如此新奇的说法!
原来“格物致知”,还可以这样解释?
“你之所长,不在于锦绣文章,而在于对器物天生的敏锐。”
苏明理看着他,目光清澈而又笃定,“八股文章,困住了你的天性,让你误以为自己愚笨。今日,我便为你开启另一扇门。”
“从今天起,你的课业,便是将这鲁班锁,重新组装起来。但并非是凭感觉,凭记忆。”
苏明理指向旁边一张桌子,上面备好了纸、笔、墨、砚,还有一把崭新的尺子。
“你要做的,是先将每一块木块,用尺子精确丈量其长、宽、高,将其形状、尺寸,一丝不差地绘制在纸上。”
“然后,你要在图纸上,推演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嵌套、如何锁死的。最后,再依据你的图纸,将它复原。”
“这……”刘明宇彻底愣住了。
画图?推演?这还是读书人该干的事吗?
这分明是……匠人的活计。
苏明理看出了他的犹豫,淡淡地说道:“匠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能造出鲁班锁,却无法用图纸和文字,将其中蕴含的‘理’,清晰地阐述出来。”
“而学者,则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将‘术’升华为‘学’,将‘器’归纳为‘道’。这,才是实学之根本。”
“你若能将这小小的鲁班锁研究透彻,便能触类旁通,理解更复杂的机械。小到水车磨盘,大到军国重器,其根本原理,莫不如此。”
“到了那时,你还会觉得,这是一条小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