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遗诏疑云(2/2)
他顿了顿,问道:“林夙那个阉奴呢?死了没有?”
内侍迟疑了一下:“据太医那边的眼线回报,似乎是……救回来了,但身体极差,正在东宫静养。”
萧景哲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被狠厉取代:“算他命大!不过,一个病秧子,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密切关注东宫动向,若有异动,随时来报!”
“是!”
……
东宫,密室内。
林夙再次从昏睡中醒来,比上一次意识要清晰许多。虽然身体依旧虚弱得连抬手都困难,五脏六腑间残留的隐痛时刻提醒着他不久前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但至少,他能清晰地思考了。
“公公,您醒了?”小卓子红肿着眼睛,连忙凑上前,小心翼翼地喂了他几口温水。
“外面……什么时辰了?”林夙的声音依旧沙哑微弱。
“天快亮了……”小卓子话未说完,那沉重悠长的景阳钟声,便穿透层层宫墙,隐隐传了进来。
咚——咚——咚——
林夙的瞳孔骤然收缩。
景阳钟鸣……国丧!
皇帝,驾崩了!
他猛地看向小卓子,眼中是前所未有的急迫:“殿下……殿下何在?”剧烈的情绪波动引得他又是一阵咳嗽。
小卓子吓得连忙替他顺气:“公公别急!殿下在乾清宫守着,宫里宫外都安排了人手,赵统领也守着东宫,很安全……”
安全?林夙心中苦笑。皇帝驾崩,遗诏不明(他虽昏迷,但从小卓子零星的叙述和此刻的局势也能推断一二),三皇子萧景哲下落不明且与戎狄勾结,朝堂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这哪里是安全?这分明是火山口!
殿下此刻,该是何等压力?
他想立刻见到景琰,想知道所有的细节,想为他分析局势,想替他分担……可他这破败的身子……
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压下喉间的腥甜:“小卓子,你听着……现在,立刻想办法,去找冯静……或者任何一个我们能联系上、信得过的眼线……我要知道……知道此刻宫外百官的反应,京营的动向,还有……还有三皇子府……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可是公公,您的身子……”小卓子犹豫。
“快去!”林夙厉声道,随即又是一阵猛咳,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小卓子不敢再违逆,含着泪,一咬牙,转身匆匆离去。
密室内重归寂静,只有林夙压抑的喘息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钟声。
他靠在枕上,望着头顶繁复的帐幔,眼神一点点变得锐利而冰冷。
这场最终的对决,终于还是来了。而他,绝不能在此刻倒下。
太极殿前,百官缟素,黑压压地跪了一片。
哀哭之声不绝于耳,但更多的,是一种隐藏在悲恸之下的、蠢蠢欲动的观望与猜测。
首辅方敬之站在百官之前,老脸上泪痕未干,正沉痛地宣读着由翰林院连夜拟定的、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的祭文。他的声音通过内力高深的侍卫传递开去,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
萧景琰并未出现在殿前,他依旧坐镇乾清宫。这里,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
高永指挥着宫人布置灵堂,安排守灵事宜,忙得脚不沾地,但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乾清宫方向的动静,以及……某些特定官员的神情。
他在等待,也在权衡。
方敬之同样如此。他宣读祭文的声音悲切,心中却在飞速盘算。太子势大,掌控宫禁,但毕竟“遗诏”不明,法理上有瑕疵。三皇子虽叛逃,但其母族和部分清流势力仍在观望。五皇子年幼……这潭水,越浑,对他这等老臣,或许越有利。
就在祭文即将读完,气氛愈发微妙之际,忽然,宫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守宫门的将领疾奔而入,穿过跪地的百官,径直跑到方敬之面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惊惶:
“首辅大人!宫门外……宫门外聚集了不少士子百姓,群情激愤!”
方敬之眉头一皱:“所为何事?”
那将领抬头,声音放大,确保周围不少官员都能听见:“他们……他们手持万民书,声称……声称听闻陛下驾崩,国本未定,担忧奸佞误国,恳请……恳请朝廷即刻公示先帝遗诏,以安天下民心!还说……还说若有人隐匿遗诏,便是……便是图谋不轨!”
嗡——!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跪地的百官顿时一阵骚动,交头接耳之声四起。
万民书?公示遗诏?
这背后若是无人指使,谁会相信?!
这是逼宫!是赤裸裸地对着监国太子来的!
方敬之脸色一变,下意识地看向乾清宫方向。
高永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神闪烁。
乾清宫内,消息立刻传了进来。
萧景琰站在殿中,听着侍卫的禀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负在身后的手,指节捏得发白。
好快的动作!好狠的算计!
利用民意,逼迫他公开本就不存在的,或者对他不利的“遗诏”!
这是萧景哲的手段?还是朝中其他潜伏的敌人?
“殿下,”一名心腹太监低声道,“宫门外人越聚越多,恐生变故,是否要驱散……”
“驱散?”景琰冷冷打断,“岂非坐实了本王心中有鬼?”
他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殿内垂首侍立的众人,最后,定格在高永方才站立的位置。
“去,请高公公回来。”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就说……本王有事,要单独请教他。”
“关于……父皇临终前,那未尽的……‘口谕’。”
侍卫领命而去。
景琰独自走到龙榻前,看着那张已然失去所有生气的脸。
父皇,您看到了吗?这就是您留下的局面。
您指望那些人来制衡儿臣?可惜,他们想要的,远比您想象的更多。
他伸出手,轻轻为皇帝合上那双至死未能完全瞑目的眼睛。
然后,转身,面向殿门方向,等待着高永的到来。
殿外,天色已然大亮,但阳光却被浓厚的乌云遮挡,只在边缘透出些许惨白的光晕。
一场席卷整个朝堂乃至京城的风暴,随着皇帝的驾崩和这突如其来的“万民请愿”,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真正的遗诏,究竟在何处?它又会将所有人的命运,引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