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219章 新政受阻

第219章 新政受阻(2/2)

目录

“陛下,”林夙上前一步,语气坚定而恳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南方寒潮,北方地震,乃是自然之理,与人事何干?若因天灾便废止善政,岂不是因噎废食?昔日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方定九州;陛下欲革除积弊,开创盛世,又岂能因些许挫折便轻言放弃?”

他顿了顿,观察着景琰的神色,继续道:“至于阻力……正说明新政击中了要害。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多半是自身利益受损者。陛下更应坚定决心,用雷霆手段,扫清障碍!如此,方能震慑宵小,贯彻圣意!”

景琰的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权衡林夙的话。他需要支持,尤其是在这孤立无援的时刻。林夙的坚定,像是一根救命稻草。

“雷霆手段……”景琰喃喃自语,眼中重新凝聚起锐气,“你说得对。朕不能退。退了,便是万丈深渊。”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要穿透这阴霾,看到他所期望的清明世界。

“拟旨!”景琰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决断,“着东厂、都察院、刑部,联合组建‘新政督察司’,由你……林夙暂领。授予专断之权,凡有阳奉阴违、阻挠新政、贪墨赈灾款项者,无论官职大小,背景如何,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这道旨意,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瞬间在朝野上下炸开了锅。

由宦官头子领衔,联合三法司成立拥有“先斩后奏”之权的特殊机构,这在本朝尚无先例!文官集团一片哗然,弹劾林夙“阉宦干政”、“权倾朝野”、“必生大乱”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御前。

然而,景琰这次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他将所有弹劾奏折扣下不发,并在一次小朝会上当众申饬了跳得最凶的几个言官,直言“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力排众议,将新政督察司的架子强行搭了起来。

林夙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明白,这是景琰的信任,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迅速打开局面,推行新政,同时或许能借机查探安王府的线索;用得不好,便是万劫不复,成为众矢之的。

他没有任何退路。

新政督察司成立的第一把火,便烧向了南方遭受寒潮最严重的江州。林夙派出的督察御史,手持尚方宝剑,配合东厂番子,雷厉风行。他们绕过层层阻挠,直接深入乡里,重新清丈田亩,严查地方官仓和赈济款项的发放。

阻力巨大。当地豪强联合部分官吏,软硬兼施,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围攻督察队伍。然而,这一次,林夙下了死命令。东厂番子暗中护卫,对于胆敢暴力抗法者,毫不留情,当场格杀数人,迅速控制了局面。

短短半月,江州便有三位县令、一位知府因贪墨赈灾款、阻挠清丈而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其中一位县令,还是某位致仕阁老的女婿。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

新政的推行,在血腥的镇压下,似乎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其他观望的州县,见皇帝和东厂动了真格,态度立刻收敛了许多,清丈和追缴的工作得以艰难地推进。

然而,林夙却并无多少喜悦。他坐在新政督察司的值房内,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充斥着血与火的卷宗,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种依靠强权和杀戮换来的“进展”,如同饮鸩止渴。它确实震慑了部分宵小,但也将更多的仇恨集中到了他和皇帝身上。那些被触动利益的势力,此刻不过是暂时蛰伏,一旦有机会,必将疯狂反扑。

而且,他敏锐地察觉到,在南方诸州此起彼伏的抵抗浪潮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协调、煽动。某些地方豪强的抵抗手段,出奇地一致和有组织,不像是一盘散沙。这让他不由得联想到了扬州的清源书院,以及安王府那遍布各地的潜在网络。

安王府,是否也趁此机会,在暗中给新政使绊子,加剧朝廷的动荡?

他必须更加小心。

夜深人静,林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邸。连日来的劳心劳力,加上旧伤隐患,让他感到一阵阵虚脱般的无力。他摒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里,连灯也未点。

黑暗中,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沉重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桌上,放着两份密报。一份来自扬州,监视清源书院的番子回报,书院近几日似乎加强了戒备,后山禁地的操练声也密集了许多,像是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另一份来自余州,石虎的人发现,周文博与那批北地客商近日又有接触,似乎有一批新的“货物”要运走。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新政的阻力,天灾的频发,皇帝的焦躁与迁怒,朝臣的攻讦,安王府潜在的异动……所有这些,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危险的网,将他紧紧缠绕。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他要竭尽全力辅佐景琰,推行新政,稳定朝局;另一方面,他还要在皇帝的猜忌和各方势力的虎视眈眈下,秘密追查安王府的罪证,为家族复仇。

哪一条路,都布满荆棘。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落在庭院里,发出簌簌的轻响。寒冷的空气透过窗缝钻进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被雪光映照得微微发亮的夜色。

景琰给了他更大的权力,也将他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下一步,该如何走?是继续依靠铁血手段强行推进新政,还是……需要变换策略?

而安王府那边,清源书院和周文博的异常,又预示着怎样的风暴?

他伸出手,接住几片冰凉的雪花,看着它们在掌心迅速融化,留下一丝湿意。

这大胤的江山,看似在景琰手中得以延续,实则内里早已千疮百孔,暗潮汹涌。而他,一个深陷情义与仇恨、权力与阴谋漩涡的宦官,又能在这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支撑多久?

雪花无声飘落,覆盖了庭院的青石板路,也掩盖了所有白日里的喧嚣与血腥。但林夙知道,这寂静的雪夜之下,正有无数的暗流在涌动,等待着破冰而出的那一刻。

目录
返回顶部